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事关百姓健康福祉的新兴支柱产业,具有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环节多、成功率低和回报高的特殊属性,需要资本长期、持续地予以支持。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叠加生物医药产业与耐心资本适配性强、医保谈判、产品入院等特殊因素,导致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市场主体在维持高研发投入水平的情况下,普遍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创业投资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市场自发探索发展生存之路,Lisense out持续火热,NewCo新兴模式涌现,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市场活力。冷意仍在,资本市场如何挖掘更有价值的创新资产?创新药企如何面对海外市场的水土不服和诸多挑战?
近日,《医药经济报》采访到维昇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卢安邦、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醴泽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张勇,共同探讨创新药企“出海”背后的选择与坚持。
从左至右:维昇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卢安邦、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醴泽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张勇
前几年创新研发很火,那时候资本注入,投靶点、投模式、投概念,然而,随着市场泡沫被戳破,投资变得谨慎。但有价值的产品还是要投的,您认为当下资本投资考量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卢安邦:行业发展最佳模式是双方利益趋同,合作互利。要想参透这一点,就需要不仅考虑自己的发展,还要帮对方想:企业的愿望是产品能发展,那对于资本而言,就是希望获利退场。现在大家看得很清楚,产品的价值不仅是临床试验数据,也要看最终准入、商业化做得好不好。如今在满足患者未被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商业能力越来越被重视,药能卖出去,企业、资本才能挣钱,这是企业和资本两者的共同目标。此外,如果仅有想法,没有落实想法的做法,或者最终没有落实想法的结果,都是可惜的。
张勇:这几年,即便是“924”行情以后,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没有看到创新药企如其他行业一样有很好的反应。创新药企有“三个10”,10年时间、10亿人民币、不到10%的成功率,投资界所有的选择都需要平衡和合理的回报。投资创新药企过程中,我们关注两个核心逻辑,一是瞄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特别是“刚需”,如果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类似的药物,我们不投。二是不同阶段关注的重点不同。如果在临床前,不论是小分子、抗体还是细胞,我们会根据临床前的实验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是临床初期阶段,我们则要看团队的历史经验、平衡能力、募资能力、设计临床能力;到了临床中后期,最关键的考量就是临床数据。
许小林:当下创新药企创业、融资都非常艰难。建议企业缩短管线,不一定要有多个管线同时推进。每做一条管线,就代表有费用、人力成本的产生。不要担心自己的管线单薄,哪怕只有一条管线,只要数据做得好,能解决临床需求,就会有市场、有投资机构关注。越是在资本进退难的情况下,越要回到研发或者做企业的本质,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花在打磨自己的产品上。我们仍然在投初创企业,只有产品足够好、团队足够优秀,市场还是有钱的,还会持续追加投资。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NewCo模式,这个热度是否可以持续?什么样的企业、产品管线适合NewCo模式?
卢安邦:NewCo并非新模式,按照中国药企到境外成立new conpany叫NewCo的定义,维昇药业正好是“反向NewCo”,是境外资本在境内办的合资Newco模式代表之一。维昇药业的Newco模式有几个比较幸运的地方,首先有资本注入资金,创始股东Ascendis Pharma A/S、Vivo Capital(维梧资本)及Sofinnova的4000万美元投资。其次,维昇药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的相关临床研究,在国外早已完成且已实现在欧盟、美国等地获批。相对而言,经验更多、“掉坑”的机会更少。
如果企业有多个且不失优秀的管线,其中部分产品并不是公司策略性、核心产品,这种情况是适合NewCo模式的。此外,NewCo模式通过股权进入新公司,对了解海外市场是有帮助的。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火热的NewCo模式尚处于初始阶段,也有自身的风险和困难,在新公司实际运营后,要面临管理、协调、支持等多方面的考验。
许小林:这两年火热的NewCo模式和Lisense out模式,是特殊时期下的产物。如果国内资本市场退出是通畅的市场,这两种模式就不会有今天的热度。NewCo模式不是创新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是遇到了阶段性的融资困难,是产品管线在短期里无法出手情况下的一种过渡性选择。客观地讲,如果NewCo模式成功,就是用时间来换空间,用一批新的资金、新的资本市场对产品的认可换未来产品上市、并购的交易机会,这是阶段性解决产品研发往前推动的合时宜的选择。在资本市场成熟时期,这个模式不会是常规模式。
卢安邦:我们要考虑“出海”之后的进一步发展。Newco是中转站吗?License out之后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吗?做完临床试验后要卖给MNC,还是继续自己做?另外,国外的市场环境与国内不同,如果对国外的环境了解不够深入,对管理的团队,如放权、支持、控制等都很难;国外的监管环境也需要重视,有认为理所当然的行为在国外是很大的挑战,反之亦然。
许小林:大多“出海”的企业是因为在国内遇到了生存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准备不充分情况下的被动“出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如当地的产品准入、市场环境、患者情况等多样化的问题。目前来看,仍然是风险大于机遇。但是“出海”的风险再大,也不会大过创新药物的研发风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条“出海”的道路风险再大,对中国创新药企、中国医药产业都是值得的,这也是必须要走的。
现在是不是一个“出海”的好时机?除了“出海”,国内创新药企有没有其他出路?张勇:NewCo和License out等模式是大家谋生存的选择。由于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的变化,美金在一级市场已经撤出,香港二级市场也在部分撤出,这种情况下,既想获得中国大健康领域投资,包括海归科学家在中国孵化的大量产业机会,同时又要规避地缘政治对投资的限制,合理的方式就是参与“一级半”市场,即海外资本投钱做美国、欧洲、日本的临床开发,或者其他国家做一家NewCo进行孵化,赚深度赋能的钱。我认为这是一个中间过程,是阶段性的,是用来解决目前困境的手段,不会存续非常长的时间。但对于目前生存困难的BioTech公司,特别是未有产品上市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机会,从我们的角度是乐见其成的。
许小林:从产品本身,没有一款药仅仅为中国大陆患者而研发生产,产品本身无国界,过去“出海”不火,只是由于自身团队“出海”能力,以及在中国市场已经有足够的收入利润等客观原因。如今“出海”的热度,一方面是创新企业加速发展,实力开始展现;另一方面,国内环境内卷得厉害,很难单纯依赖于本土市场赚钱,是被迫企业“出海”。为了规避关税的影响、寻找增长点,不论如何“出海”已经是企业当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迈瑞的海外收入已经接近40%,百济神州不仅有产品上市,还做到了单品10亿美金以上的“重磅炸弹”,这些头部企业的成功,让很多寻找新市场、新收入的企业得到了信心,这是榜样的力量。
今年1月以来,医药领域并购整合案例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中国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鼓励并购重组以后。IPO一直是中国市场主要的发展模式,作为股权投资行业的核心交易方式,并购重组一直未在国内成为主流。现在由于IPO受阻,逼迫大家需要考虑更多的退出方式,恰逢此时,“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收购非营利资产、跨行业收购,给了很多创新药企退出的机会,目前看来这也是国内创新药企发展的热潮。相比NewCo模式,我觉得并购重组,已上市公司和创新企业之间的整合会是未来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