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西经20度(ID:outseeking)
文|克里斯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职场。
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四到五年就会跳槽一次;如果是25-3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三年就会跳槽一次。
中国人当然不甘示弱——根据LinkedIn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大部分中国人平均工作一年半就想跳槽。
碰巧,上周接到了一家猎头的电话,说某机构缺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听完对方报出的薪酬,我忍不住流了一地口水。
最后,我还是跺跺脚,把电话给挂了。
毕竟,是跳槽不是吐槽,不能乱来。
珍妮.布莱克(Jenny Blake)是Google“职业导师计划”的创始成员。在Google工作的五年间,她为1000多名员工提供了职业培训与指导。
其中,有大学刚毕业的初级员工,有经理级别的资深员工,也有总监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 无论是谁,都无一例外遇到过职业的瓶颈期。
瓶颈出现的原因五花八门:薪酬待遇、公司政治、缺乏挑战… 但突破瓶颈的过程却惊人地一致:
“他们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经验、兴趣、优势,有计划地争取到新的职业机会,没有人是一蹴而就。”
基于观察和研究,珍妮总结了一套“职业转型(Career Pivot)”的方法论。
其中“Pivot”一词,除了是创投圈的高频词(意为:商业转型),还是篮球的专业术语,意为:以一只脚为中枢脚转动身体、改变方向的动作。
珍妮对“职业转型”的解释,更接近篮球里的“Pivot”:
“你应该一只脚稳扎在地上,另一只脚移动试探,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离开Google之后,珍妮于16年9月出版了新书《转型(Pivot: The Only Move That Matters Is Your Next One)》,后被美国知名媒体“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评为2016年20本最佳商业书籍之一。
书中,珍妮把“职业转型”系统性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基础(Plant)
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愿景:写下一年之后的理想职业状态
优势:重新审视自己的长处
财务状况:手头资金是否充足
第二阶段:寻觅(Scan)
连接:谁可以成为你的导师和贵人
学习:是否拥有转型下一阶段必需的技能
辨识度:你最独特的价值是什么?是否具有个人辨识度
第三阶段:试验(Pilot)
识别:可以做哪些小规模的职业转型尝试
执行:尝试得到了怎样的数据和反馈
评估: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如何能更加与众不同
第四阶段:启动(Launch)
发起:何时做出正式转型的决定?决策的标准是什么
抗击挫折:理性面对挫折,化劣势为优势
如果以上描述太过抽象,也可以这么理解:
首先,进行系统性自我定位,审视自己:
哪些地方做得好?
对哪些领域感兴趣?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怎样?
接下来,找到自己的“元能力”,即那些根本性的深层能力,它们可以孵化、衍生、发展出更多的具体能力。
比如,有人的“元能力”是写作,他们天生对文字敏感,善用书面语言表达。以此为主干,他们可以开枝散叶出更多的能力,如传播、品牌、公关、营销等。
有人的“元能力”是与人沟通,他们天生雄辩,善于交流。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衍化出演讲、社交、商务谈判、教育培训等能力。
明确了目标,找到了专长,下一步是试探新的职业方向。
比如,对自媒体行业感兴趣,可以先尝试为媒体供稿,或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影响力,再重新评估是否要投身于新的事业。
如果新的职业方向不合心意,即便抽身离开,风险也完全可控;如果确定转型,则要评估自己的资金储备是否足够、时机是否合适,等等。
做决定之前,一定做好充分考量。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有任何犹豫。
鲍勃.高尔(Bob Gower)是某大型企业的商业咨询师。除了为客户提供商业咨询,他业余时间还有一项特殊爱好:为新手夫妻提供“束缚性爱课程”指导。
不过,鲍勃并没有想好是否真的要改行。于是,他先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测试。
他搭建了一个简易网站,并制作了一份《束缚性爱指南》电子文档,通过在Google投放广告来吸引流量。
鲍勃的计划如下:
通过广告和网站吸引用户,感兴趣的读者会收到免费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内附有链接,会把用户导入Facebook群组。如果用户数够多,鲍勃会出版一本电子书,放在亚马逊上销售;
如果用户反响足够热烈,他会开设线上课程,并撰写更多的书。
如果鲍勃不想做了,他只会损失少许的金钱和时间;但如果每一步都成功了,他便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最终,鲍勃还是决定放弃了——不是因为做得不够好,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件事只适合作为业余爱好。相比“捆绑游戏”咨询师,鲍勃还是希望当个商业咨询师。
做重大决定之前,给自己留一些闪转腾挪的余地,烦恼会少很多。
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是某大型科技企业的高级工程总监。10年之后,工作已经失去了挑战,于是他打算换个环境。
通过自我定位分析,布莱恩梳理出了下一步的职业方向:到家乡附近的小型科技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快速成长。
于是,当老家某科技初创公司寻找高级技术副总裁的时候,布莱恩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对方的邀约——10年经验积累了极强的职场竞争力,布莱恩不必担心转型之后的待遇和职级。对他来说,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套方法论,也适用于组织内部的转型。
肖恩.亨利(Shawn Henry)加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时候,只是一名初级文件管理员。在FBI工作的26年,他从内部转型了13次——每次内部出现新岗位,他都会积极寻找机会,不断积累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努力终有回报,肖恩在新兴的网络犯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逐渐建立起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到肖恩退休的时候,他已经是整个FBI的第三号人物。
毫无疑问,职场转型已经成为新常态(New Normal)。
每次重大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升级,都会催生全新的商业机会——上一轮4G网络的普及,带来了O2O、共享经济、视频直播、LBS等一大波商业红利;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大批传统企业和职业的消亡。
接下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可能会消灭更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是否跳槽和改行,并不取决于你的工作年限,甚至不取决于金钱的得失。珍妮提出的“职业转型”方法论,归根结底是一种系统性思维方式:不断发掘自身优势,不断创造差异性,不断寻找新机会。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世上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变化万千的世界里,保持自己不变的竞争力。
本文经授权转自西经20度(ID:outsee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