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2011年本·拉登被捕杀,最后时刻与第5个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史上最难高考”来了,万万没想到,消失18年的他上了热搜…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6-08 12:00

正文


作者:李月亮
来源公号:李月亮(ID:bymooneye)

又到一年高考季。
今年高考人数又创新高。
加上413万复读生,这届高考生总数高达 1342万。
比去年又多了51万。
堪称史上最难。
而高考前夕,消失了18年的“高占喜”上了热搜。
他已经32岁了,不是这届考生。
但他的命运,却跟高考密切相关。
01
高占喜,是《变形计》第一季第一期节目的农村主人公。
曾引起过很大争议。
当年参加节目时,他14岁。
家徒四壁,咸菜都吃不上。
而就在前几天,一网友分享姐姐订婚的照片。
万能的网友发现,新郎不正是高占喜吗?
他一身军装,气宇轩昂。
再也不是18年前那个一脸高原红、穿着破布鞋的农村小孩了。
32岁的高占喜,现在已经是一名武警军官。
从肩章上看,已经是上尉军衔,正连级。
曾经一手烂牌的他,用18年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逆袭。
而他的秘诀只有四个字:好好读书。
如今再回看高占喜的故事,愈发让人心生感慨。
高占喜,一个青海的农村孩子。
他的村子很穷。
而他家又是村里最穷的一户。
高占喜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因劳累过度病倒。
家里三个儿子。
高占喜哥哥外出打工,弟弟年幼。
年仅14岁的他,被迫早早懂事,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镜头前,高占喜羞涩地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好吃”,因为他总想吃东西。
其实他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他的主要食物,是一种自家做的黑馍馍。
别人家好歹还有咸菜,高占喜只能用凉水把馍馍顺下去。
除此之外,他每年过年能吃一次猪肉。
哥哥打工给他带回来三个苹果、几颗糖。
这就是全部了。
其他的食物,比如鱼,高占喜只在课本上见过。
求学之路也很艰难。
他要走20里山路,才能到镇上的学校。
而村里有条件上高中或职高的孩子,只有四分之一。
大多数孩子只能辍学,外出打工。
高占喜的哥哥就是“大多数”之一。
他在外打工,一年挣不上2000块钱。
不出意外的话,高占喜会重复哥哥的命运。
但这个少年,心中有着太多不甘。
他一心好好读书。
坚信读书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和城里孩子“互换人生”,体验一番从没见过的广阔天地。
对高占喜来说,是一场馈赠,也是一种残忍。
当他穿着一身校服和妈妈做的布鞋来到长沙。
第一天,就哭了七次。
头倚着车窗,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高占喜无声地哭了。

去理发店洗头,他躺在舒适的沙发躺椅上,眼泪从指缝中流出来。
城里父母以为占喜是因为想家才哭,让他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
可高占喜家里根本没有电话……
他又哭了。
没有人知道,当世界的参差猛然压过来。
这个少年心里,涌动着怎样的一场山呼海啸。
02
来长沙之前,高占喜对城市生活的想象是:
不用干活,不用发愁学费,可以安心学习。
在机场转机时,他还去了趟书店。
可是,到长沙的家中后,面对着满书架的书,他显然缺乏兴趣。
因为有更好玩的东西。
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吃零食,不亦乐乎。
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一玩就停不下来。
同时转变的,还有他对钱的态度。
片子中频繁出现的“20块钱”,让我印象很深刻。
高占喜父亲说,占喜在家,一年也花不上20块钱。
为了给城里来的儿子改善生活,占喜爸爸郑重地从兜里,掏出攒了很久的钱,也是20多块。
另一边,高占喜拿着城里爸妈给的零花钱,去超市买零食,一次就花了20多。
后来,他去玩了一回射击游戏,又花了20块钱。
带走一个兔子玩偶,同样的20块。
那是2006年,20块钱到底价值几何?
在农村老家,这是一个孩子一年的零花钱,是一个父亲舍不得拿出的沉甸甸的积蓄。
而在城市,那只是一个轻飘飘的兔子玩偶。
这悬殊的差距,一定重重冲击了这个农村孩子的心。
高占喜,似乎也是真的飘了。
他请弟弟妹妹们吃饭,尝了一口臭豆腐,觉得难吃,毫不犹豫扔在地上。
听说三块钱可以坐一圈游览车,他大方掏钱。
在青海农村,三块钱,是他三个月的零花钱。
有推销员上门问他姓什么,高占喜脱口而出,说自己姓魏。
这是城市爸爸的姓。
节目组问他想不想家,高占喜摇摇头说:不想。
当时,节目有一个观众投票的环节。
播到这里时,84%的观众认为,高占喜互换结束后,会不愿意离开城市。
而让人意外的是。
高占喜心里,有一个观念从未动摇:
他始终坚定地相信:
想要好的人生,一定要读书。
参加节目的第五天,城里妈妈让高占喜到自己的印刷厂帮忙。
他得知一个高三辍学来打工的姐姐,每月工资只有300块,感慨道:
这世界不好闯啊,不读书不行。
第六天,高占喜又遇到一个8岁的男孩。
他听说男孩的妈妈患上了尿毒症,男孩只能上街卖报,给妈妈挣医药费。
高占喜叮嘱男孩:
你一定要用心对待学习。
回到家,节目组告诉高占喜一个消息:
父亲在打水时摔伤了。
高占喜大惊,要求明天就回老家。
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之前不想家,现在又急着回去。
高占喜没有正面回答,只轻轻地说了一句:
我的麦子熟了。
这句话曾经触动很多人。
骤然从穷苦人家来到都市豪宅的高占喜,像一个偶然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
经历了一场梦一样的短暂繁华。
而今麦子熟了,就像舞会零点的钟声敲响了。
他不得不变回那个灰头土脸的穷困孩子。
回破陋的家里生活,去炙热的田里劳作。
而高占喜没有纠结,没有矫情,没有贪恋那场优越的美梦。
顺从地换上破布鞋,麻利地干起农活。
唯一不同的是。
这一刻,他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改变命运的决心。
以及“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信仰。
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在他的努力和城里父母的帮助下,高占喜顺利上了高中。
2011年,他参加高考,以当地理科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国防生。
既定的命运轨迹从此打破。
丑小鸭走上了它的华丽蜕变之路。
而今,高占喜已经成为武警军官,有了稳定的职业,温柔的爱人。
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看着城市的车水马龙泪流满面的穷苦小孩。
他值得我们说一声,恭喜。

03
高占喜的故事,有很多让人感慨的侧面。
关于出身,命运,贫富,城乡差距……
而在这个高考季,我最想说的依然是——
改变命运,还得靠读书啊。
对出身底层的孩子来说,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试想,高占喜如果不是努力读书,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他靠什么改变命运?
靠父母帮忙找个好工作?
靠家里的积蓄去创业?
靠自己出去搬砖,从底层拼成权贵?
都太难了。
别说高占喜,就算是生在城市里的普通孩子,甚至家境不错的孩子。
最好的上升途径,也得是读书。
之前有个纪录片《打工》, 曾经把镜头对准了辍学打工的年轻人。
他们都走了跟高占喜相反的路。
他们无一例外,都追悔莫及。
23岁的杨东,高中毕业便从云南农村跑到东莞打工。
当年他以为这是一条顺畅的人生捷径。
但是在四五年的闯荡后,他发现自己“毛都没有”:
“那时候小,不懂事,就想着读出来也没什么用。
本科生也很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几年踏入社会赚点钱。
然后发现,毛都没有。”
还有一个男孩,也是不停感叹:
“没学历,你只能出卖力气,很不容易。
你们读书的,还没出社会的,体验不到我们这种底层的感觉。”
记者问他们: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继续上学吗?
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
肯定会。
可是啊,人生的关键选择已然错过。
他们很难再有回头改命的机会了。
只能硬着头皮,去闯一条更难走的路。
2020年,网民票选“人生十大遗憾事”,排第一位的就是:
未能珍惜年少时光,没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