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因为一些名人经历,或是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的语境中
“师生恋”不但并非禁区,而且还是美谈佳话,这一习惯思维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
此起彼伏的高校
“性侵门”,已经取代了曾经的浪漫。
所谓
“师生恋”,已经成为禽兽的保护伞,一些风流倜傥的高校教师,“恋”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一个修成正果。
而
“师生恋”的传说,也成为高校女生的迷魂丹,在毫无警惕的情况下身陷其中,最后被玩弄,却有苦难说。这种事,法律不禁止,校规不限制,周围同学、老师也不当回事,无人警示,只能独自承受苦果,想不开的,便会做傻事。
前北大教授沈阳,可谓此中典型。北京大学晒出了二十年前的调查文件,证明其在二十年前,就是一个精于玩弄女性的人渣。
调查中称,沈阳与身为学习委员的高岩同学接触较多,外出做访问学者时还与高通信,高岩还来过沈阳家里,后高岩要求明确恋爱关系,而沈阳在自称无意的情况下轻率地说
“那你就算是我女朋友吧”,并随之与其搂抱接吻……拖泥带水、不干不净,这不是人渣是什么?
这仅仅是他调查承认的部分,至于没人见证的部分,只能任由其演绎。即便如此,人渣本色也暴露无遗。
高岩为什么自杀?如果仅仅是单方的骚扰,可能还有抗争的勇气,而如果是自己参与酿造的不幸结局,又能向谁去申诉?
——当然,更多类似经历的女生没有选择自尽,而只是把被欺骗的伤痕埋在心底,对谁也不说。在中国,风流倜傥是男性的专利,对女性则格外苛刻,受害方她绝不能说。
鉴于大部分受害者选择了隐忍,人渣就有了足够的勇气去套路女生,一个又一个。近日,又一名当年的女生(许红云)站了出来,实名指控沈阳曾对其性骚扰。(财新网)
这些敢于实名指控性侵门的女生,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已经移居海外,不再害怕报复,也不再害怕单位风言冷语,她们是这座沉默冰山的凤毛麟角。
据此可以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的人渣教师,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早已功成名就,游戏花丛也玩了个够够,才在快退休的时候迎来了还债的一天,这一天来得太晚,他们不可能懊悔。
当年的青年才俊,照常平步青云,学校、同事、领导,不可能看不到他们风流的痕迹,但这一切丝毫不影响他们步步高升,一切假以
“师生恋”的借口,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对他们亮剑,旁人只能暗中羡慕、默默效仿。
神马
“师生恋”,这个生态早在二十年前就玩坏了,我们今天才知道而已。在原形毕露之后,绝不能再让它误导青年、迷惑学生。
无论在实体上,还是在语境上,要把
“师生恋”的真相剥开,不仅不能再当佳话,还要有严厉的规章制约。
严禁师生恋,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包括哈佛、斯坦福、宾夕法尼亚等美国名牌大学,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严防死守,想真爱可以,要么学生退学,要么教师辞职。进入新世纪之后,更多高校予以跟进加码,严禁师生恋成为明文校规,一旦违规将面临开除。
剥开其虚伪的浪漫色彩,师生恋建立在不对等的直接利益关系之上,具备极大被玩弄、操控的风险,就好像医生向手术台上的病人伸出猥亵之手,病人绝对没有办法去预防,只要有少数案例,就足以颠覆整个医生群体的信誉,现在很多职业群体已经面临这种境地。这是绝对不能纵容的职业道德、职业规则。
导师都知道自己的强势,而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危险,所以仅仅有规则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舆论科普,彻底撕下师生恋的面纱,让这个词臭掉也在所不惜。
但规则还是要强硬,没有实体惩戒,人渣是不怕丑的,最好直接接轨
“发现就开除”的国际最严校规,谁毁掉一个学生,就毁掉谁的前途。要开除,不是什么记过警告,要严防他们在甲学校酿下丑闻,又换个乙学校继续当什么长江黄河学者……不斩草除根就等于变相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