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速评
事实并非理所当然,世界总是欲盖弥彰。《极速评》让你看清新闻背后的新闻,用财经记者的视角解读人生百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揭幕者  ·  春季躁动持续多久? ·  昨天  
钱币圈  ·  这枚纪念币!火了~ ·  昨天  
互联网那些破事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3 天前  
互联网那些破事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3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告诉你别惹我z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速评

巴菲特的成功到底能否复制?

极速评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5-12 22:30

正文


你忙不忙

停下来听我说段故事呗

本期导读


今天的“往期精选”我们要完成投资认知错误的最后一讲,说说最后三种可能让你血本无归的认知毛病。美丽的光环迷失自我、看现在不顺眼、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如果你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期节目你必然不能错过了。

今天我们要完成投资认知错误的最后一讲,说说最后三种可能让你血本无归的认知毛病。

直奔主题,第一种毛病,美丽的光环,让你迷失自己。成功者总是会自然而然的带上一道美丽的光环,让我们为之痴迷,并且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他。

其实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失败者,不过他们没成功,没有光环,谁会记得他们呀!于是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成功者,成功变得好像很容易呢!

最简单的例子是,世界上极少数的人像巴菲特一样投资极为成功,从而跻身于世界超级大富豪的行列,只要和他有关的事情立刻能引起媒体的关注,上头条,他的价值投资理论,他的股东大会,他的午餐都是新闻点,满满的指点迷津的正能量。

正能量能让我们治愈投资失利的伤痕,也能夸大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你能轻易复制巴菲特的成功,世界上就没有巴菲特了,因为富豪从来都只是极少数!

相信自己能和成功者一样赚大钱的感觉很棒,然而更聪明的做法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作出决策之前,听一听成功者的建议很不错,但是去拜访一下在这条路上的失败者更加重要,他们会给出的建议将毫不逊于成功者,因为成功者往往不会告诉你最关键的那一点。

第二个毛病是看现在不顺眼。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也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反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说这类型话的次数越来越多啦!

否定现在,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不去改变的理由!事实上,在二战结束后的70年内,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是在提高的,人们生活得比以前更加健康、富足、长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巨幅提高。每当你陷入到对过去的美好追忆中的时候,最有效的解药是,用数据说话。

好比住房,虽然我们一直在抱怨房屋价太高,但是2016年城镇人居住房面积将近33平米,而1990年,还不到7平米。数据与回忆比较起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客观和理性。

最后一个毛病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人可能会说,投资不就是看结果吗?过程再美好,结果赔了钱也不灵呀!

确实如此,如果你只看中某一次结果,而一心一意的去复制,而不看看过程是怎么样的,你的好运气可能就到头了!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你可以去赌场豪赌一场,也许你会人品爆发,赢上1000万。这不能说明赌博是一件多么好的金融决策,只能说明你运气好。

如果你错误地以结果为导向,只能身陷赌博,不能自拔。你听说过靠赌博发家致富的人吗?所以当赚了钱之后,也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什么让你赚了钱,究竟是运气,还是别的什么?什么可以成为经验,什么只是昙花一现!

关于投资的认知偏差,到今天就全部讲完了,最后说一句,理论很清楚,实践很困难,知易而行难!投资也一样!



撰写整理:季苏平

音频:季苏平

图文编辑:爆兔泉

封面设计:山花少女

新浪微博: @极速评

我们还聊过:

经济学教你如何瘦身! | 别让你的钱都变成医疗费! | 银行拿我们的存款做了啥 | 保险公司拿着我们的保费干了啥? | 恋爱经济学 | 全世界年轻人都穷 | 选保险的秘诀 | “区块链”暴利赚钱 | 百万奖金与直播答题 | 2017年那些明星公司都干了啥? | 2018股市新篇章 | iPhone X一出你的7就死机? | 趣店没有那么有趣 | 最贵自助餐兴衰史 | 什么是借壳上市? | 想靠不开发票来逃税?美得你! | 月薪多少才能养全家?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