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java一日一条
主要是讲解编程语言java,并且每天都推送一条关于java编程语言的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某公司新招了个牛逼的架构师后...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用 Spring AOP 优化 IN ... ·  3 天前  
芋道源码  ·  MySQL 中 Varchar(50) 和 ... ·  3 天前  
芋道源码  ·  几个必会的JDK性能监控和故障处理工具 ·  4 天前  
芋道源码  ·  DeepSeek 全面指南:95%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java一日一条

RabbitMQ和Kafka到底怎么选?

java一日一条  · 公众号  · Java  · 2019-05-08 20:54

正文

前言

开源社区有好多优秀的队列中间件,比如RabbitMQ和Kafka,每个队列都貌似有其特性,在进行工程选择时,往往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对于RabbitMQ和Kafka,到底应该选哪个?

RabbitMQ架构

RabbitMQ是一个分布式系统,这里面有几个抽象概念。

  • broker:每个节点运行的服务程序,功能为维护该节点的队列的增删以及转发队列操作请求。

  • master queue:每个队列都分为一个主队列和若干个镜像队列。

  • mirror queue:镜像队列,作为master queue的备份。在master queue所在节点挂掉之后,系统把mirror queue提升为master queue,负责处理客户端队列操作请求。注意,mirror queue只做镜像,设计目的不是为了承担客户端读写压力。

如上图所示,集群中有两个节点,每个节点上有一个broker,每个broker负责本机上队列的维护,并且borker之间可以互相通信。集群中有两个队列A和B,每个队列都分为master queue和mirror queue(备份)。那么队列上的生产消费怎么实现的呢?

队列消费

如上图有两个consumer消费队列A,这两个consumer连在了集群的不同机器上。RabbitMQ集群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拥有集群上所有队列的元信息,所以连接到集群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主要区别在于有的consumer连在master queue所在节点,有的连在非master queue节点上。

因为mirror queue要和master queue保持一致,故需要同步机制,正因为一致性的限制,导致所有的读写操作都必须都操作在master queue上(想想,为啥读也要从master queue中读?和数据库读写分离是不一样的。),然后由master节点同步操作到mirror queue所在的节点。即使consumer连接到了非master queue节点,该consumer的操作也会被路由到master queue所在的节点上,这样才能进行消费。

队列生产

原理和消费一样,如果连接到非 master queue 节点,则路由过去。

所以,到这里小伙伴们就可以看到 RabbitMQ的不足:由于master queue单节点,导致性能瓶颈,吞吐量受限。虽然为了提高性能,内部使用了Erlang这个语言实现,但是终究摆脱不了架构设计上的致命缺陷。

Kafka

说实话,Kafka我觉得就是看到了RabbitMQ这个缺陷才设计出的一个改进版,改进的点就是:把一个队列的单一master变成多个master,即一台机器扛不住qps,那么我就用多台机器扛qps,把一个队列的流量均匀分散在多台机器上不就可以了么?注意,多个master之间的数据没有交集,即一条消息要么发送到这个master queue,要么发送到另外一个master queue。

这里面的每个master queue 在Kafka中叫做Partition,即一个分片。一个队列有多个主分片,每个主分片又有若干副分片做备份,同步机制类似于RabbitMQ。

如上图,我们省略了不同的queue,假设集群上只有一个queue(Kafka中叫Topic)。每个生产者随机把消息发送到主分片上,之后主分片再同步给副分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