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貌貌狼 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ID:cjlydaily)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亚洲,日本工业制成品被冠以精细、严谨的美誉,然而近年来,许多日本知名企业丑闻频出,当年的制造业神话,如今正在世界的质疑声中烟消云散。日本传统的“耻感文化”还在经济大潮中涤荡,这也许远远不是日企溃败的终点。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日本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最近因为造假丑闻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昔日钢铁巨擘沦为造假“老戏骨”,神户制钢所的角色转变确实叫人唏嘘不已。
10月8日,在日本经济产业省强制命令下,神户制钢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公司旗下3家工厂和1家子公司长期大面积篡改部分铝合金、铜制品的强度、尺寸以及耐久性等重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除此之外,还修改产品的质量检测证明书,向客户和市场大量供应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神户制钢所内部调查发现,仅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这段时间,数据篡改过的铝和铜制品就达到约2.15万吨,占公司年产量的4%,其中,包括1.93万吨平扎铝材、2200吨铜制品以及19400件铝铸件和锻件。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承认,篡改数据一事并非个案。调查还发现,部分产品从10年前开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后的数据,10年来管理层一直默许这种数据造假行为。
这次造假行为几乎是日本制造业的“大地震”。由于铝和铜在众多制造业领域使用广泛,神户制钢所此次造假行为也危害到了下游产业的利益。包括本田、马自达、三菱、日产、铃木和丰田在内的200多家企业受到影响。作为制造业崛起象征,日本新干线部分车辆也受到牵连。
12日,日本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首次公开露面,就篡改铝制品性能数据问题,鞠躬道歉。受此次事件影响,日本神钢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已累计暴跌34%。从数据造假丑闻爆发以来,神户制钢所的市值更是已经累计跌去约15亿美元。
制造业衰落也不能只看神户制钢所这样的上游企业,其实日本制造业的“破窗效应”早已经显现,几家老牌企业的产品,在质量问题和技术流程造假问题上也是花样百出。
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承认,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并敷衍出厂检验手续。2016年4月,三菱汽车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涉及62.5万辆微型车。
2015年7月,东芝深陷财务造假丑闻。审计结论认为,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共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
对日本制造业打击最大的要数高田安全气囊事件,2016年作为世界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气囊安全隐患被曝光,造成多个品牌的数千万辆汽车被迫召回。这起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而高田公司也因此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称,这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风靡中国大江南北,日本产品被认为是精细质朴、经久耐用的典范,中国企业也曾一度将日本企业奉为业界标杆,如今昔日的偶像走下神坛,我们不经要问,日本的制造业究竟怎么了?
从经济角度来说,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利润增长放缓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战后日本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较早,当时日本产业相比整个亚洲而言,具有绝对的优势。在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日本逐渐确立了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当时日本制造业技术先进、增长快、利润空间巨大、外界竞争较弱、自由度高。但随着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并不断发展,外在环境竞争力显著增强,而日本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日渐式微。
在这个基础上,日本企业的整体效益普遍衰落。从1996年到2016年20年间,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日本许多知名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顺次下降。
日本家电神话松下,从1996年的第13位下降到2016年的131位,2011年和2012年,松下连续两年亏损超过7000亿日元,只能对等离子、半导体等业务进行剥离重组,进行转型。夏普因为产业过为庞大,缺乏核心产品而陷入长期亏损,从1996年的215位,下降到2016年的470位,最终不得不以62亿美元卖给了富士康。除此之外,东芝下降125位,索尼下降76位,富士通下降197位,佳能下降203位,马自达下降259位等等。
1996年财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到了2006年,已经减少至70家,再到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将近一半。
如果说日本曾经能够骄傲地坚守品质,那是因为当年的市场还是给了日企很多的机会。但在经历了“失去的20年之后”,日本经济没能从阴影中走出,艰难的生存环境只能让日本企业动起歪脑筋。经济缺乏活力对于社会整体心理造成的影响是深刻的,日本传统中的“耻感文化”就在这样的辉煌和没落中变味了。
鲁丝·本尼迪克特曾经在研究日本文化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耻感文化”的理念,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人们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因此,他们用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将这种耻辱感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从而影响到日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国家制度等各个方面。
“耻感文化”与经济的压力就是处在这样一种互为因果的矛盾中。降低质量要求、缩减成本是由于企业利润压力,而“耻感文化”本来就是一种来自外部的逼迫,需要社会达成高度共识,所以每一次造假事件被披露,都是对这一文化的瓦解,久而久之,它逐渐改造成了掩盖、扭曲事实的“遮丑文化”。另一方面,“耻感文化”本能够在困顿的时候形成突破,所谓“知耻而后勇”就是一种逼迫,但唯独创新是不能被逼迫的,它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需要合适的时机,就好像种庄稼,你可以为它的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及时除草施肥,然而这株麦穗什么时候能够结出果实,是不是能够结得饱满,我们只能等待。
看过了别人的难处,总归还是要努力想到自己。最后让我们把视野放回中国。很高兴看到,几十年间,我们始终在追赶突破,如今我们也能够实现赶超了。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很多具体的问题,当然也需要面对一些新旧困难与挑战。
必须承认,现阶段中国制造仍然存在不足和难点,但我们在努力推行供给侧改革,追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并逐步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创新企业融资形式、不断完善企业税收政策,提供信息和基础设施服务,切实降低企业治理成本,让优质企业能够活下去,做大做强,这或许才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治本之法。
联系我们
财经郎眼Daily
ID:cjlydaily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转载|合作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