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
、公司公布《
2017
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8.05
亿,同比增长
12.36%
;归母净利润
1.03
亿,同比增长
26.13%
,每股基本收益
0.29
元
/
股。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30
元(含税),转增
5
股。
2
、公司公布
《
2018
年第一季度报告
》
,
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
1.55
亿
,
同比增长
13.
22
%
;归母净利润
2938.
7
万元,同比增长
44.
06
%
。
◽
“131”战略规划指明方向,打造专业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民营军工集团:
——
报告
期内
,公司继续围绕智能航海和智慧海洋领域积极推进业务开拓,基本面持续改善,经营业绩稳步上升。通过
完善业务布局,
内部协同效率大幅提升,盈利水平持续提高,公司
整体销售净利润率
达到
19.49
%
,提升
4
个
百分点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发展
战略逐步明晰,
已形成全新的三年
“
131
”战略规划,即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智能航海业务、海洋立体观测网业务、海洋仪器装备及重大项目等“三大核心业务”为支柱,到
2020
年末,努力成为中国海洋监测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成为智能航海领域国际一流的企业,成为专业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民营军工集团。未来公司将运用资本手段与行业央企尤其是军工央企建立结构性合作,强化业务协同。
2017
年,海兰信与海油发展、海信院、遥感所等合作方发起设立“三亚海兰寰宇”,
未来
各方将以此为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与股权合作关系。预计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公司有望与合作伙伴之间形成更加深度的良性合作,帮助公司长远发展。
◽
海事业务稳中向好,智能船市场有望带动新的增长
:
——
2017
年
,
公司海事业务实现收入
1.92
亿,同比下滑
7.02%
,毛利率为
42.33%
,比上年同期下降
4%
,主要是由于目前民船市场仍在底部徘徊,另外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年内军警业务进度未达预期。
2
018
年
一季度,
公司智能航海业务方面保持稳定,公司参与的中国智能船舶
1.0
项目取得阶段性研发成果,将形成实船示范,有望奠定公司在这个领域内的领先地位。此外
,
2018
年
3
月,公司与扬子江船业集团签署智能船舶项目合作协议,扬子江船业承诺从
2018
年起,未来三年,在建造的船舶中优先选用海兰信的智能化装备,且每年采购目标不低于
1
亿元。预计国际航运市场将缓步上行,国家在智能船领域不断推动,公司以智能船为核心的智能航海业务有望实现新的增长。
◽
持续推进全国近海雷达网建设,小目标雷达业务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
——
期内公司海洋业务收入
59,139.19
万元,同比增长
21.42%
,海洋观监测仪器设备、服务和海洋信息化业务内部协同效率大幅提升,使得海洋业务毛利率提升
3.76%
至
40.17%
,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公司小目标雷达产品成为近年来重要增长点。目前公司已在海南、浙江、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以及船载、石油平台等领域实现近海雷达综合观监测系统示范应用。未来公司将协同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全国近海雷达网建设,完成在其他沿海省市如广西、上海、江苏、河北等的布局,为海洋数据挖掘及信息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服务多种涉海用户,实现军民两用。公司年初发布公告,签订
100
台套小目标雷达采购合同,预计随着后续订单的逐步落地、交付,公司近海雷达观监测系统销售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
收购劳雷产业剩余股权,增厚业绩,布局未来
:
——
2017
年,公司启动对劳雷产业剩余少数股权的收购,海兰信高管持股平台——智海创信作为此次海兰劳雷重组的交易对方,基于对海兰劳雷未来业绩的信心做出业绩承诺:海兰劳雷在
2018-2020
年度合并报表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8,929.91
万元、
10,163.27
万元、
11,072.00
万元。受益于公司内部协调效率大幅提升,
2017
年,海兰劳雷实现归母净利润
5,409.92
万,下属子公司劳雷香港、广东蓝图分别实现净利润
8263
万、
1526
万,同比增长
64.42%
、
40.75%
。
2018
年,
公司
跟踪推动的规模化项目包括:水利部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项目拟启动,项目一期总计投入约
7
个亿,计划
2018-2020
年实施完成;总投资超
20
亿元的近海海底科学观测网,
2018-2019
年将完成主要测量设备采购。劳雷产业作为国内领先的海洋调查仪器应用与系统集成服务公司将从中充分受益,收购完成后有望超额完成业绩承诺,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