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尹生价值观(ID:jia-zhi-guan)
摘要:阿里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推出面向未来20年技术研发的NASA计划?背后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天的哪些变化?
“外星人”马云最近启动了阿里自己的“太空计划”——NASA——面向未来20年的技术研发计划。
美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启动的NASA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日后美国在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而阿里宣称自己的NASA是为了“为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而不是为了字面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将马云送往太空。
尹生(微信公号:尹生价值观)上一次听到一个互联网企业家谈到要将公司的研发着眼点提前,大约是在10年前,当时我还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和当时的总编辑牛文文、记者林涛(现已加盟腾讯)在深圳采访马化腾,在被问到腾讯是否会考虑做一些更长远的研发时,他的回答是(据回忆,不完全是原话):
腾讯仍然很小,一直以来都将短期增长放在首位,因此腾讯的研发大多集中在一年以内的产品层面,但腾讯会在未来几年努力将研发的时间提前度增加到一年以后,在未来争取能提前到5年。
那后来,腾讯研究院的确曾经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早的研究院之一而被广为宣传,腾讯还在搜索领域投以重金和很高的预期,不过后来随着研究院早期主要负责人的离职,以及随后对搜索业务的剥离,腾讯在中长期技术研发领域的声音也渐渐少了。
据了解,腾讯游戏业务的成功和占据公司主要营收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腾讯研究院的命运,因为当初腾讯尚处于游戏业务的早期阶段,研究院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寄托了为腾讯开辟中长期增长机会的使命,不过随着游戏业务证明了自己的持续力,并改变了自己在决策中的权重,中长期的焦虑症被暂时放到一边,或者在一些人看来,根本已经治愈。
对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由于面临着庞大的国内市场,这让它们只需在某个业务上做到足够强,就能满足相当长时间的持续增长,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主要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未能完全国际化,但目前在全球市值排名前15位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公司却占了6席。
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进行中长期研发,一则当下繁荣的业务会提高投资人对营收和盈利增长的预期,而中长期的投资却可能成为拖累,再则如前面提到的,企业的决策权重和文化都朝业务导向而非研发导向倾斜。
除非企业的业务碰巧是建立在技术上的,比如百度就是这种情况,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搜索广告是建立在搜索引擎上的,而搜索引擎是技术驱动型的。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说“过去18年来,阿里巴巴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虽然表面上是说阿里在技术上也很厉害,但却也从另一个角度反射出技术在一个业务主导型公司的稍显尴尬的处境。
而现在情况就不同了,随着技术应用高速普及带来的红利期结束,以及主要的公司都覆盖到主要的潜在用户群,或者虽然还有相当部分没有覆盖到,但面临技术和成本的平衡问题,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接下来的几年,又将进入一个新的焦虑期:寻找持续增长的动力。
虽然这些公司仍然可能通过业务领域的多元化而获得不错的增长,但一度被热炒的互联网+在过去一年的趋冷表明,做起来并不容易:
互联网公司要想在已经存在各行各业中扮演一个重要的分利者角色,就必须为这个行业带来生产率的贡献,而这些无法通过简单的流量或资本来解决,因为这些要素的红利在过去已经被这些行业直接或间接吸纳,能够提供新的功能可能性或成本优势的技术,可能才是互联网+的关键。
同时,技术相比内容和业务,还较少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更容易国际化,如果能在技术领域建立起全球优势,阿里巴巴这样的中国公司就有机会打入全球市场,建立更强的确定性,其通往102年道路上的最大屏障之一才能被移除。
这也几乎可以预期,几个主要巨头围绕中长期技术研发的投资也将成为接下来竞争的焦点。
点击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周鸿祎 | 张泉灵 | 徐小平 | 李开复 | 柳传志 | 黎瑞刚 | 林依轮 | 杨浩涌 | 戴自更 | 俞敏洪 | 张近东 | 井贤栋 | 田溯宁 | 郭为 | 汪潮涌 | 张近东 | 孙继海 | 陈彤 | 汪丛青 | 刘作虎 | 冯大辉 | 吴甘沙 | 邱浩 | 毛大庆 | 张维迎 | 胡彦斌 | 盛希泰 | 阎焱 | 李丰 | 熊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