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年逾四十的我,靠追星调理好了人生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25 21: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 | 读者: 耶咪

我用今年整个春节值班换来一段苏州追星加旅行的4天幸福之旅。可惜,这一切美好的想象随着手机开机那一刻破碎。

“活动可能搞不成了”

“XX商家到底在搞什么,现在还不公布活动地点”

线下追星的微信群不断弹出消息,众说纷纭。原本第二天就要举行的某泰国明星的见面会,到前一天的下午主办方仍然没有公布确切的举办地点和时间的消息。而这个时候,很多获得入场资格的粉丝已经定好酒店机票,也有一部分粉丝像我一样已经到了当地,一切显得非常被动。还在等着下飞机的我仍然不太相信这一切,心中暗想只要官方还没发通知,就有一线希望。

下飞机的人流推着茫然的我,这次旅行还带着70多岁的母亲,所以再不济就一起在苏州玩几天当旅游,怎么也不亏。这个心理暗示一定程度能让我觉得情况也不算太糟糕,但最终,在傍晚时分,主办方发公告确定第二天的明星见面会改期。悬着的心终于死了,所有美好的期待化为泡影。 我也没有提前结束行程,收拾好心情和妈妈在苏州玩了四天,算是我们母女的春节旅行。

《玫瑰的故事》剧照

回想起这次经历真够跌宕起伏,坐过山车一般的心情。 其实泰国明星在中国开见面会被临时取消的情况并不少见,粉丝的时间金钱扑了空,回头还要被人阴阳怪气活该,追星真的这么不堪吗?的确,“追星”、“饭圈”这些名词一直被贴了很多好坏参半的标签,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学生玩的东西,是幼稚的、不务正业的、不理智的行为,也有人觉得这只是人获取幸福开心的途径,无关年龄性别职业,任何人都追求美好的权利和自由。

我开始接触追星是几年前那段居家的日子,尽管那个时候我已经38岁,在粉丝群中算是妈妈姨姨级别,但追星的确改变了我的人生。

那时的我刷着微博,刷到了某部热播泰剧的推送,那个时候实在无聊,就打开看了三集,从此打开我的新世界大门。男主帅气高大的外形、充满戏剧张力的人物背景设定,拍摄严谨精美的画面,以及大胆刺激的剧情都像钩子一样把我的魂勾走。

之后每个周末的凌晨不管再困,第二天有多重要的工作,都不能阻止我实时追更。看剧还没完,还要到微博超话看大家的讨论,寻找认同感,一旦和网友粉丝的感受一样,内心便会有巨大的满足感。过两天就有B站的UP主发视频各种剧情或拍摄手法分析以及会衍生出非常多相关的话题,我会一个个看并且会参考学习。

泰剧的演员自由度比较高,他们可以随意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日常,特别是剧里演情侣角色的主CP,剧外也保持着亲密友爱的关系,时常在社交平台各种互动,一起参加出席各种活动。 还有杂志访谈都在营造着一种半真半假的暧昧情愫,一切一切都让人很上头。

《一见倾心》剧照

当时的我和很多粉丝一样确信这两位主演戏假成真,延续了剧里的美好感情,大家管这种行为叫“磕CP”。CP的大热往往会激发很多粉丝的创造力,他们会围绕CP进行二次创作,涌现出各种漫画、同人文、二创剪辑各种物料,任何时候都能刷到,让粉丝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在明星CP营造的暧昧恋爱的氛围中,我也不例外。 在磕CP、刷物料、刷剧的过程中,我的精神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那种感觉如同自己在恋爱,感受到人间美好真挚爱情一般。

这对明星CP在香港举行了一次见面会,我第一时间买票、申请假期,不带一丝犹豫,只知道自己很想跟他们见面。 在等待见面会的日子,我的心都是满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感觉春风拂面。 记得见面会上,他们出场的时候我感动到落泪了,第一次见到喜欢的影视明星就这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太感动了。不仅如此,见面会结束后还有HI TOUCH和合影环节,我可以近距离跟日思夜想的人击掌和合影,对于从来没有追过星的我,是何等震撼的一件事。
自从那次见面会后我越来越沉迷追星,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很大原因是这种让人高涨情绪神奇地治好了我的失眠和焦虑,让我每天如沐春风,情绪变得稳定,心情轻松愉悦,不会每天动不动就焦虑紧张,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这种被爱意暖流包裹的感觉。 身边的同事朋友没有人理解我这个行为,他们甚至觉得我都40了还在追星幼不幼稚,但我的心被这对明星CP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填满,完全不在意这些不太友好的话。

《小欢喜》剧照

当时的老公对我的追星没有过多的干涉,每天开心的事情就是跟他分享CP发了哪些甜掉牙的物料,他偶尔回应两句,但大多数是沉默,因为不追星的人是理解不了这种亢奋的精神状态。 而我觉得无所谓,他听了我的分享就行。那时我们的夫妻关系算是比较融洽,尽管还是有很多没有办法解决的矛盾,但因为磕CP的这个事情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可以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随便发脾气,也可以放下一些纠结矛盾的地方和他好好相处。

巨大精神满足表面看着似乎是灵丹妙药能治愈一切人间疾苦,但残酷的事实最终还是给了我狠狠一巴掌, 太过美好的事物果然是不真实的

最终他们这对影响巨大的情侣搭档演员一方爆出无可争辩的负面消息,以一种极为不体面的方式而宣告落幕,俗称拆CP或者CP塌房,而我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那个曾经答应照顾我一辈子的人即将远去,我的人生CP也拆了,当时的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天塌的感觉。 比起10年婚姻走到尽头,让我最难受的是我磕的CP是假的。

我开始无法接受投入了那么多真情实感,那些日日夜夜治愈我支撑着我坚持下去的信念只是假象。原来我这几年一直活在一种自己虚构的假象之中,而这种假象正是我内心对追求完美爱情的投射,于是纵身一跃,甘愿落入这张我自己幻想出来的网,结果摔成重伤。 美好破灭,虚假的东西犹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它再也不能缓解我的焦虑压抑。

双重巨大变故一下子袭来,我的精神遭受到严重的打击,挫败感和羞耻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挫败感是我10年来无数次妥协和付出的婚姻最终还是走到头,羞耻感是我已经是中年人,依然会被这些所谓的明星营销行为欺骗到,实在不应该。 正常人可能看个热闹就过去了,但我本身有情绪问题,是无法控制这种焦虑压抑的情绪,而且我的一些免疫类疾病,会因为情绪不好容易复发。

《亲爱的小孩》剧照

都说心情不好,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天,说出自己心中的郁结。此刻我才惊讶地发现,没有人可以听我诉说。
我本来没什么朋友,以前聊得来的一些闺蜜因为生活工作理念不合早已闹掰,剩下有一些泛泛之交偶尔吃吃饭那种,根本说不了这些东西。最后剩下我妈,我很少跟我妈聊心事,这些追星塌房的东西她也不懂。
情急之下我想到了私信一些之前一起追星线下见过面的网友,希望能跟我聊聊排解苦闷,一起共同度过的这个难关。很幸运,我第一个找的网友就愿意和我互加微信。我们在微信上聊了好几个月,每天都在联系,分享着各自看到的那对CP拆了后的各种消息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好的情绪和不好的情绪,互为情绪的宣泄口,鼓励着对方,也成为了彼此的救命稻草,共同度过了这段黑暗的时光。真的很感谢那位朋友的出现,没有她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走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我们也走出了那对CP拆了后的阴影,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 她后来通过别的影视剧喜欢上了一位日本的男明星,为他远赴日本参加见面会,而我也尝试着这种方法,但这一次可能就更谨慎和淡然了。后来看上了一部不算爆火但也在国内挺有名的泰剧,演员是我喜欢的类型,戏外的营业大方不刻意,两位主演都没有太离谱的黑历史,感觉可以放心地追,我的精神又有了寄托。还在线下的一次见面会认识了好几个朋友,有共同的爱好追求大家一拍即合,当时分别的时候就建了微信群,回去后还一直保持联系。

这一次自己的心态变了很多。我不再纠结这两位我喜欢的演员到底私下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戏假成真,我只在乎他们呈现出来的氛围感到底能不能让我感到幸福和愉悦,他们接受采访时传递的信息我有没有共鸣,这种改变让我轻松多了。 最关键的,我在这个追星的过程中除了得到情绪价值、心灵安慰之外,还得到更多有意义的收获。 比如我开始学泰文,从简单的泰语单词学起。 每当我从主演的视频里听到一两个我认识的泰文单词,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为了更多地表达对他们的喜爱,我还捡起英语重新学习。 我会将一些感想和感受,线下商务活动或者见面会的一些想法建议用邮件的方式发给经纪公司。 尽管经纪公司不一定有回应,我也不会强迫人家有回应,但输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很满足,因此我的英语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欢乐颂》剧照

我记得刷到过一位追星的网友,她是在小城镇生活,追星让她去了很多以前没去过的地方,增长了见闻,体验了很多不同的人文风情,我也深有感触,因为参加线下见面会也去了不少国内外的城市,每次都带着母亲。反正见面会就半天时间,可以多留几天时间逛逛。 我妈也是很少出门,对一些交通工具的乘坐或者住酒店没有太多体验,正好借着追星的机会,我和她有了更多一起旅行的机会,跟家人能愉快地旅行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我的同事说我离婚后的状态变了很多,眼里都有光。 我想可能是追星带来的好处,追星这个事让我的内心得到满足而且感受到爱的温暖,做事也变得积极勇敢。 当我情绪不好、焦虑的时候,上网看看他们便会心旷神怡。当我想偷懒不做运动时,就会看到他们一早起来锻炼的视频,最终还是把运动坚持下来。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 因为追星而引发的极端新闻事件也有发生,但成年人的理智告诉我守好底线、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大胆去热爱。人到中年才发现精神寄托的重要性,有人是追逐财富或书法钓鱼,有人是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望子成龙,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在不自觉中用各种方式填满自己心中的空缺,这种丰富的充盈感会让人觉得踏实。追星也一样,追的可能不是人,是对美好的人和感情的向往,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收获到的幸福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百味,不尽是甜蜜,有好有坏才圆满。 现在我的失眠焦虑的症状已经改善了很多,很感恩追星路上遇到那些人和那些事,在自己深陷泥沼的时候拉了我一把。其实追星是一场盛大的双向奔赴,我们都盛装出席。 在这个过程中,明星和粉丝都在努力变得更好,而这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无形中治愈了很多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 也许作为粉丝最后不会有什么回报,或许也就得到一些精神满足,我可能也不会一直喜欢这个明星,这个明星也许不会一直做幕前,但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守护陪伴过一个给自己带来温暖阳光的人,看着他从寂寂无名到万人瞩目,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这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凪的新生活》剧照

加油吧,勇敢前行的追星女孩!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初初 / 审核:雅婷

图片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 ,个人故事 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 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将投稿与 【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 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 【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图片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