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
2025
年全年杂志正在订阅中~
现在订阅,立享
7.5
折。
通过文末链接,即可
登录“科学世界”微店订购。
选出
2025年1月
《科学世界》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将文章代码
留言至本条微信
,
并说明理由
,就可以参加抽奖啦!
-
1
消费心理学
-
2
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
-
3
不断发展的摩天大楼
-
4
美丽天体点缀南天
-
5
多姿多彩的晶体
-
6
无需公式的数学入门:
随机数
-
7
到底什么是昆虫 ?
-
8
从地球出发的伟大旅程
-
9
硅基生命差在哪里?
-
10
微生物的“隐形社区”
-
11
药物研发一瞥
截止时间:
2024年2
月13
日18:00前
。
我们将随机抽取
2
位
热心读者,赠送奖品!
本次奖品是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纪念版)
。想要?就快给你最喜欢的文章投票吧!
作者:(美)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著;暴永宁 译;
书号:978-7-03-068646-6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页码:388
STEM是个近年来很受重视的词语。这个由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工程)、Mathematics(数学)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缩称,
是理工科所有专业的综合指代
。
介绍STEM的科普著述,本人认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万花筒式”,即着重介绍具体成果,特别是现状;另一种是“钻井式”,即主要讲述某种或某几种学科的形成背景与发展过程。后者更能令读者欣赏STEM的内在美、相信科学有规律可循,并鼓励有志者走上欣赏与探寻之路
——
虽然不免使一些人因得知科学之路绝非坦途而选择知难而退,
但大概率会对在此路上披荆斩棘者的境遇多些理解、少些苛责。
《从一到无穷大》就属于后一类。原作One Two Three … Infinity 在1947年问世后,迅速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1978年也有了中译本。将近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被几代读者阅读着、思考着和赞誉着。这在科普著述中是不多见的。原因何在?
首先是此书内容丰富而彼此关联,既有宏观与微观并举,更有事实与分析共进。
此书的四个部分的大标题
——
“做做数字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就鲜明地彰显出前一特点,而从各章中为若干小节定的小标题(不是全部)
——
“怎样计数无穷大的数字”“把空间翻过来”“如何描述无序运动”“走向未知的边界”
——
正表明除了静止的事实外,更纳入了分析、推理和归纳等几个为科学工作者必备素养的动态部分。
除了言简意赅这一特色,更值得推崇的,是作者没有绕开科普作者往往有意规避的数学,
而是用简洁且与日常生活平行的铺排手法,得出了出乎意料但无懈可击的结论。
伴随数学阐述的语言也十分生动贴切,拉近了读者与数学的距离,真是十分难得。
此外,
作者生动且幽默的行文风格贯穿全书。
作为增加吸引力而刻意缀附的“梗”固然不少,但更重要的是与科学内容之“孟(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焦(赞)”。作者善于以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为背景,从中提炼出科学知识,更是此书的一大亮点。这样的选材,即便不涉及修辞手法,本身就很能令读者感到亲切和有趣,从而乐于阅读;更何况有娓娓道来的活泼叙述、令人喷饭的穿插、凝练着重要科学论断的打油诗,以及出人意料结果的烘托呢!
此书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用画作加强内容的感染力。
在文字中加入图像早已成为科普出版的常用手段,但作者能自己做图的仍不多见,更何况这些图像又多为令人忍俊不禁的漫画式作品。不妨看一看那幅对温度影响物质结构的“分子照相”,就不会怀疑这一“贤内助”作用;而更不能不提的,是那幅设想对人体进行拓扑翻转的图,这一视觉效果堪比萨尔瓦多·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佳作,不但诠释能力远胜文字,而且只能是对此数学分支有透彻了解的“槛内人”才能成功画出的!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对科普创作发出
“深入不易、浅出更难”
的慨叹。诚哉斯言!正因为如此,特别出色的科普佳作多出自先已达到“深入”程度的资深科学家,再经过本人多年修为得来的文学修养和有心积累起的象牙塔外的平民常识,才能达到“深入浅出”这四个字的境界。这本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书如此,若再读一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从纯物理角度进行生物学探讨的《生命是什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人称“昆虫界的荷马”的法国博物学家法布尔写就的《昆虫记》,都会赞同华老的这一不移之论。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业余推介科普,也在此希望从事STEM事业的有成人士,能以对待STEM研究的同样热情与精力,为公众写出介绍自己和他人工作的通俗著述,为STEM事业赢得更多的理解支持,并造就更多的薪火传承人。
撰文/石贝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回顾《科学世界》2025年第1期内容。
订阅《科学世界》2025年全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