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从心理学二流大学学到一流的知识?
如题,填志愿被调剂到了心理学专业,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专业,现在学了近一个学期,觉得慢慢对心理学有些感兴趣了,但是我们学校(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水平并不是很高,想知道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学校中学到更多的专业类知识。
(《今日头条·头条问答》用户提问)
首先,要搞清楚,
知识没有一流、二流的分别,只有真知识和伪知识的分别。
此其一。其次,
知识可以从多元的途径和渠道获得
,未必是课堂。此其二。再者,二流的学校未必每位教师都是二流的;一流的学校也未必每位教师都是一流的。
好了,搞清楚了前述三个前提,就好解决“如何从心理学二流大学学到一流的知识”的问题了。
第一,
寻找二流大学里的一流老师。
学校的层次未必体现了教师的层次,二流学校里一流的教师,完全可能盖过一流学校里二流的教师。所以,无论进任何大学,要搞清楚哪些老师是一流的,哪些是二流的,哪些是不入流的,而且这与职称、头衔没有必然关系。多与一流的教师交流、互动,这样的老师往往能给予更多的真知识。(小贴士:基础心理学真知识含量高;教育和发展心理学次之;应用心理学假知识含量不容小觑,包括一流学校的教材和课堂)
第二,
一流的教师是条捷径,而不是知识本身
,知识可能来自课堂讲授,也可能来自师生互动交流。但是,更多的知识在教材外的专业书籍、期刊,互联网,等。一流学校与二流学校的区别除了一流老师的比例悬殊外,还在于资源的多寡。但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绝大多数资源的获取渠道对于一流、二流学校而言并无差别。甚至,一个在家自学的学习者,他要获得这些教师和课堂之外的知识的途径和渠道也同样的便捷。例如,网易公开课的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公开课,就可以秒了全国90%以上《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导论》的课堂,无论一流还是二流大学。
所以,一定要记住,在不同学校,或者在家自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有人引导,或什么样的人引导。一流的学校遇到一流的教师的概率高,但并不等于二流的学校没有一流的教师,
一个好的教师其实就是一个好的向导
。所以,
想获得真知识需要一个好向导,而未必是好学校。
第三,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未必是知识。要知道,北师大、北大是全国心理学科排名No1、No2的领先高校,超一流,这两所 学校都会招收一些外专业的本科生直接攻读心理学硕士、博士,而并不要求他们是否学过心理学的知识。知识其实就在哪里,在互联网时代触手可及,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掌握
方法学和学科思维
,学习知识只不过是方法学训练的素材。没有掌握方法学和学科思维,掌握再多的心理学知识也只是一个存储装置而已,再”博览群书“也比不上Google。(百度搜索中的伪心理学内容太多,缺乏方法学训练甚至无法甄别和分辨真知识和伪知识。)
总之,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在任何学校你都能学到真知识;在再牛逼的学校你也可能荒废。
特别是中国的高校,完全可能读书越多越傻,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掌握方法来分辨真伪,去芜存菁。要知道,
心理学是所有科学学科里面,杂糅最多迷信和伪知识的学科
;包括一些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在他的专业方向之外的其它心理学见解也泥沙俱下,杂糅迷信和伪知识。
(这篇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的头条问答栏目。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访问本师今日头条号。)
关联阅读
F061《
高考选报志愿之心理学是门牛B的学科
》
F019《
心理学是门怎样的学科
》
Q&A140428《
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应该怎么准备?
》
Q&A141007《
有多少心理学家荣膺诺贝尔科学奖?
》
Q&A150429《
“中国社会心理学”这个概念成立吗?
》
Q&A150318《
陆版教材里面关于“感觉”和“知觉”的定义为什么是错的?
》
Q&A150824《
高校心理学公共培训为什么劣质教材居多?
》
F017《
周玮背后的心理学专家,呵呵
》
苹果手机专用扫码,谢谢!
2017-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