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报
营销界最权威的原创媒体,面向50万职业营销经理人的高端商业杂志!专注互联网+、电商、新零售、O2O前沿领域的品牌营销资讯及案例。在这里,学会营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报

王大陆“杀人未遂”事件大反转,特斯拉被全网审判!

营销报  · 公众号  ·  · 2025-03-06 18: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回复 营销 免费领取 《营销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最近,“电车之王”特斯拉体会到了什么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欧洲和美国,由于马斯克的一系列操作,引发了“下架特斯拉”的抵制活动,品牌形象受损;在中国,“FSD功能”首秀翻车,也让不少车迷大失所望。


更离谱的是,特斯拉还和娱乐圈来了一场“梦幻联动”。


台湾艺人王大陆“杀人未遂”的新闻中,吃瓜群众也看到了特斯拉的名字,引发的同样是大规模的吐槽。

特斯拉摇摇欲坠的品牌口碑又雪上加霜。



一辆特斯拉引发的血案?

我知道很多人要问“王大陆是谁”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杀人未遂”背后如短剧一般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特斯拉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故事还要从2月份王大陆被爆出涉嫌拒绝服兵役被抓说起。


根据媒体报道,王大陆曾花费百万新台币,找到“兵役黄牛”为其造假了“心脏有固疾”的病历,以逃避兵役。东 窗事发后,王大陆被警方逮捕,随后以15万元新台币交保。

图源:@新浪娱乐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不再服役。根据规定,王大陆应于今年3月13日入伍服役,若无故未到将被移送法办。


当时看到王大陆拒服兵役的新闻,不少网友力挺他。

毕竟,台湾的兵役确实没什么必要,而且由于名字叫“王大陆”,能看得出他身为台湾人对大陆的热爱,就更拉好感了。



但是,当“王大陆杀人未遂”新闻曝光,其舆论口碑直接大反转,形象跌入谷底。


这件事要追溯到2024年4月,当时王大陆搭乘飞机返回中国台湾后,通过Uber叫到了一辆特斯拉,因疑似司机绕路,并觉得车辆质量太差、不符合他的要求而心生不满,下车后又因钥匙遗落车内试图返回取物时,“不会开车门”捶打车窗,与司机暴发激烈争吵。


图源:@吃瓜群众CJ


气不过的王大陆,事后找人痛殴了司机及派车员。由于当时受害者并不认识行凶者,案件并没有迅速告破。


直到王大陆因为拒服兵役被抓,警方从其手机中看到了他向朋友炫耀殴打司机的聊天记录,记录中还有伤者的照片画面。


图源:@吃瓜群众CJ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保释外出的王大陆,喜提“二进宫”,并被定性为“杀人未遂”。


图源:@吃瓜群众CJ


整个看下来,只能说,这故事比如今的电视剧还精彩,不断反转,环环相扣。你以为是一个不值一提的“逃兵案”,没想到牵扯出更大的“雇凶打人案”,破案的关键线索,还来自犯案人的手机聊天记录,简直是黑色幽默。




主角王大陆,从一个“爱国男艺人”,摇身一变成了“杀人未遂的嫌疑犯”,戏剧性、喜剧性都拉满了。


而在不少网友看来,如果拍成短剧,可以叫《一辆特斯拉引发的血案》。



试想,如果王大陆叫到的车不是让他不喜欢的特斯拉,或者如果不是特斯拉的门打不开,他的怒气值就不可能这么大,也就不会引发后续那么多事情了。



“反人类”设计,逼疯特斯拉用户

当然,《一辆特斯拉引发的血案》只是网友的玩梗调侃,我们并不是提倡“受害者有罪论”,新闻中被打的司机、派车员,以及被群嘲的特斯拉,都不是过错方。


但是,王大陆事件还是侧面反映出一个普遍问题,特斯拉的“极简”设计给广大用户造成了诸多不便,变成了“极其麻烦”。


热搜话题下可以看到,王大陆打不开车门的尴尬,不少人感同身受,众多网友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特斯拉的门到底怎么开?



这里就要提到特斯拉首创的所谓“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以“无框车门”“感应式开启”为卖点,宣称兼顾科技感与降低风阻需求。


但实际情况是,风阻不见得降低多少,实用性不大,反 而给人添堵不少。


比如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人吐槽,打车叫到了一辆特斯拉,结果上车时不知道怎么开门,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有人“正在车里,紧急求助”,因为不想遭遇下车也不会开车门的窘境;而更多人误把开窗按钮当成开门按钮,把司机吓到尖叫。



更让人崩溃的是,如果是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身后的车不停按喇叭,你却还在着急开车门,确实会产生砸窗户的冲动。


而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碰撞或者断电时,打不开的车门,又添了一层风险。


这种绝望的崩溃,特斯拉车主也遇到过。每到冬季,不少车主就发现,在雨雪天气下,隐藏式门把手频繁被冻结,有人不得不求助4S店技术人员破窗处理。


图源:小红书@R&E


除了门把手,特斯拉被吐槽的“反人类设计”还有很多。


比如单踏板模式。由于改变了传统驾驶习惯,如果长时间使用可能使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忘记踩刹车,导致把油门当成刹车的情况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无仪表盘设计。部分车型 (如Model 3、Model Y) 舍弃了传统的仪表盘,车速等重要信息需只能通过中控屏或其他方式查看,这驾驶员需要分散注意力,同样不利于安全驾驶。



科技的尽头,是人性化体验

不得不承认,特斯拉这种从外观到内饰几乎看不到任何多余按钮的“极简主义”设计,充满了科技化和智能化,很能代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的情况是,真的有不少人被困在了智能技术中,打不开的车门,就好像在科技迷宫中找不到的出口,让人不安、迷茫。


科技的冰冷和人性的温度,似乎又成了不可调和的对立面。

尤其在中国,很多人把汽车当成了第二大私人空间,在代步工具之外,更希望获得情感寄托和慰藉。人们对汽车的外观更注重大气、稳重,在内饰设计上也渴望温馨、舒适。


而当特斯拉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简约,西方人或许觉得时尚,对中国人而言,会有一种买到样板房的感觉,失去了“家”的味道。


图源:特斯拉官微


这或许也是特斯拉在中国丧失竞争力的一大原因。

据中国乘用车联会的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份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售量按年下降49.2%,其中特斯拉共售出30,688辆Model 3和Model Y车型,较1月份下降51.5%。


而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 (FSD) 进入中国市场后,惨不忍睹的实测表现,让马斯克这一对抗国产车智驾的“杀手锏”成了一大笑话,或许也会成为压垮特斯拉在中国口碑的最后一根稻草。


安东尼·罗宾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技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但真正重要的是目的地是哪里。”


对于广大特斯拉车主而言,目的地显然不是打不开车门的社死现场,而是人性化的体验感受。


更重要的是,车门难开还是其次,如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才是马斯克需要深思的难题。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 上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