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明青海
培育核心价值,弘扬青海精神,传播文明实践,感受道德力量,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101个职位虚位以待!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 ...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明青海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等鸟类越冬

文明青海  · 公众号  ·  · 2025-02-25 15:02

正文

2月24日,我省第29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启幕,今年全球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活动期间,我省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扎实的保护成效为背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现湿地保护成果,呼吁公众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据了解,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我省湿地面积7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9%,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64%,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快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推进三江源、青海湖两处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建有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玉树隆宝滩4处国际重要湿地,曲麻莱德曲源、乌兰都兰湖、泽库泽曲3处国家重要湿地,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9处,认定省级重要湿地32处,将全省一半以上的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探索扩充城镇“绿肺”新路径,全省建成小微湿地13处,成为生态城市、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新体系。近年来,重点在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以及河湟地区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231项,采取封育、退化湿地修复、地形地貌修复整治、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栖息地修复、水系连通、巡护管护、动态监测及小微湿地建设等技术措施,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元月,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越冬水鸟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共记录越冬水鸟42种57298只,较2024年增长164.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灰鹤等鸟类在我省越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疣鼻天鹅、灰鹤等数量达1784只。尤为瞩目的是,一只蒙古国环志的大天鹅连续14年在我省黄河流域越冬,成为生态保护的生动注脚。监测还发现红胸秋沙鸭、普通燕鸥等水鸟新纪录,印证了湿地生境的持续改善。

来源 | 西宁晚报

编辑 | 曹茂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