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北风狂野
—————————————
我没有梦到成都,但几年里成都一直在我的白日梦里。种草成都是一次在百度全景地图上看到了远洋·太古里,一眼就喜欢上这座建筑群。自此下定决心,我真的要迈开这一步了,即便前半生我一直蜗牛般宅着,但这次我真的想从“壳里”出来看看,哦!不再只是想想了。再早些是我的亲戚来过成都,他们回来后对成都赞不绝口,那劲头足有恨已非蓉人的感觉。
—————————————
离开西安我原本的打算是去兰州看看,但那时已近五一,酒店房费正以惊人的倍率上翻着,加之出行车票已经完全卖空了。我怕我选择兰州就很难再进成都,毕竟成都是本次旅行最重要的城市。西安到成都的直达票已经买不到了,连到绵阳的票也都卖空了,我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早晨5点多的车票到广元,次日再从广元买早晨5点多的车票到成都。经过两次早晨的奔波,我已经不像到西安时那样舒爽,整个人有些疲惫了。
这是我在成都拍的第一张照片,我居然连张火车站的照片都没有拍。我这人并非对美食无感,只是很克制。即便在西安我都有吃泡面的时候,但尝了这碗招牌血旺后,我知道再吃泡面就是对这座美食之都的亵渎。唐二妹跷脚牛肉,这苍蝇小馆,如果说成都美食是南极大陆,这碗血旺可能连个小冰块都不算,但我却折在这碗血旺里,从来到走没到别的家去吃过饭。回来跟朋友讲,他们大跌眼镜:你一天三顿这玩意,到了成都就没尝尝别的?下回吧,成都注定是我会二刷的城市,我想下回我一定去尝尝别的,但这次我是吃了个够。不夸张的说,离开成都的最后一顿饭我还是吃的这碗招牌血旺,吃完我伤感了……
——远洋·太古里——
成都·远洋太古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地方,它的建筑群落风格真的是刷了我的眼界,也让我感觉十分的对味。这不是一种纯粹的现代时尚,这是结合了东方古典建筑风格又不失现代时尚的建筑群。这是一个非常有层次的建筑群落,整个群看起来就是一个充满强对比风格的艺术体。太古里是个单独的大项目,但建成后又使得外围的非太古里项目的高楼大厦成为了太古里景观的一部份。最外面是城市商业区自然发展的现代高楼大厦,进入太古里便是一群太古里独特风格的即古典又时尚的主体建筑群。而太古里主体建筑群中心包裹着一个纯粹古建筑风格的寺院。这样以寺院为中心向外又成为一种从古典到现代的建筑风格渐变。即寺院——太古里——高楼大厦,而妙就妙在从寺院的周边你能把这三层不同风格的建筑一收眼底。我真的是太欣赏太古里设计者的这种建筑风格的形为艺术。知道好,知道为什么好,或许这就是懂得欣赏吧。
时值四月底,成都天气炎热,其间吃了一碗椰汁酒酿,或是椰汁醪糟,清清冷冷的还蛮好喝。对于我这个北方更北方的东北人,醪糟绝对是新鲜玩意儿。
刺绣,明年四月我就下江南了,到时候会看到更多的这种传统工艺。
太古里整体分两层,蛮有逛头的。
这时的人已经很多了,不知道五一正日子是个什么光景。
不是摩电也不是轨道,想了又想这张还是没舍得删。
——人民公园——
第二日清晨我去了人民公园,我的酒店就在人民公园边上,很方便。同样是公园,但感觉这里比西安的大明宫公园可要好的太多了。怎么个好法呢,嗯!就是我觉得好。
在这里,我越发热衷起拍黑白照片。去除一些色彩信息,剩下的只是构图与那一瞬间的光影故事。我不说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大叔鹰一般犀利的眼神看的却是一对刚刚走过的大波妹。年华已逝,品味不改!
拍人总是挺尬的,慢慢我就学会了狙击手那一套,我就假装在拍景,提前构图,等猎物进入镜头的一瞬间按下快门。哦喝,我也是一个光影猎人了。
这里得提一嘴,吃那么多麻辣的的当然要吃枇杷润润了。当然我的家乡是不产枇杷的,即便超市有卖也贵也不好吃。记得小时候嗓子疼时妈妈总会喂我一勺蜜炼川贝枇杷膏,从那个时候我就很喜欢那药里的枇杷味了。有朋友可能会说:即然你没吃过枇杷怎么会识得枇杷味而不是川贝味呢……川你妹!敢抬杠的都拖出去给我毙了。就像那碗招牌血旺一样,每上出入酒店我都会在门口的水果摊上称一些枇杷,不停的吃、不停的吃。
拼命的吃!拼命的吃!——杜甫草堂——
这一天的打算原本是上午杜甫草堂下午武侯祠,晚上宽窄巷子。但连续几天的奔波后,逛完杜莆草堂我的脚磨出了一个大水泡,后面的时光一直在宾馆里摆烂吃枇杷。值得庆幸的是我优先选择了杜甫草堂而非武侯祠,虽然我不知道没去武侯祠我错过了什么,但杜甫草堂和我真的是太对味了。我胸无点墨内心却总喜欢装文艺小灯笼,喜欢在自已喜欢的场景氛围中沉浸着,这次我来对地方了。
这张是整个成都行我最满意的两张黑白照之一。
走到这里,我的心被什么撞了一下。就这种影色,把我这样的北方人拿捏得死死的。我虽身住北方地处宽广豪迈,但对这种精致秀丽的景色也是十分的喜爱。或许这是汉人骨子里的东西。
只七八天时候,从南到北山川异域,我从一个长满松柏杨柳寸竹不生的北方来到了西南竹林盛地。我看着这些竹子,这是我一生都陌生的自然环境,可却与我骨子里的莫种东西产生了共鸣。看着这些我一辈子都未曾亲眼看过的竹子,我竟一点都不觉得陌生。或许每个中国人都不会讨厌竹子吧,这是每个文骨里暗含的气韵。如果竹子是这样,我想玉也会是这样,竹玉茶绸,笔墨纸砚,琴棋书画……
这两个是整个杜甫草堂里我最喜欢的两张,这景色简直是要了我亲命了。如果我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我想我的心也会是清明通透的。(矫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