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我刚创业。那时我认为,家庭财务规划的目标人群,应该是已婚已育的中产阶级家庭,因为孩子,他们最有家庭责任感,他们最有未来的忧患意识。
但七年间,接触到大量的晚婚晚育家庭后,
我意识到,其实等到生孩子才开始理财规划,已经晚了。
尤其是去年开始,二胎政策放开,许多40岁上下的70后第二次做了父母。
更危险的是,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
他们中的许多人肩负重担,风险防范意识却丝毫没有跟上,还在“财务裸奔”。
直到在生活中遇到巨大的财务窘境时,他们才认识到问题。可为时已晚,他们被迫面临生活品质“断崖式”下降,被财务数字逼得焦头烂额。
▽
01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财务之困
我曾经帮一个40岁职场成功人士做家庭财务规划,出于隐私考虑,我称他为A。
A在事业上平步青云,30多岁就成为一个跨国企业的部门总监,妻子也工作稳定,生活潇洒。两口子月收入
接近4万元
,典型的
“高收入无子女”
家庭。
但他们居然是“月光族”,而且除了社保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保障,是典型的“财务裸奔”。
多年来,由于极度追求生活品质,乐于旅游、购物、享受,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收入颇为自信,且没有孩子,父母身体良好不需操心,以至于他们几乎没有太多积蓄。
36岁时,夫妻俩终于决定要孩子了,上天赐给他们一对双胞胎男孩,全家人高兴之余,生活的重担也随之而来。
两个孩子的教育肯定不能省钱;
为了方便老人照顾孩子,换了个大的房子,掏空了仅有的20多万家底,还背上了20年的房贷,供款压力骤增;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如原来健康,老人的医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
他们的内心隐隐感到了不安。
我们为他们做了详细的家庭财务分析,当未来的一个个数字摆在面前时,他们原先的不安变成了绝望。
A和妻子都希望孩子未来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出国留学,但这就意味着,
14年后,他们必须支出近600万元的现金;
然而在他们原先的计划中,17年后,他们准备退休去环游世界了;现在不仅环游世界的梦想泡汤,还有面临一个事实:
14年后,当孩子要出国本科留学时,他们正值退休年龄,收入锐减,只余社保,根本无法承受这么高额的支出,更不要说退休后的品质生活了。
现在他们意识到,要开始为未来作准备了。
又发现,虽然收入不低,但所有花钱的事儿都挤到一起了:
接受事实后,A向我们提出,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孩子出国留学。
的确,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但家庭财务规划是一个整体,除了孩子的教育以外,还有太多和人生状态息息相关的部分,并不能简单的杀伐决断。
所以,我们要重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
02
四步拯救家庭财务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