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未经思考,几乎没有抵抗,“无现金”忽然就变成了生活的现实。
红包+打车,支付新选择
(点击查看大图)
2014年春节,两件事记忆犹新。
一是微信红包横空出世,除夕夜红包收发总量0.16亿(2017年是142亿),那时提现功能还不完善,要等一个工作日。二是微信支付与滴滴合作率先引爆了打车市场。从此,微信里有钱,线下有场景,消费有了新选择。
春节很快就过去,如何让市场长期从中受益才最为重要。3月,微信支付向商户全面开放。8月,推出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公众号+微信支付”模式成为日后传统行业,拥抱移动互联网的门票。
那一年,微信月活跃用户突破4亿。微信支付给自己提出了这个不小的目标:“无现金”。便捷时尚、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不应是遥远的梦想,在我们的努力下,现金必定加速消失。
时尚时尚最时尚
(点击查看大图)
2015年的微信支付,说移动支付第一梯队,是当得起的,经过两年春节红包,已经算是红了。
数亿用户因为微信红包,一只脚已经跨进了不带钱包的生活。那一年滴滴快的牵手,日均交易笔数仅800万笔——当时已是个惊人的数字。
支付与线下场景的融合产生了便利的体验。“无现金”成为生活方式,一种时尚,也成为商业机会。摇一摇、扫一扫等线下连接方式成为O2O的标配,商品、门店、顾客已经通过微信连在了一起。
这一年,微信支付牵头,和10家银行、全国11个行业的8万门店一起在8月8日发起了全球首个“无现金日”。投入真金白银的补贴,号召使用“无现金”的支付方式。引发全民狂欢。
移动支付市场红利显著,9月,微信支付面向服务商全面开放。确定了自身“连接器”的角色:只做基础方案,将市场留给第三方开发者、服务商、系统商。
微信、银行、商家、服务商,多方推动,生态加持,“无现金”成为不可逆的社会潮流。
不断降低门槛,“无现金”成为标品
(点击查看大图)
2016年一项针对百万网友的调查显示,近4成网友认为一周不用现金很正常,“兜里没钱”见怪不怪。有商家不能手机支付,反而显得滑稽。
2016年8月8日,第二届“无现金日”如约而至。线下70万家店,一起玩起了“鼓励金”,吸引了超过1亿用户参与。这也是如今市面上各类“奖励金”的原型。
看得见的补贴狂欢背后,看不见的是商业筋脉里的精耕细作。微信不断降低接入门槛,9月推出“微信买单”,傻瓜式接入,让小微商家也彻底摆脱技术包袱。低门槛、自助化、普及化,让微信支付进一步融入各行各业的毛细血管。
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50倍,无现金水平已远超发达国家。的确,无现金这件事,一步先,未必步步先。专心致志,扬长避短,后发先至,犹未可知。
微信支付智慧生活
给你最权威的微信支付产品信息、最新鲜的创新行业应用及商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