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写手帐后,每一年年末我可能都比任何一个人期待新年的到来。这几年,或许也是凑巧,我在年前许下的愿望大都实现,大学毕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内容又完完全全是自己热爱且较为擅长的,想去抵达的国家城市也陆续打卡,一晃马上又要搬家开启崭新的生活了。
除了我这个人还是没什么志气,立下的关于坚持某种习惯的志言好像并未完全做到,说到底我每一年都比去年的我更好一些,不过是我愈发接受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很多事情,我没想过做到极致,因为我不是那块料,对任何事都不想太使劲,也可能是懒。
而新一年,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大概手帐展现得最为系统吧。
即使电子网络日益发达之下,我仍旧偏爱纸质书写。那是一种敲击键盘无法带来的书写仪式感。但我又不能否认电子化笔记的优势,因此其中很重要的一块知识领土在电子笔记的管辖范围内。
所所
paperblanks,封皮古典优雅,复古手帐儿的挚爱。
19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便是我决心开启写5年日记了。
启发这一行为很简单,前两周我翻了一下hobonichi的五年日记,里面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留下了一些现在看来值得珍视的日子。在1月初新月许愿,想要顺利找房子搬家和找到一份好工作,结果1月20日在搬家当天中午收到公司的面试通知;1月22去面试,当然早上起床后就一直在赶稿,连面试时的自我介绍都没有准备;1月26沟通薪水,作为一个从未有谈薪资经验的人,以为谈到自己预期值最低就行,可后来还是感觉被hr的专业给套路了;2月22,离面试整一个月,正式入职。
我觉得5年日记里对每一天的记录,大抵就是骨感生活里的一缕微光吧。
年初的时候也在用hobonichi写5年日记,为什么搁置呢?因为hobonichi每一栏范围太大,我如果哪天不能写下这么多文字就深感不合适,而右侧完完全全是空白页面,对于一个不喜欢写太多日记的人,整本越用下来,留白处越多,遂放弃改作其他用途。
而paperblanks的内页于我而言没有任何一处多余的留白,每日的书写面积大概就20来个字符,但这种刚刚好,足够留下平凡生活的点滴微光。
再多,就合时宜了。
刚说完hobonichi的5年日记被搁置了,但它与此同时早在更重要的战场发光发热。平时上班的休息时间,我喜欢看一些可以随时被打断的书,那必备的一定是没有局限随时可在任何一页进行摘抄的笔记本。
hobo的每一栏正好能容纳下一段想要记录的语言。右侧的全空白方格处还能享受大快朵颐的大篇幅文字记录。
我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用完一整本,但按照我当下的阅读速度,肯定是比五年之约要提前完成。
2018年也已接近尾声了,细数我在职场也有近300天的日子,期间是我前20多年的人生里经历过样本最多样化的职场青年人,或多或少的沟通和听说中了解了小孩长大成人后对自我的迷失。
头脑中的时间线没有混乱的话,我应该从16年开始用hoboweeks,期间断断续续穿插过一些时间安排的手帐,但无疑仍是hoboweeks最得我心。
每年用的最极致的也是每周安排页面的左右两侧。左侧记录todo list,右侧分解todo list。
但脑子需要去记忆更重要的东西时,唯有用笔记录才最牢靠。
19年我的使用也没有很大的花样。除了新增了坚持每个月培养一个好习惯,笔记末端的MY 100由于被取消只好自己动手实操。
hoboweeks的除了前面已经明确规整好的页面,后面有大面积可供自由安排的空白。可以记录下19年要读的100本书,要看的100部电影,要去打卡的100家咖啡店,要去抵达的10个城市,要完成的一个大改变.......这些都不是一口气更新,但往后的日子每有需要就去添置一笔,这种和时间齐头并驾的感觉,很美妙。
又是paperblanks。
你们还记得我的那本灯塔的子弹日记本用于职场工作上嘛?无论是职场灵感的脑爆,亦或是每日的todo list,还是随手记录的想法都有条不紊的收集在一本手帐内。
重新回顾时给我的生活灵感笔记本很大的启发。
我现在很多对于推送内容的脑爆,视频拍摄的脚本,尝试的学习内容几乎都是随手抓到草稿纸后乱画一通然后遗失。事实上把这些内容收集起来,对日后采集灵感很有意义。
而通过子弹日记的形式最便携的好处便是我随意在哪一页展开新的灵感思路的绘画,只要在前面的index里面有过主题记录,那么我就可以把页码归置到该主题下。
这一方法,对于喜爱主题阅读的人也很是友好。
我拥有3本midori的TN封皮,一本棕色,一本橄榄绿,一本护照款。
它最完美就在于它可以海纳百川,无论是记录什么,都可以随时抽出一本页数不多但书写体验极佳的内芯,而我喜欢用自己的胶带贴纸装饰每一本内芯的封皮。
▣
电影内芯
电影
作为一种视觉载体,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经历
,体验我们体验不到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写影评的原因。
但可惜之前的影评本moleskine消失,正巧家里有空置的tn内芯,遂直接写起来了。之前我也写过
如何看电影 | 你看过的电影都是在建筑你想要的精神世界
,有兴趣的可以点击前往。
▣
书评内芯
李欣频说过:读书不是唯一的觉知之道,却可以拯救灵魂。她比在座的你我都忙,却每天看一本书,一年能与别人有365本书的差距。她的家,基本上是一个为了书、CD、DVD和存放各式各样资料存在的空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她对知识的贪婪狂已经到偏执的地步。
而如今的我也深知自己不能丢失阅读这一习惯,而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读完立即写下自己对书中的理解。虽然读过的书必定是在印象中逐渐模糊,但我也努力留下只言片语以供日后捕捉记忆。
▣
旅行内芯
好久没写旅行手帐了,18年其实出过几次远门,四川成都,香港澳门,韩国济州岛,东极岛......19年的元旦那时也要前往北海道,打卡电影《情书》拍摄地,倘若不用文字图像记录下来,好像会遗失很多旅行途中的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