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增添动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蒋超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汇各方之智,推创新之举,补发展之短,扬乡村之长,谱写湖北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
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围绕农业强省建设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四个着力”的殷殷嘱托,按照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质量强农,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发展优势种养业和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打造富美乡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挖掘弘扬荆楚文化,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把乡村建成富美家园。
围绕党建强基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一批能力强、作风硬的村第一书记,发挥“红色头雁”引领作用。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新乡贤作用,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
围绕决胜脱贫攻坚
,坚持“准”“实”要求,切实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全省贫困地区如期脱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打通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添发展新动能。
去年以来,湖北以武汉市试点起步,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简称
“三乡”工程
),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激活农村资源,变农村资源为创富资本,变乡村为创业乐园,变农民为合作股东,有效带动了农业农村发展。
实践表明,“三乡”工程是打开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之门的新钥匙,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实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三乡”工程向纵深发展。
加强组织推动。
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做好“三乡”工程规划。在“城边、景边、路边、湖边”等条件较好的地方重点引导市民下乡,在广大农区主要推进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明确城乡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建立城乡联动、部门协调的推进机制。
加强宣传推介
,打好政策牌、政治牌、亲情牌、特色牌,引导“三乡”主体下乡。优化承接环境。加强农村硬软环境建设,省级统筹资金在三年内实现荒山全绿化、污水处理乡镇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全到位,开展“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光纤进村入户,实施全省“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改革,实行农村“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使“三乡”主体下得来、留得住、可创业。
创新发展模式
。
把推进“三乡”工程与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富美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引导“三乡”主体创新创业。鼓励“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合作经营村庄,
打造一批“电商村”“教授村”“网红村”等特色村庄
。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兼顾各方利益,保护农民权益,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系统集成各项惠农政策,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省财政新增专项奖补资金,集中支持“三乡”工程。
建立盘活农房机制,借鉴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做法,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农民房屋财产权、房屋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
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好维护农民权益的“关口”。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市场“接口”。
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加快建立全省统一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探索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机制,打开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新“窗口”。探索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股份,参与所支持的经营实体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变为支农基金,实行滚动、有偿、可持续使用,做大支农资金“蛋糕”。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使农村成为投资的“风口”。农业农村投资当下已是金融抗周期性的热门产品。推广“银行+农合联+新型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经验,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扩大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投入。
我们将切实把重中之重、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保障。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责任制,
省里整合设立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
,建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强化财力保障。
健全农业农村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多途径增加“三农”投入。今后3年重点推进脱贫攻坚、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乡镇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八大补短板工程,
每年投入超过1000亿元。
强化人才保障。
把农村人才培养纳入全省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农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
强化正确导向。
完善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版权声明:此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平台活动推荐
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指导下的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
作为载体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的政策利好,作为地方政府、开发商、运营及规划单位、金融投资机构等,一定要在铺天盖地的观点研究中“拨开迷雾”,
2018年6月23日-25日
乡村振兴战略下
《第21届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将在
杭州
举行,特邀行业内20余位一线项目操盘手齐聚,
从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政策机遇、国家扶持、创建申报、顶层设计、盈利模式、策划创意、规划设计、产业导入、落地要点、操盘实践、运营模式、IP打造、投融资模式、资源链接、项目考察
等方面带您一起实战求真知、探灼见!
【会议时间】
:
2018年6月23日-25日(3天2夜)
【
会议地点
】
:
中国 - 杭州
【参会资格】: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团队;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农庄民宿、养生养老、投资机构等企业高管;策划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景区管理等单位中高层负责人(400人)
【
主办单位】
:
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
第一板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产业政策、创建实践解读及开发性金融政策解读
乔润令
:
国家发改委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
陈安华
: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
|
袁英华:
国开行信贷局原局长
第二板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如何创建及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朱冰:
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始人
|
杨国亮:
德清文化旅游集团总经理|
傅林江
:
蓝城集团执行总裁
|
木村修:
MOKUMOKU牧场创始人
第三版块:欢迎
晚宴+创新IP项目资源链接会
(规划联盟、融建联合体、洽谈合作)
第四版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项目IP打造、核心价值提炼及实践
李季:
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
|
朱仁斌
:
浙江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党委书记|
莊锦华:
中国台湾百亿
桐花祭操盘手
第五板块: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系统解决方案及投融资创新模式解读
王龙江:
浙江佰邨文旅总裁|
陈高峰:
同路创意董事长
|
周宁东: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
陈延年:
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第六板块:
创新IP
项目
路演
刘宣付:
中国首家智慧+安全教育特色小镇—身临其境
贵宾席及会员企业私董会:
22日私董会1:
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文创工作坊
莊锦华
:
中国台湾百亿桐花祭操盘手,台湾前行政客家委员会副主委
22日私董会2: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金融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