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近年来,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取得长足进展,但食管癌患者预后仍有待提升。新辅助治疗是提高手术根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方式,成为近年来食管癌领域的热门探索方向,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正在致力于优化新辅助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提高患者远期生存。
近期,由四川省肿瘤医院牵头开展、探索局部晚期食管鳞癌(ESCC)新辅助治疗最佳方案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 III 期临床研究(SCIENCE)将在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上以 LBA(摘要号:LBA329)形式重磅发布,为 ESCC 新辅助治疗再添新证。为此,「丁香园肿瘤时间」特别邀请四川省肿瘤医院韩泳涛教授,围绕食管癌治疗中的难点与重点、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 SCIENCE 研究背景等展开深入探讨。
近年来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持续提升食管癌患者预后仍然任重道远。韩泳涛教授介绍到,从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回顾性数据来看,2010~2017 年间接受手术的 2766 名患者食管癌患者,1、3、5 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 86.2%、57.5% 和 46.8%,5 年生存率仍不够理想[1]。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韩泳涛教授强调,在食管癌诊疗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我们仍然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和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 大力推进食管癌早期筛查工作,对任何瘤种而言,「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都至关重要,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 ESCC 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行食管切除术成为标准治疗模式之一[2],除新辅助同期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外,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免疫联合同期放化疗、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等均有望成为治疗选择,探索新的新辅助治疗模式仍然非常重要。
▶ 在晚期食管癌领域,基于多项研究的阳性结果,免疫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晚期食管鳞癌一线的标准治疗[2]。III 期 ORIENT-15 研究最终结果的中位 OS 高达 17.4 个月,且不受 PD-L1 表达影响实现全人群获益;其中,PD-L1 高表达(CPS≥10)的人群中位 OS 更是达到 18.4 个月[3],是目前*已公布的最长的 OS 数据。当然,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晚期患者的临床获益。
▶ 近年来对保留器官的探索也是热点方向。SANO 研究[4]显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立即手术和进行挽救性手术的 OS 相当(HR 0.88),且主动观察使约 35% 患者避免食管切除术。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有望尽可能地保证患者生活质量不受外科手术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此外,如何优化放疗靶区及剂量的设计以及与免疫治疗进行配合,也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重点。
局部晚期食管癌领域,两项里程碑式的研究——CROSS 研究[5]和 NEOCRTEC5010研究[6]奠定了新辅助同期放化疗的标准治疗地位。韩泳涛教授表示,新辅助治疗模式虽好,在国内推广却仍存在阻碍。首先,国内常规开展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中心不多,临床医生对于放疗与外科技术之间的矛盾有所顾虑。其次,即使接受了新辅助治疗,依然有半数的患者会在术后发生复发转移[5]。优化围术期治疗模式、改善患者预后成为了重要的临床问题。
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国内外许多团队都展开了基于免疫的联合方案用于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探索。韩泳涛教授介绍道,四川省肿瘤医院既往开展的 II 期临床研究[7]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及卡铂的方案,用于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 ESCC 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 18.8%,且安全性良好。与近期公布的 III 期临床研究 ESCORT-NEO 研究结果相似[8]。另一方面,PALACE-1 研究也证实了新辅助放化免模式的有效性[9]。化疗联合免疫、放化疗联合免疫,还是同步放化疗,这三种新辅助治疗模式孰好孰坏,哪种模式更适合哪类人群,目前尚不明确。正是基于这样的疑问,SCIENCE 研究应运而生。
韩泳涛教授详细介绍了 SCIENCE 研究设计。SCIENCE 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III 期临床试验[10]。该项目于 2022 年 10 月启动,计划入组 420 例患者。研究入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分期为 cT1N2-3M0 或 cT2-4aN0-3M0。研究共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接受新辅助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第二组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接受同步放化疗,化疗药物均使用白蛋白紫杉醇 + 卡铂;在完成治疗后 4~6 周接受手术。主要终点包括 pCR 和无事件生存(EFS),次要终点包括不良反应、R0 切除率、客观缓解率(ORR)、OS 等。
韩泳涛教授补充道,作为由国内研究者发起的、国内多中心参与的临床研究,SCIENCE 研究立足于中国的食管癌群体,更符合中国国情;虽然是研究者发起的研究(IIT),但 SCIENCE 严格按照 III 期注册研究的要求来开展,循证等级较高;作为我国首个在食管鳞癌中对比新辅助放化疗及化免及放化免的 III 期临床研究,希望 SCIENCE 研究能够优化食管鳞癌的治疗模式,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四川省肿瘤医院作为国家重点肿瘤专科医院,多年来致力于推动食管癌诊疗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西南地区肿瘤防治领域的标杆之一。韩泳涛教授牵头的食管癌诊治团队,长期以来秉承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以精益求精的技术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在食管癌放化疗领域沉淀出独具特色的「川肿模式」。
韩泳涛教授介绍道,「川肿模式」的一大特色就是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能够用于制定符合中国患者的个体化抗肿瘤治疗模式。而 SCIENCE 研究正是基于川肿既往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数据进行设计的。此外,川肿具有非常优秀的多学科协作(MDT)团队,MDT 的核心成员对于各个团队的质控均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包括内科、放疗科、外科,以及病理科、影像科等,基于高质量的团队组建,有助于患者得到精准化又合理规范的全流程诊治。
韩泳涛教授强调,SCIENCE 研究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院长的大力支持。在启动资金的保障下,川肿 MDT 团队与全国多个医疗中心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了研究的成功实施。近期 SCIENCE 研究的首次分析结果将在 ASCO GI 大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代表中国的食管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的重视和认可。食管癌术后的复发转移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难题,相信随着以 SCIENCE 研究为代表的相关研究逐步开展,能够进一步优化食管癌围术期综合治疗模式,提高食管癌根治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为食管癌患者带来更理想的预后。
最后,韩泳涛教授总结道,我们的临床工作需要遵循指南,但不能局限于指南。只有在指南基础上不断创新、超越,才能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立足实践、勇于突破是推动食管癌治疗迈向新高度的关键,也是为患者带来福祉的必由之路。
-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委员
美国时间 2025 年 1 月 23日,SCIENCE 研究的首次分析结果将在 ASCO GI 上以 LBA(摘要号:LBA329)形式重磅发布,「丁香园肿瘤时间」将持续追踪,第一时间将研究重磅成果带给临床医生,敬请期待~
[1]倪琨涵, 等. 胸段食管鳞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附2766例报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3;22:1199–204.[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食管癌诊疗指南 2024.[3]LU Z et al. Abstract CT075:Updated overall survival outcome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study of sintilimab versus placebo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RIENT-15).2023 AACR.[4]Van der Wilks B, et al.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versus active surveillance for oesophageal cancer (SANO-trial): A phase-III stepped-wedge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 2023 ESMO LBA75.[5]SHAPIRO J, et al.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oesophageal or junctional cancer (CROSS): 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015, 16(9): 1090-1098.[6]YANG H,et al. Long-term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NEOCRTEC5010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surgery, 2021, 156(8): 721-729.[7]HE W, et al. Toripalimab Plus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as Neoadjuvant 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Oncologist, 2022, 27(1): e18-e28.[8]LI Y,et al. Chemotherapy plus camre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ORT-NEO):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 42(3_suppl): LBA244-LBA244[9]LI C, et al. Preoperative pembrolizumab combined with chemoradiotherapy for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LACE-1)[J/O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Oxford, England: 1990), 2021, 144: 232-241.[10]HAN Yet al, Sintilimab Plus NCT or NCRT Versus NCRT for ESCC. https://clinicaltrials.gov/search?term=NCT0524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