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木雕
传播木雕艺术和文化,传播非遗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可爱多手工艺术  ·  多年的十字绣材料还在压箱底吗?拿出来换个方式 ... ·  3 天前  
可爱多手工艺术  ·  剪下来的碎布边角料制作了那么多的小蘑菇,好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木雕

收藏:即将失传的木工绝技!

木雕  · 公众号  · 手工艺  · 2017-08-13 00:38

正文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着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目前很多国家中传统意义的木匠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木材加工设备,各种木制品越来越趋向于加工的简单化。


在传统木匠工艺中,根本没有钉子和粘合剂等,完全是靠各种楔形嵌套。水平高的匠人制作出来的木制品其精度要远远超过机器加工。结合部不仅可以保证强度,甚至连水也透不过去。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传统木工制作图:


1、【 挤 楔 】

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2、【半 榫 破 头 楔】

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3、【圈 口 穿 销】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4、【苏 做 半 榫 用 钉】

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5、【修 理 断 腿 的 钉】

在北京的旧家具行,修理那些不散架的家具或断损的家具时,往往首先使用“三簧钻”打开原有的旧钉、或者开孔打入新钉,以恢复原有面貌。“三簧钻”是北京匠师特制的一种钻具。



6、【透 销】

是在栽销的基础上,使销子延长并通透于其一板材的中心,多见于大型的铁力、紫檀等床案厚重的牙板与大边的拍合,十分坚固。



7、【桌 挂 销】

亦称偏口挂销。这种挂销是明清硬木桌类家具腿部与牙板结合部必用的结构。其牢固程度高,不会丢失,配合“抱肓榫”,有较强的抗扭力。桌挂销有定位准确、可反复拆装、越打越严的特点,便于长途运输,是苏、广及宫廷造办处硬木桌子上必用的销子。



8、【插 销】

镜框、玻璃灯笼、碧纱橱等多见用这种销法,制做要求精致,起线并暗藏于线条之中。



9、【破 头 楔】

通常是在透榫端部的靠近外侧的适当位置,预先锯开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备入楔子,使榫头体积加大。此楔口也可以临备楔前用凿子刻开。常用在攒边的桌面、椅面、床面的四角等结构部位的透榫上。


10、【钉 销】

“钉”,是指竹钉,不是铁钉。在中国古典家具当中,除西北干燥地区偶见用铁钉外,其它地区极少以铁为钉。用铁钉是中国古典家具工艺上之大忌。竹钉断面多为圆形,间或也有方形。“销”,是指两顺向木材间用于管束其相关位置的小木块。管而不死,可拆卸活动。



11、【大 进 小 出 楔】

是在半楔的基础上,用较壮而规整的木楔穿透家具表层将半榫备牢,省工省料,既美观又坚固。这种楔一般用在两层材料不一致的家具之上。也可用在断损的榫的修复上使用。



12、【半 粘 牙 板 用 钉】

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三两枚钉来固定。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13、【栽 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