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设计
分享全球优秀设计与创意,陪伴中国设计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徐景和在广东调研化妆品监管工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设计

​首发 . 小隐建筑|西藏·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G318新地标 用身体丈量怒江天险【环球设计3634期】

环球设计  · 公众号  ·  · 2024-09-27 19:08

正文


此生必驾318 ——探索、冒险、征服、抵达,把那些在远方的、从未具象化的梦,变成眼里的风景和心底的记忆。如果人生要来一场公路旅行,318一定是必选!徒步、自行车、摩托车、自驾等,每一种方式都 可以荡涤心灵。 “此生必驾318”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勇敢、坚持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南迦巴瓦峰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怒江72拐业拉山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姊妹海海子山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项目视频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川藏线是中国著名的“中国人的景观大 道”,一直以来都是游客心中向往的圣地。 而八宿县所辖的路段,则是川藏线上最为壮丽的一部分。蜿蜒曲折的公路,仿佛一条盘山的玉带,将险峻与壮美窜连起来。无论是走南线(G318)还是北线(G214)你都不会错过八宿这座藏东小城。 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 。这里有邦达草原、怒江大峡谷、然乌湖、来古冰川等极具特色的景致。 八宿所在的路段,是318最险路段之一,著名的“天路72拐”和怒江峡谷就在八宿境内。抵达八宿的人,都可谓勇士。 高原反应、突发的地质灾害、突变的天气等都在考验每一位路人。不过,总有一些风景,值得你翻山越岭:草原、雪山、峡谷、森林、湖泊、冰川……八宿集结了众多壮美景色,只为与你在此相遇。

△邦达草原 ©存在建筑
怒江72拐发卡弯  ©小隐建筑
怒江72拐大峡谷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然乌湖雪景 ©小隐建筑

每个向往西藏的孩子,都有一个G318之梦。 而那些踏上G318追逐梦想的旅行者,心中对“惊险与挑战”最大的期待莫过于 “魔鬼路段”——怒江72拐。2017年,我们曾用然乌湖国际自驾与房车营地向大家介绍过藏东第一大湖——然乌湖。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讲述被誉为川藏线上最惊险刺激的一段旅途——怒江72拐。


然乌湖国际自驾与房车营地 ©存在建筑
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鸟瞰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高空玻璃观景台鸟瞰 ©存在建筑

说到“怒江72拐”,那无数个“发卡弯”都会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从成都前往拉萨,翻过业拉山海拔4666米的垭口,很快就有一个可以短暂停留的狭小歇脚处——天路72拐观景台。这里是俯瞰72拐蜿蜒曲折盘旋公路的最佳观景点,再往前,便是以“急险堵”闻名的魔鬼路段。

怒江72拐业拉山 ©存在建筑

从天路72拐观景台到怒江峡谷约30公里的路程,除了密集而危险的“发卡弯”,以及陡降1800多米海拔的超长下坡路。公路的维护保养、频发的车祸、冬季的冰雪以及时常出现的落石、滑坡等,导致堵车成为家常便饭。“不堵车的318是没有灵魂的318”,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一段路程,没有能让游客停留休憩的场所和机会,所有的体验都是与车绑在一起,自行车、摩托车或者汽车……就算是徒步,也很难有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休憩点。有一些出现高原反应的游客,甚至是昏睡而过。以上也许就是绝大多数人经历怒江72拐之后的直观印象。正因如此,这里夜空中绚丽璀璨的银河、悬崖间健步如飞的岩羊、山坳里香甜可口的水果、怒江滚滚东流卷起的惊涛骇浪……这些怒江72拐动人的日常鲜有人知。


怒江72拐车行视感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鸟瞰  ©存在建筑
悬崖上的高空玻璃观景台  ©存在建筑
悬崖上的发卡弯栈道  ©存在建筑
怒江上空的银河  ©存在建筑
怒江上空的银河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怒江悬崖上的野生岩羊  ©小隐建筑


2019年3月,怒江72拐山脚的江边悬崖之上,一个疯狂而大胆的造梦行动开始实施。 历经六年的艰难挑战,2024年9月,G318线上的一个新地标,也是未来西藏新的地理标志横空出世—— 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 。它的出现,弥补了怒江峡谷没有驻足停留场地的遗憾。除了宽阔的场地,这里还有舒适完善的餐饮休闲配套,更是旅行者追寻刺激与挑战的乐园。 挣脱车辆的束缚,用身体丈量怒江天险,为游客提供一次以自己身体为刻度的难忘旅行体验。


悬崖上的高空玻璃观景台  ©存在建筑
高空玻璃观景台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悬崖上的一叶观景台和太空梭观景台  ©存在建筑
游客坐滑索过江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布则村,距离八宿县城约48.5公里,距离昌都邦达机场约97公里。怒江大峡谷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合称世界三大峡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两边都是植被覆盖加上冰川点缀的那种梦幻不同,怒江大峡谷是肃然、狂野和史诗。江水以万军齐发之态在这苍凉大地上划出一条深邃的沟壑,峡谷两岸绝壁危耸,黄褐色的山体经历亿万年的风蚀水割,更显沧桑雄阔。在这里,自然的力量直抵人心。


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平面俯瞰  ©存在建筑
横跨怒江的大峡谷景区  ©存在建筑
百米绝壁上的观景台  ©存在建筑
△观景台屹立在沧桑雄阔的崖壁上  ©存在建筑

景区坐落在怒江大峡谷的一处悬崖之上,北面是蜿蜒而过的318国道,南面可俯瞰怒江咆哮东去,四周被巍峨的高山环绕,目之所及尽是黄土覆盖的苍茫之境。景区核心建筑高空玻璃观景台, 以怒江72拐标志性的“发卡弯”道路线型为象源 。采用钢桁架结构结合藏红色耐候钢板作为主材,在怒江崖壁之上悬挑最远约37米,地面铺设高透安全玻璃, 在怒江上空形成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


悬崖上的高空玻璃观景台  ©存在建筑
观景台俯瞰滚滚东流的怒江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观景台的高透玻璃发卡弯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观景台的发卡弯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高透玻璃形成的天路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旅客在天路上打卡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横跨怒江的滑索、步步惊心挑战桥和跨江高空玻璃吊桥的设计灵感都来自建造318的各种特殊施工场景。景区的设计、建造和未来游客的游玩体验,都展示了极大的挑战精神,是对创造川藏公路伟大奇迹的一次致敬。


70多年前川藏公路的施工场景 ©历史照片
△高空跨江滑索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步步惊心挑战桥 ©存在建筑
跨江高空玻璃吊桥 ©存在建筑
跨江高空玻璃吊桥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从怒江北岸的停车场跨入G318 展览馆,感受建造川藏公路不畏艰险创造奇迹的历史和精神,同步了解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艰难的建造历程。然后登上高空玻璃观景台,体验怒江上空一段心惊动魄的“天路”,转乘跨江滑索飞跃到怒江南岸,通过悬崖观光电梯速降50米,沿着步步惊心挑战桥和跨江玻璃吊桥回到怒江北岸,再经过望而却步的天怒666梯爬升80米回到停车场,在海拔2700多米的怒江峡谷,两个小时悄然而逝。虽然只有80米的高差,但游客回到停车场的时候,内心将充斥着超越开车翻越5000米海拔垭口的喜悦和激动!在这里,怒江72拐不再只是一个传说中被汽车裹挟着的“惊险”概念,而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刻骨铭心的挑战和体验。高空玻璃观景台下方还有极具体验感的悬崖餐厅、咖啡吧和多功能超市。整个项目具有非常丰富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挑战性。


横跨怒江的大峡谷景区 ©存在建筑
怒江下游远眺观景台 ©存在建筑
高空跨江滑索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峡谷中的步步惊心挑战桥 ©存在建筑
△俯瞰跨江高空玻璃吊桥 ©存在建筑
俯瞰跨江高空玻璃吊桥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镶嵌在崖壁上的天怒666梯 ©存在建筑
△天怒666梯俯瞰怒江 ©存在建筑
天怒666梯俯瞰怒江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天怒666梯仰视太空梭观景台 ©存在建筑
天怒666梯回望悬崖观光电梯 ©存在建筑
天怒666梯回望太空梭观景台 ©存在建筑
太空梭观景台远眺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太空梭观景台望向主观景台 ©存在建筑

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的设计力求将怒江天险的体验推向极致,“让天路更高更远”,把怒江天险变为川藏公路勇士挑战之旅,为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打造西藏新的地理标志。勇士山脚下的村庄里,怒江大峡谷的这一抹藏红,在静静守望远方旅客的到来。


悬崖上的天怒666梯栈道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苍凉峡谷中的一抹藏红 ©存在建筑
怒江边打卡的游客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守望远方旅客的到来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勇士山脚下沧桑雄阔的怒江大峡谷 ©存在建筑
总平面图
△平面图
钢结构模型


项目名称|西藏·怒江72拐大峡谷景区

项目类型|建筑/观景台

项目地点|中国 西藏 昌都市 八宿县

主创团队|小隐建筑事务所(Archermit)

主持建筑师|潘友才

设计总监|杨喆(合伙人)

技术总监|陈仁振(合伙人)

方案设计团队|赵雨、王文双、葛祥鑫、郭津辰、刘欣悦

施工图设计|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专业|王玫、王侃、雷鸣、廖善坤、马旭鹏、郝兴其

结构专业|王小波、邓志刚、杜旭、屈芃泽、杨桃

电气专业|莫中开、付钰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