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7月份手足口病都会进入高发期,而且专找5岁以下的宝宝“下手”!
据《半岛网》报道,近日山东省卫健委发布的《山东省2019年6月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显示,
6月份全省出现手足口病16090例,相比5月份发病数量的8291例,几乎翻了一倍,其中还有1例死亡。
众所周知,今年的手足口病“改头换面”了,它不再是我们熟悉EV-A71型手足口病,而是
CV-A6型手足口病
!
这种新型的病毒,其症状和感染的程度,都比传统手足口病还严重!
由于上个月小康君刚刚剖析过它,所以今天的文章不再赘述。想看的戳
☞【这里】☜
阅读,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容易让宝宝感染上「手足口病」的几个高危地方。
现在的室外酷暑难耐,所以很多家长就瞄准了室内游乐场。对于孩子来说,这不仅是避暑纳凉、游乐玩耍的好去处,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润滑剂”。孩子玩的开心,家长也十分省心~
可是,
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些堪称“哄娃神器”的项目,却是疾病传播的“重灾区”。
曾有不少媒体发表过,孩子玩过这些儿童游乐项目后,纷纷患上手足口病的新闻报道。
2017年8月16日,几位家长带着自家的孩子,去福州一儿童海洋球乐园玩,谁知玩耍后,他们的孩子们竟莫名其妙地同时患上了手足口病。
经医生询问和诊断后,怀疑多名孩子被传染手足口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在公共场所,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传染的。家长表示,
近期他们的孩子共同玩的游乐项目,只有
海洋球……
色彩斑斓的海洋球,堆在一起形成了海洋球乐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可是,却存在着不小的卫生隐患。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就报道过海洋球的卫生状况堪忧:
消 毒
:部分海洋球游乐场存在
消毒不规范
的情况,比如
几天才消毒一次
,即便
消毒也只是往球体喷一些消毒水而已
。
预 防
:虽规定孩子进场前需要用免洗消毒液洗手,穿一次性袜子,但是仍有
不少孩子在玩耍的途中脱掉袜子
,部分孩子的
脚底还有黒黑的印子
。
监 督
:本来规定的是
禁止饮食
,但还是有许多不自觉的家长和孩子直接把海洋球乐园当成了餐厅。
孩子玩累了,赶紧喝几口家长递进来的饮料、吃几口零食就接着玩,对禁止饮食的规定视若无睹。
这些海洋球不仅被踩在脚下过,也曾被压在屁股下,有的孩子还把头和整个身子埋在里面,甚至拿着
海洋球
又啃又舔……
汗液、口水、果汁渍、灰尘污渍等沾满在海洋球上,卫生情况可想而知。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感染科主任张伯秋接受《福州新闻》的采访时表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致病病毒有20多种,手足口病传播的途径也较多。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时,不少患儿都是在公共游乐场所玩耍时,被迅速感染了手足口病。
除了海洋球外,
你坐、他坐、我也坐的摇摇车也是传染手足口病的“重灾区”之一。
之前就有一位宝妈反映说,自己的孩子
因为乘坐了路边的“儿童摇摇车”后,感染上了手足口病
且高烧不退,一度转到重症病房,甚至
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
(图片来源:都市女报)
摇摇车咋就沦为传播手足口病的“重灾区”了?
这是因为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非常广,它
不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还会通过大便、手污染、手绢、毛巾、漱口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等间接接触来传播病毒。
若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了公共用品,极大可能造成下一个接触者感染手足口病病毒。
况且
摇摇车几乎没有人去维护,实时消毒更是别想了!
就连每天用抹布擦一擦,大部分商家都可能做不到。
所以,
一旦有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使用“摇摇车”后,其他孩子再次接触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如果宝宝非要坐摇摇车,家长可以拿着湿巾或免洗洗手液,把方向盘和座位擦一下,做个基础的清洁,并且在宝宝玩完后,用水清洗手部,防止细菌或病菌侵袭宝宝。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是不建议家长带宝宝去室内游乐场玩耍的。首先,这种地方
空气不流通
,
人口密集的地方也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
其次,
室内游乐场人流量大,容易滋生细菌传播病毒
,如果商家没有做好预防、清洁以及消毒工作,在里面玩耍的宝宝很容易被病菌感染。
所以,在传染性疾病高发期,最好少带宝宝去这些场所玩耍。
就算要玩,也要选择卫生有保障的地方,并注意交代宝宝不要在玩耍的途中啃咬手或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