我校两名高二学子考上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
清华大学2018年“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于2018年3月31日——2018年4月5日在北京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我校高二2班刘皓瑞同学、高二3班宋岳峰同学在初试、复试和面试中表现优异,被清华大学成功预录(全国数百名数学英才参加考试,总共录取15人,四川仅2人)。
丘成桐先生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数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两位同学进入丘成桐老师的门下学习,是我校的巨大荣耀!
本条简讯与红榜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近日,锦江校区高中部再次对诞生两名优秀学子的高
2016
级做了更深入的走访,对刘皓瑞、宋岳峰同学以及他们所在的班级和年级,以及他们的数学竞赛教练刘应成老师进行简单的专访。
刘皓瑞
眨眼间在嘉祥已经度过了5年时间,我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走到理想的大学门前,来自各方面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的支持、家长的付出、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的认同,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促进等,而我最想感谢的是为了我们这些竞赛生而辛苦奔波的竞赛教练刘应成老师。
竞赛的管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不论是请知名竞赛讲师到校上课,还是建设学校的竞赛中心,或是带队参加比赛等等,刘教练都事必躬亲。我们时常可以看见刘教练在上课时随身携带着一瓶药,或是得知刘教练又因操劳而重感冒。以上也只是刘教练为我们所付出的冰山一角罢了。不得不说的是——刘教练,你辛苦了!
最后,再次向所有支持着我、鼓励着我的人表达最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宋岳峰
经过在嘉祥初中与七中嘉祥高中共计五年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在嘉祥的学生可以说从来不缺乏机遇:在初中有超班为将来的高中竞赛打下基础;更可选择“二四制”的先进学制,先人一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发展;学校提供的西萍奖学金既减轻了学生学费及生活费的压力,也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与激励;高中新成立的竞赛学习中心给予了我们以优良的学习环境,也给我们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高中竞赛各位教练都思维创新,刘总教练更是引领全局,也提供我们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与更丰厚的激励,让我们借助学校与教练良好声誉能走得更远的同时,也能成长为学校形象的一份助力。
感谢学校和教练在各方面的帮助,也相信嘉祥会进一步成长为一所中国名校、世界名校。
程静老师
刘皓瑞同学高中阶段勤奋学习,对数学学科投入大量时间,付出之后收获了丰厚的回报,收获“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的硕果,也让2班的老师们感到十分欣慰。刘皓瑞的综合素质高,各科成绩均在前茅,是个不折不扣的优生苗子。在他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比较让老师们省心的是——虽然参加数学竞赛是要消耗很多正课时间,但是刘皓瑞同学都能在大考前尽力完成各科的学科内容,期中、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综合成绩。这一点与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勤奋上进是密不可分的。
肖义虎老师
刘应成老师
刘皓瑞和宋岳峰两位同学,是我在嘉祥锦江初2016级的优生苗子中提前一年选拔出来的数学竞赛特长生。
两个小孩各有特点,刘皓瑞在刚上高一的教师节(2016年9月10日)就获得了数学全国竞赛一等奖,他从进入高中开始就没有上过常规课,我对他的要求很高,必须要在接下来的竞赛中获得上一本就进清华协议的成果。他也严格按照我的方法来训练,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宋岳峰的综合成绩在高一的时候排名年级第一,参加数学竞赛,长期没有上常规课,但是仍然能够保持在年级前列,高一结束之后宋岳峰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高一的时候就签约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协议。我一直对这个小孩的要求都很高,要求他要在数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其实数学竞赛班还有一位非常值得表扬的学生,他的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比宋岳峰和刘皓瑞还要出色,在整理我暂时透露名字,但今天聊起他,也是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准备当中,希望他能励精图治,在接下来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中获得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全国仅60个名额,清华北大可供选报)。
我的竞赛培优思想——学习培训过程严格要求,严师才能出高徒。我的培训旨在锻炼学生钻研能力,强调学生的意志培养,遇到任何的困难,我们就像攻克数学难题一样,绝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学习过程中也充分发挥奥林匹克数学精神。竞赛之后重视和强化心理帮扶与指导,帮助他们面对压力与挫折,也一起面对收获荣誉之后的喜悦和再次突破。
胡祖芬主任
刘皓瑞和宋岳峰两位同学获得丘成桐英才班的就读资格,全四川省仅此二人,并且花落嘉祥高2016级,实至名归。这个年级学风正、师资强,老师们积极用心,培养出的学生也出类拔萃。除了宋岳峰和刘皓瑞顺利进入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陈博洋同学也获得清华大学降分录取的资格,7班何易航、肖博懿、杨果、杨丰萁同学在IMMC数学建模国际答辩赛中获得大中华区前25名的好成绩,高二4班田浩男同学获得北京大学降10分录取的资格,高2016级目前已有8位同学在数化生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
把学生从优秀培养到卓越,需要怎样的过程测评标准,但目前为止,教无定法,所以这样的标准也没有定数。教育是塑造人、锻造人的艺术。在嘉祥锦江校区,人人皆知的教育艺术,除了用心找方法,第二条大概就是耐心磨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退,踩好每一个重要的教育时机,走好学生知识累积、心智发展的每一小步,最终成就他们腾飞起航的广阔无垠。这些点点滴滴源自老师们每天的全勤坐班、每天的早到晚退,年级组长与分管领导每天的巡视观察、及时疏导,走过高2016级的年级办公室,总能感受到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充满战斗力的精神面貌。
年级组长赵小林老师
在实力尚可的前提下,怎样从优秀走向卓越?嘉祥锦江高2016级的师生,共同诠释:嘉祥的学子——在更大压强、更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一次次严格自律,不鹜于虚声,志当存高远。嘉祥的老师——与昨天还耽溺于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的自己较劲,驱动自己在成绩优异、素质全面的更高育人标准中,一次次爆发实力、勇往直前。
一言以蔽之,细水长流若慢火烹药,厚积薄发如破竹之势,天理自在其中,从优秀到卓越,就是样炼成的!
主编:嘉祥锦江中学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雷雅洁
本期审稿:吴昌文 蒲静雯 蒋昕宇
【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征稿】
欢迎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积极向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投稿!
征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