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方空间
呈现中国建筑现场,提供最佳建筑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比利时自行车博物馆改造 ·  3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竖梁社|佛山新地标:美陶湾柒号陶仓一期 ·  1 周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比利时Westerpunt观景台 ·  1 周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方糖空间设计|广西涠洲璞宿酒店 ·  1 周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朱培栋line+建筑事务所|下岩贝景区云峰十二重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方空间

好书有售|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集

有方空间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17-07-05 16:29

正文




本书为2014年10月在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举行的“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所出版的文献集,内容包括:当时所展出的两位现代主义建筑师最重要的建筑设计作品资料;王澍、童明、王欣、董豫赣论何陋轩(冯纪忠);徐明松、王俊雄、吴光庭、罗时玮、阮庆岳论王大闳其人与作品,以及“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与早期现代建筑”论坛实录。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 / 王大闳建筑文献集》

单价128元,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页面。


前言节选



《新陈代谢之前》是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以建筑史家的视野与立场,将中、日、美三个现代运动边缘国家不同的现代化、本土化历程进行比较,并且抽出梁思成、菲利普约翰逊和丹下健三进行个案分析,它使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本土化症结在这一特定语境得以彰显。


实际上,就像“建筑”这个词初创于日本并被中国和韩国所接受,在对现代性的接受、转化与创造上,东亚诸国中,日本不仅是开风气之先者,也一直是先锋与榜样。但是至少在目前,只从文化模式角度谈东亚问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对东亚诸国来说,近代以来的历史正是因为被日本“强制的现代性”(侵略战争)的存在,阻断了两岸同样可以“优雅”地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历史契机。当这段历史在战后“重启”,两岸的更为自然的现代性之路已变得边缘和阻隔,如内地的冯纪忠、台湾的王大闳的现代主义与传统转化实验。


也就是说,两岸近代本应产生更为丰富、多样的空间现代性模式。由于至今尚未澄清、纾解的历史与文化积怨,导致空间遗产伊得不到正视和研究,成为被“抽空”的现代性转型时代。解开这个心结,跨越这个界限,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内页预览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挖掘、展示了冯纪忠、王大闳两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最重要的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如冯纪忠的方塔园与何陋轩,王大闳的建国南路自宅、国父纪念馆(中标方案)、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标方案)等,以设计图纸、模型、历史资料以及影像、装置等当代展示方式和效果,呈现在两岸均被“埋没”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杰作,激发设计界对探寻、接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讨论。



王澍谈冯纪忠与方塔园、何陋轩



“在一些中国建筑师的心目中,冯纪忠先生占有特殊的位置。“文革”和“文革”以前的事情,在人们的刻意忘却中,早已成为过去,而冯先生在今天的位置,主要在于一组作品,松江方塔园与何陋轩。这组作品的孤独气质,就如冯先生骨子里的孤傲气质,将世界置于远处,有着自己清楚的价值判断,并不在乎什么是周遭世界的主流变化。


二十几年后,仍然有一些中国建筑师对冯先生的松江方塔园与何陋轩不能忘怀,我以为就在于这组作品的“中国性”。这种“中国性”不是靠表面的形式或符号支撑,而是建筑师对自身的“中国性”抱有强烈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止是似是而非的说法,而是一直贯彻到建造的细枝末节。以方塔园作为大的群体规划,以何陋轩作为建筑的基本类型,这组建筑的完成质量和深度,使得“中国性”的建筑第一次获得了比“西方现代建筑”更加明确的含义。”


徐明松谈王大闳



“音乐人钟文雄说:建筑界私底下流传一句话,如果王大闳肯弯一弯腰,台湾的建筑师肯定没饭吃。面对名利竞逐而能做到袖手旁观并不容易。视成功如无物,除了需要人生历练,或许也跟王大闳凡事总会做反面思考有关。


王大闳虽然体认到建筑是服务业,但他却不肯弯下腰,总是挺着背脊”服务“。


他不抢案子,不抄袭,甚至“不抄袭自己”,时时求新求变。强调真才是美,力求材料的真实,而非做出来的虚假。事务所同仁说起当年跟许多公部门案子失之交臂,常是因为王大闳坚持中国现代建筑路线,对方一有疑虑变立刻推辞,因此他主要设计的都是私人、民间企业的案子,公共建筑作品其实不多。




编辑 | 李菁琳

校对 | 梁钰钧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

如需转载,请后台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