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云仙院
此时正是修行时!关注白云仙院,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第一次看到这么说话的 ... ·  3 天前  
VOCs前沿  ·  蛇年开工大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白云仙院

中医养生论:人的寿命长短,往往都离不开这一个字!

白云仙院  · 公众号  ·  · 2025-02-01 07:36

正文



人活一辈子,所求不过两点: 一是幸福美满,二是健康长寿。


世人皆愿健康长寿,却常常不懂如何“养生”。


记得有专家曾特意做过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了影响人类寿命的五大因素,分别是: 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了60%,几乎起了决定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很多时候,往往命由己造、运随心转。


人的寿命长短,其实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记住了,便可福寿延绵。


一、“气”,是对寿命的损耗



俗话说,气大伤身。


很多时候,身体的疾病都是由生气引起的。


遇事急躁烦心,气血上行,很容易伤肝伤脾; 平日忧愁苦闷,郁结于心,会引发小病成疾;总是情绪失控,焦虑紧张,越容易减少寿命。


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天生多愁善感的她,平日里很是敏感多疑,又爱发脾气、生闷气,结果正值年华,却抑郁而终。


人有七情六欲,乃是人之常情。


但若任由情绪泛滥,不加节制,人只会在负面的情绪中消磨殆尽,最终伤的还是自己。


《黄帝内经》有言: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


因此,养生先养心,医病先医气,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会控制情绪,用智慧化解,用理智解决,才能与人生和解。


下次生气时,不妨想想丰子恺先生说的这句话: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生在世,唯有开心,才是治愈身心最好的办法。


二、“放”,是对生命的厚养



《道德经》中有一段话: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意思是说: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长寿的人占了世间的十分之三,而短寿的人也占世间十分之三。


但是本来长寿后来走向短寿的人,也占了十分之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因为执念所导致的结果。


每个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健康和身体,但却没有想过,损伤自己生命的根源,恰恰是太过于在乎寿命长短的忧惧之心。


放不下,所以忧思过度; 想不开,所以纠结烦闷;看不淡,所以自责懊恼。


正是这些本不该有的“执念”,变成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才造成身体的损伤,越活越累。


许多时候,放下,便是对生命的厚养。


恰如《荀子》所言:“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学着放下一处烦恼,便可收获一份快乐,放下一处忧愁,收获一份心安,记住,为心减负,才能从容余生。


三、“给”,是对人生的延长



人这一辈子,活得就是一个心态, 拥有好心态,能在逆境中乐观,在坎坷中坚强,处处向阳,所以时时温暖。


给人生一份宽容,生命自然恬淡释然。


心宽一点,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放松一些,不论好事坏事,终会成为过往;简单一点,便能大事化小,也能小事化了。


曾有人说: “生命,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尽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方能事事如意。


给自己一份轻松,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忧愁才不会遮住生活的美好, 给自己一份闲适,远离世间的纷纷扰扰,才不至于总是身心疲惫不堪,给自己一份快乐, 就像从没有艰难一样,日子才能永远幸福,永久安康。


人生苦短,任他尘世物欲横流,我心岿然不动。


唯有如此,才能在红尘俗世中,宠辱不惊,漫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且随云聚云散。


人这一辈子,苦乐离合,花开花落。


一个“气”字,消耗了生命的快乐; 一个“放”字,成全了生命的所有; 一个“给”字,延长了生命的力量。


怎么活,就看自己如何选择。


一生不长,愿你我,都能选择与坦然作伴,以宽容为德,眼里满是阳光,笑里全是坦荡。


往后余生,所求如愿,身安体康。



中医:一个中成药,善化血瘀,尤其是脑部之瘀!

中医:手把手教你把脉,最全动图展示心法口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