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略咨询《特色小镇和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及招商引资》研究课题组
组长:张文德、于洋
组员:张晨琳、龙延、戴军东、蔡荣伟
王浩、王淮松、李绍拓、赵煜辉
指导专家:赵民、刘非、崔玉莲、邓明时
来源:正略咨询(ID:zlzxwx)
本文系正略集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上述来源号获得授权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建设是我国对标美国旧金山湾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打造粤港澳大型城市群的重要实践,具备崇高的政治意义、发展目标高远。
大湾区在政治、产业、经济、城市群等各方面均有深远的布局与谋划,将成为“珠三角+香港+澳门”的超大型“城市群联合体”。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组合情况
图片来源:正略咨询
1.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正略咨询认为是科技与金融驱动“两条主线”。
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内地与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其中,科技,为产业发展赋能、推动经济创新、打造智慧城市、提升产业效率;
其次,金融,为经济、产业、城市等多方面发展要素提供资本支撑,通过金融模式的创新、金融平台的深化应用来助推经济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政策、定位、目标等“要素”影响下,金融与科技作为核心驱动力,重要性可见一斑,整个湾区金融体系的整体创新与全面升级,是决定湾区发展方向、成败与否的关键。
金融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城市的驱动者,同样也是科技的驱动者,是服务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
对标美国旧金山湾区,打造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世界级湾区,大力发展金融业,成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助力科技产业发展。
2.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系统基础牢固、底蕴深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主的第一金融梯队(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以及以东莞、佛山、澳门为主的第二金融梯队(金融业增加值超过200-500亿元),及其他地域200亿元的第三金融梯队。
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金融协同基础。
通过对湾区现有金融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
粤港澳大湾区拥抱香港这一亚洲金融中心是最大优势,并拥有深交所、港交所两大金融交易平台,兼具香港、深圳、广州三大金融基地。
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保险业排名全球第一、投资管理全球排名第二、银行业全球排名第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金融发动机”。
广东省在内陆省份中,综合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等重要城市金融基础之后,整体金融实力力压上海、北京,排行榜首,成为全国最具金融实力的省份。
澳门的金融产业作为行政区第三大主导产业,以银行业和保险业为主要细分领域,深度对接葡语国家金融资源,是连接大陆地区与葡语国家的重要金融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城市群金融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正略咨询 数据整理自政府公开资料
3.粤港澳大湾区夯实的产业基础是金融创新发展、提升活力的核心落脚点。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体系完备,既有强大的制造业发展优势,也有以深圳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具备香港、澳门两大先进的服务业中心。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征,各地将被赋予的金融功能定位各有侧重。
核心城市中,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深入,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引导能力突出。
金融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互联网、进出口贸易、建筑地产等产业的资本支撑实力雄厚,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4.在金融地位凸显、产业支撑夯实的条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必须契合湾区经济转型、产业高端的特殊性,走出一条“金融业创新之路”——“科技+金融”体系下的金融全面升级。
未来大湾区的金融业将重点为基建(湾区建设催生一系列金融需求)、资管(高净值人群及大型企业催生资产管理需求)、产业(湾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催生产业金融需求)提供资金支撑,正略咨询认为,应着力发展金融科技、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融资租赁五大创新落脚点。
-
金融科技。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金融应用生态创新提升的金融服务功能;
-
科技金融。
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金融服务功能;
-
跨境金融。
面向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等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
绿色金融。
推动制造业、节能环保、低碳领域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四大绿色金融业务,帮助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
-
融资租赁。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中小企业等金融服务功能。
(1).金融科技方面,
是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
,
粤港澳大湾区对金融科技一方面有着庞大的应用场景需求,一方面有技术创新与金融制度的改进,立足科技赋能的金融业务,金融+科技产业的落地基础,庞大城市群人口与服务需求。
湾区内百强金融科技竞争力企业、项目中,深圳占位最多,同时广州、东莞也有个别金融科技企业项目表现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起步并不晚,站在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浪头上,湾区金融科技发展还有非常大的潜力与提升空间。
(2).科技金融方面,
是金融业支持、引导、配套科技产业发展、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专利转化的重要方式,将从多个角度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在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推动湾区产业逐步向高、精、尖链条延伸,有机遇培育更多深、港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技术实力雄厚,研发投入高,科技金融需求大,需要提供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通过与全球范围的合作,把资源汇聚到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科技金融法律、高端服务与全球接轨,并培养湾区内更多独角兽企业去深、港上市。
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研发投入金额TOP10
来源:
正略咨询 数据整理自政府公开资料
(3).跨境金融方面,
在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基建融资、资产管理、离岸在岸金融服务创新3大核心需求,香港、内地金融机构将在跨境金融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港澳与珠三角两大金融市场中探索更多跨境金融服务产品与服务模式。
共同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以需求为导向,将港澳、珠三角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产品有机结合起来;
香港金融业把握着主要跨境客户资源,充分了解欧美最新市场信息,又拥有成熟的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
(4).绿色金融方面,
是粤港澳大湾区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应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推动大湾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
从顶层来看,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是我国的国家战略,绿色信贷作为绿色融资的主体,规模占比超过95%,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总量超过8.2万亿,五大行是主要投放主体。
随着大湾区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绿色经济和产业的加快成熟,绿色金融还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我们可以明确大湾区将加强低碳发展及节能环保技术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
(5).融资租赁方面,
同样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租赁产品与服务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融资租赁服务的政策导向将更加向船舶航空等领域倾斜。
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可以看出业务将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相对成熟的航空、船舶、电力、矿产等大型设备行业。
未来伴随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将不断完善,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