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募格学术撰写。参考资料:冠霖书院、学术志、小木虫、知乎等。请勿二次转载!
最近正是写国自然基金本子的高峰期,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都把国自然基金作为职称评选的必要条件。也有不少科研人吐槽,近几年,国自然基金越来越难中了!而且更卷的是,高校青年教师申评职称也越来越难,即使中了基金,也有评不上职称的现象存在。国自然基金的第一波卷还要属来自申请人的“降维打击”。去年就有科研人在小红书上吐槽,现在连院士都来抢面上项目了。
根据小红书上的截图,在小木虫论坛,有人发帖称在面上项目那见到了院士的名字。表示这早不是稀罕事了,院士或者高校校长申请面上,这几年一直都有。也有不少青椒在底下哭诉,怪不得现在申请面上越来越难。大佬也下场抢年轻人资源,太卷了....毕竟本来院士申请项目都应该是重点研发的、科研经费多的大项目。但现在压力已经传导到需要和普通科研人挤占小项目了。近几年,不少方面都透露出了青年教师在高校生存压力逐渐变大的事实。根据学术桥做的2022年国自然分项资助情况统计。国自然平均资助率仅 16.73% 左右,也就是说在申请中有 20 多万个项目是注定陪跑。就连生命科学部的会评专家,施焕中教授也在2022年评审结束后发文感慨“太卷了”:“参加今年的国自然评审,没啥特别的感觉。如今申报国自然,也是内卷得厉害, 众多的大咖也来抢食金额并不多的面上项目。
几乎所有的申请书写得都非常漂亮,不看申请人的工作基础和研究背景,已经不容易判断出申请项目水平的高低。部分得益于专业人士的鼎力相助,一些申请书中的“工作基础”部分整理得分外精美。红红绿绿的流式图、热图、单细胞测序图等,能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也有科研人员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申请国自然焦虑过程....也正是因为申请的难度,国自然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目前的学术环境下,很多单位比如高校、三级医院,有基金才能晋升,有基金才能做研究生导师、教授。国自然基金对于上升期的科研人来说,中了才意味着职称编制指日可待。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还有落榜者表示,不光是职场失意,没中基金情场也差点没了。甚至还有高校的附属幼儿园,在幼儿园放榜时,张贴出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父母获得国自然资助的情况。隐约透露出一种想通过榜单暗自炫耀和相互竞争的感觉。当然最后也是被骂惨了,幼儿园紧急删除了这些图片。但显然,随着高校教职“僧多粥少”的情况愈演愈烈,现在即使中了基金,在升教职的时候也得“排队”。
据冠霖书院报道:淄博的一位中学教师说,学校拥有700多名教师,每年仅有一个高级职称名额,而中级职称名额则为2到3个,导致高级名额有300多人争夺,中级名额也有100多人竞争。
在好一点的高校里也是,教授职位通常有限,而申请人众多,导致竞争非常激烈。即便一些老师满足了评职条件,等待一个名额也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职称晋升通常要求候选人在其领域内做出重要的学术贡献,如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获得科研项目资助、参与国际合作等。这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有更多资历和头衔的老师更容易获得高级别课题,拥有更多机会,而一线青年教师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尽管有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表现出色,比如获得过学生好口碑,或者指导学生获奖、发表论文等。
但在评选职称时,教学的占比往往非常低。也就是说,青年教师往往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那么,作为博士,如果非要入职高校,该怎么在三四流高校和好高校之间做个抉择呢?
1. 如果真想做科研,卷死也要进好的平台!好的平台虽然暂时待遇较低,但项目申请、科研开展和平台低的高校天差之别,对于后期发展很有帮助。记住:真正饿死的211/985教授会几乎没有!2. 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出国做1年访学或1-2年博后,多发高档次文章。破四唯不代表不需要文章,高档次文章是证明学术水平最好的量化支撑材料。3. 千万不要有地方高校不用做科研的错误想法!单位不养闲人,既然是个博士,高校的科研就不能少!记住:只要进高校,科研都不能放弃,但是平台越低,难度越大!4. 不要被某些地方院校的高额奖励所诱惑。比如发表一篇中科院一区5-6万元,获得国家级科研奖项100-200万奖励。在这类院校发表高质量文章很难,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也不现实,平台够不着的东西毫无意义!在211/985等平台,即使1篇一区只奖励1-2万也值得,因为稍微努力点就能拿到的东西,更贴合实际!5. 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好地方待一待,核心发起来、本子写起来,出点成果,不行再回来,有些地方永远不缺人,但有些地方是一直缺人的。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请联系微信号:mogobd
关注募格学术并星标
科研人专属红包、头像、表情包不定期掉落
募格编辑提供专业的英文论文修改、润色服务及科研学术论文翻译服务,拥有超2000名各学科编辑,以英语为母语,具有丰富的文稿修改编辑经验,让您的论文语言更加准确、地道和优美。
↓详情咨询客服微信,并领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