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师节,念一封来信,自来L同学。
熊师傅!
请支个招,最近想和导师的秘书搞好关系,但是这位老师太高冷了,微信最多回两字。这咋往下继续,坚持热脸贴冷屁股吗……
L
还有一个对话截图,我就不发了,L对前不久老师提醒她一件事做了感谢,祝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回答是:“同乐”。
L:
你好。
节日祝福短信,是没法让不熟悉的人变得熟悉起来的,更没有办法让不熟悉的人变得亲密。
但是它能够让熟悉你的人、了解你的人,想起你、记得人,知道你还惦记着他。
所以,你在读研究生,把教师节快乐的信息发给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他们收到了就会觉得“这孩子不错,还在记得我”。
但是还在学校里,正和你打交道的老师,就会觉得,哦,这是一个礼貌的正常往来,老师可能这一天收到了两百条,就用一个“同乐”来回复。
你不能指望发一个节日祝福,老师就开始推心置腹,这是不可能的。
节日祝福是浅表达,就像你见到邻居,问一句“吃了吗?”
你问他一百句“吃了吗”,也不会知道他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家是哪里人,最多知道他家几点吃饭。
你要想跟人做更深的交流,那就要聊深一点。
怎么跟人聊深一点?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给对方出力
。
你导师的秘书,应该是青年教师,别管是行政也好,还是教学岗位也好,这都是忙到飞起、累到臭死的工作。
如果你愿意替她
分担工作
,那她自然就会待你亲近起来,你也有机会跟她更多接触,我家请个钟点工,保洁阿姨,我妈都不会只给对方下命令,一定也是嘘寒问暖,聊聊家里几口人什么的。
今天早晨9点40,有个大姐跑到我公号后台,想找有没有关键词回复。
用的是“教师节 礼物”。
这就有点不太用心了,这都正日子上午了才开始找礼物,是要给老师订盒饭吗?
要结交人,就要用心思、用力气,想要用几句轻飘飘的问候是不行的。
想要用一二百块钱的东西就收买老师,肯定也是不行的,再贵的东西,老师大概率不敢收。
为老师出力气,两个人亲近了,有了人情往来,你送礼老师才可能收下,你开口请托,老师才愿意为你筹划。
我小时候住在我爸单位的机关大院里,他们那个单位跟部队打交道比较多,各家都可能送一些沾亲带故的老家的侄子外甥去当兵。
快过年的时候,各家都会有小寸头的精壮小伙子爬在窗台上擦玻璃。
你家的户主要是自己擦玻璃,就说明你家的孩子们不懂事儿,或者你人缘有问题。
农村孩子家境一般,贿赂不来有实力的长辈,那就诚恳一点,给长辈出力气、办事儿、跑腿。
巴结老师也是如此,过去的学徒制,就是要给师傅倒洗脚水、刷尿盆、生火,带小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