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恋
介绍鄞州镇乡街道特色,推介新闻,新鲜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乡恋

黄金4分钟,还原鄞州爱心团队武夷山救人的感人瞬间!

乡恋  · 公众号  ·  · 2018-09-26 16: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查看视频)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会伸出双手,这是我们作为志愿者应该做的。”9月25日上午,鄞州区“甬动爱心”志愿者团队成员、23日参与武夷山救人的邱高华这样表示。



9月23日上午8点半,跟随阳光家园“残之梦”志愿者服务中心在福建武夷山陪同残疾人士出游的鄞州志愿者们,在听到呼救后,第一时间冲到昏迷老人面前,以专业的急救技能,抓住黄金4分钟宝贵急救时间,让深度昏迷的老人转危为安。



事件还原

生死时速的黄金4分钟急救


“最早听到呼救声的是梅墟的一个舞蹈队的志愿者,她听到有人喊救命后,立刻叫上我,本来我想人工呼吸等急救,但一时情况不确定,我一边疏散围观的人群,一边找人帮忙。”阳光家园负责人、“残之梦”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陶珠兰回忆那一刻,仍然惊魂未定:昏迷者当时脸色苍白、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处于休克状态。事后知道,对方是从南昌来武夷山旅游的帅宝瑕老人,64岁。


此时,“甬动爱心”团队的成员们,都陆续赶来帮忙。冲在最前面的邱高华和毕亚芬等人,仔细察看了老人的症状,“我们观察发现老人症状如低血糖发作,又像癫痫症状,但仔细一看,发现老人喉咙里有类似馒头的食物堵住了,立即判断是气管堵住导致呼吸不畅的缺氧症状。”邱高华回忆。



一系列急救动作后,老人呼出一口气,发出了声音,开始慢慢清醒过来,四周的人群瞬间爆发出欢呼。


整个施救过程10多分钟,老人转危为安,双手在胸前合掌一遍遍感谢救命恩人们。她的同伴立刻拿出600元钱,执意要给鄞州的志愿者们,被大家婉言谢绝。


“我们事后知道老人有低血糖,又爬了山,感到身体不适吃馒头缓解,没想到喉咙太干,被馒头卡住,昏迷不醒。幸好我们抓住了黄金4分钟的急救时间,如果稍微几分钟耽搁,后果就难料了。”邱高华说。



解读细节

义举背后,爱如潮水


陶珠兰说,“残之梦”志愿者服务中心是我区的一个助残爱心团队,本身有100余名志愿者,同时还有“甬动爱心”、红娘、舞蹈队等6个专业志愿者团队加盟。


这次中秋节,他们组织了十余位残疾人士到武夷山旅游,本身就是一次助残爱心行动。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少志愿者是搀扶着残疾人士一路前行。


邱高华、钱敏飞等4人,在山路上遇到了一个五六十岁脸色苍白的中年人,对方瘫坐在地上,呼吸急促,看起来状态很不好。四人当即帮他移到不远处的石凳上休息。


这个插曲发生在他们救人前的半小时。邱高华说,这次救人,得益于平时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



“在施救时我们一直运用专业知识观察和判断,那些围观者应该就是普通游客,可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邱高华说,急救过程中,边上有一名游客伸出手,企图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急救,还有一名游客递上风油精,可见在“甬动爱心”队员们的带动下,大家也都是有心帮一把的。


“我们冲过去救人的时候,每人身上的包都扔了一地,顾不上了,只留了一名队员在照看,也没丢任何东西。”团队成员陈泳回忆。


救人后,毕亚芬的手至今还酸着,但一回忆那一幕,心里无比开心。


23日,救人的照片和视频传到了“甬动爱心”团队所在的邱隘镇“义工之家”总部,“甬动爱心”队长李龙和副队长陈芬在后方为队员们加油和点赞。



团队故事

志愿服务,就是润物无声的爱


24日晚上,团队成员陆续从武夷山回到家。当天正好是中秋节,帅宝瑕的儿子陶勇刚先后给邱高华、陈芬等人打电话,一开口,就泣不成声,感谢队员们对他母亲的救命之恩:“我妈妈已经平安回家,身体恢复很好,如果没有你们这些宁波好人,这个中秋节不知道怎么过了。”


李龙告诉记者,团体在册的400多名志愿者,几乎人人都具备了急救技能和知识,因为这是志愿服务的必须技能。对于“甬动爱心”团队来说,像这样的救人已经不是第一次。



“所有扶不扶,救不救的问题,我们的队员都只有一个答案,就是第一时间冲上去援助,无论在宁波还是在外地,都是一样的想法,一样的行动。”李龙说。


“甬动爱心”是在邱隘爱心义工团队基础上建立起来,他们参与助学、助困、助老、文明劝导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团队先后获得“宁波好人”、“最美鄞州人”、“宁波市十佳公益志愿组织”等荣誉。



邱高华,“甬动爱心”团队副队长,也是“红色力量”志愿献血总队副总队长。他至今已献血167次,曾两次获得上海献血领域最高荣誉“白玉兰奖”。从事装修工程的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花在了志愿服务上。对他来说,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别人就是他人生的信仰。


陈泳和陈芬是两姐妹,她们参加志愿服务,是被母亲高云香带动。已经七十多岁的高云香,是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是10年前邱隘最早的一批文化义工,当时几乎每个晚上都在镇里的文化广场上服务,现在她也是居委会的党小组长,还是红娘义工。在她的带动下,她们一家三代7个人,都成为志愿者。

毕亚芬是“甬动爱心”的新队员,加入团队不到半年,已经参加志愿服务达40个小时,并参与两次献血。之前,她从事过十多年公益性岗位的服务:“‘甬动爱心’团队就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感受到处处充满爱,现在我上大学的女儿也在积极参加志愿献血。”


“邱隘义工是我们文明创建的一张名片,他们的义举是润物细无声的,从身边的人开始,影响力慢慢扩展开,涌现了像‘甬动爱心’这样的品牌团队,从宁波到外省,是一种辐射和裂变的效应。”邱隘镇文化站站长施闰闰说。



来源 | 鄞响客户端

编辑 | 方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