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9
月
15
日《废钢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逻辑之一》一文中,泽铁咨询阐述了废钢与螺纹钢供应关系的问题,但并未更进一步的阐述与铁矿石之间的相互依存问题。近期铁矿石在
620~700
之间波动,下一步何去何从,价格的演绎逻辑会如何变化,让很多投资者以及产业人士非常关心。在这里谈一点泽铁咨询的逻辑看法。
经过三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黑色产业链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
1000m
³以下高炉在河北、江苏、山东、山西等产钢大省基本完全淘汰、地条钢基本消灭,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快速发展,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电弧炉的产能已经达到
1.5
亿吨之上,并且还有更多的电弧炉置换产能在建或者计划新建。预计电弧炉整体产能在
2020
年将达到
2
亿吨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铁矿石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铁矿石与废钢的关系也则需要重新评估。
当前一阶段废钢供应持续偏紧,电弧炉对螺纹钢的产量贡献受到废钢的抑制,随着螺纹钢价格的反弹,库存的持续下降,前期对于铁矿石过于悲观的预期得以修复,随着临近国庆长假,叠加河北等主要钢铁产区整体限产的情况下,铁矿石现货由于下游需求受到限产影响,成交乏力、价格疲软。
从了解到的限产情况来看,限产主要以限烧结为主要方式,则对高炉的影响不是很大。如果仅仅只是限烧结,则影响的也仅限于烧结矿的正常生产。而生产企业自身有生产调配能力,可以提前储备较多的烧结矿资源,难以有效的影响到铁矿石的真实消耗情况。唯有限产会导致高炉被动扒炉、焖炉时,对铁矿石的消耗需求才会降低。因此,当前的种种限产举措,只会造成前序工序的生产活动走弱,而不会带来实质性的产量下降以及铁矿石需求下降。由于长假因素,届时以采购港口现货为主钢厂而言,
10
月
8
日至
10
月
9
日,即节后上班第一天都面临着强劲的补库欲望。且部分钢铁生产企业应会结合限产的时间前后顺序,合理的安排好自身库存后,在节前有些许备货采购预期,只有这样,一旦是限产政策放开、放松,则整体的运输节奏、备库存节奏才能跟得上,所以铁矿在节前节后的这两三个工作日中存在着这种吧补库预期。
从下游需求表现螺纹钢近期几周持续去库存,体现了需求的韧性,且从这两周的情况来看,虽然产量在增加,但去库依然较好,表观需求上有所回升,以
9
月
26
日数据为参考看,周度表观需求重回
400
万吨大关。局部市场社会库存持续下降,考虑到基建有所回升,
2020
年春节较往年早半个月左右,至
12
月底前仍存在在建工地赶工的预期,表观需求有望持续一段时间稳定在
380~420
万吨之间。
若周度表观需求稳定在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