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徐时评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把这一年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归纳为8个关键词:改革、创业、风险、税收、钱荒、信仰、求真、焦虑。这8个关键词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话题,但是基本能代表很多人的热切关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只提出这些关键词,不做过多深入分析,请大家自己去关注和解读。读懂这8个关键词,其实也就读懂了中国的2018。
上几次聊了两个关键词,改革、创业,今天聊聊第三个关键词:风险
聊风险就先从股市聊起吧。股市是一个盛产段子的地方,这几天股市的震荡又成为了新段子产生的源泉:2015年股灾灭了中产,2017年慢牛灭了小散。2018年初,在气势如虹的上涨中,短短几天时间,竟然灭了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
这几天的股市挺热闹,乐视网等一些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一颗又一颗的地雷不断引爆。业绩说变就变,扇贝说跑就跑,中小投资者就像韭菜一样,被割了一茬又一茬。这使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段子:有人去问禅师:“股市跌了这么多,国家队还不出手么,股市崩盘了怎么办?”禅师拿出中国地图,从井冈山到延安,划了一条线。那人盯着这条线若有所思:“大师的意思是要学习长征时的红军,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最终会迎来艳阳天?”禅师瞪了一眼:“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损失92%。党是见过大世面的。”
市场里没了散户,只剩机构和大股东独舞,表演的再卖力也无人喝彩。这就是当下股市的现状。
股市的风险,其实只是整个金融风险的一小部分。中国未来三年的“三大攻坚战”里,第一项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强调: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
看来金融风险防控,是攻坚中的攻坚,而且三年内必须完成。中国的金融业进入了风险集中爆发的时期,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1、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2、信用风险;3、影子银行风险;4、违法犯罪风险;5、外部冲击风险;6、房地产泡沫风险;7、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8、部分国企债务风险。按照“木桶原理”,越是强调什么,说明越是短板。自己最要命的风险在哪里,最高决策层心知肚明。未来三年,要打一场管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在强监管的大氛围下,金融要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听起来复杂,其实用大白话解释起来,无外乎就两样东西:怎么便宜搞到钱?怎么把钱投出去还能保本并且赚钱收回来。要搞到钱最快的捷径是搞到牌照,最值钱的金融牌照当然是银行牌照,然后依次是保险、券商、信托、基金、支付、租赁、期货、小贷等等。影子银行也是一样,能够便宜拿到社会资金,还有渠道放出去并盈利。没有牌照,这样做就是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谓的金融大鳄,其实就是相比那些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多了一张合法的金融牌照而已。
中央管控金融风险的大政方针已定,职能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加以实施。银监会系统仅今年1月就开出497张罚单,平均每天开出16张罚单,罚没金额近9亿元。证监会几乎在每周交易结束都要公布一批处罚名单。而保监会更是强硬表态,对于存在激进经营、赌博式资金运作,甚至利用保费注资等违法问题的个别保险机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的,要敢于破产清算。
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在这种紧缩银根、管控风险的大背景下,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务风险呢?
第一,保持足够的现金,确保资金的流动性。一般来讲,在紧缩银根、强监管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股市、楼市等资本市场都不会有太好的整体表现。与其在里边度日如年,还不如出来冷眼旁观。手里有现金,心中不着慌;当下炒股的更要注意,回避那些股权质押较高的、信托持股较高的、场外配资较高的、场内融资较高的股票。
第二,收缩战线,不要再进行新的投资。在金融强监管的背景下,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除非你是有背景的大国企。这种时期最好的应对就是收缩战线,加强培训,苦练内功,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待时机;
第三,坚决回避高杠杆。水有个水平面,金融也有个水平面,金融的水平面就是利率,其中杠杆最关键。杠杆一高,利率就掉;杠杆一降,利率就涨,金融产品就会被抛售。最近股市大跌,在去杠杆政策下涉足股市的信托资管计划等金融产品进行仓位调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下的背景下,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更不要轻易使用高杠杆借钱炒股做生意。
前几天自杀身亡的金盾股份董事长周建灿,死因有说是抑郁,有说是买了乐视股票。其实看看披露的数字就知道原因了。生前他与其子共持有上市公司26.25%的股份,其中近99.93%被质押融资。到处借钱扩张,钱又不好搞,又是高杠杆,日子不好过,能不抑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