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这家伙是不是应该关进去几年?-2025021 ... ·  19 小时前  
楼市诸葛v  ·  深圳地铁大爆发! ·  昨天  
楼市诸葛v  ·  深圳地铁大爆发! ·  昨天  
财宝宝  ·  如何相亲?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公安部表态:严打网贷APP乱象,对“套路贷”技术服务商绝不姑息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19-11-14 19:34

正文

文/小新

编辑/木由



今年1月,公安部部署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11月14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共侦破涉网案件457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832名。 同时,针对互联网企业及联网单位开展安全监督检查17万余家次,清理违法有害信息445万余条,关闭网络账号60万余个,约谈整改相关网站及APP3.7万余家次,行政查处9.1万家次。
其中,来自黑龙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的典型案例“7.30”网络“套路贷”专案显示,警方严打“套路贷” ,严查网贷APP乱象。 打掉多个利用“暗网”倒卖公民信息的犯罪团伙,捣毁一批为“套路贷”提供技术、数据服务的科技公司。
今年5月25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居民宋某报案称,其通过APP贷款1500元后,被平台不断套路,向其推送55个“套路贷”APP,诱其以贷还贷,5个月时间欠款35万元。 宋某无力偿还贷款,“套路贷”平台通过骚扰电话、恐吓信息、诱导借款等形式,不断对其本人、家人、同事、朋友进行各种方式的“软暴力”催款,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案件发生后,七台河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从本地被“套路贷”受害者和催收团伙入手,延伸打击触角、持续经营攻坚,侦获一条集实施“套路贷”犯罪团伙、催收团伙以及帮助“套路贷”犯罪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完整犯罪链条。
8月10日开始,专案组对“7.30”网络“套路贷”专案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打掉犯罪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查封冻结涉案资产7亿元,提取各类涉案数据205T,涉及被催收人员7万余人。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从这些案件线索出发,组织全国展开集群战役,9月1日以来,各地网安会同刑侦部门收网打掉团伙147个,抓获嫌疑人1531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98名,铲除了一批帮助犯罪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实现了对“套路贷”犯罪规模打击、生态打击。
在通报过程中,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王瑛玮透露,被查的科技公司叫做天科安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套路贷”研发网上运行的“阿尔法象”系统平台,开发数百个APP,提供“一条龙服务”。 同时发现有数据公司为“套路贷”提供风控和催收服务支撑,有第三方支付为其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非法获取高额利润。
王瑛玮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套路贷”犯罪利用部分群众急于快速获取资金的心理,以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贷为诱饵,诱使大量有消费需求又无经济实力的年轻人、大学生等受害人落入陷阱。 特别是一些“套路贷”犯罪团伙借助网络平台,从线下向线上蔓延,由接触式向非接触式转变,侵害的群体人数更多、范围更广,动辄达到上万人,遍布全国各地,社会危害极大。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朱孔勤在答记者问中指出,公安机关将对“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网络“套路贷”犯罪涉及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推广服务商等进行生态式、全链条打击。特别是对涉及的明知是“套路贷”仍为其研发系统平台和APP的科技公司、为“套路贷”进行网上推广的网站和平台、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数据支撑的数据公司、为“套路贷”开通资金结算渠道和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11月13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发布《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打击与防范网络“套路贷”虚假诉讼工作指南》(下文简称《工作指南》),同样指明严打网贷APP乱象。
江苏省高院扫黑办主任、刑一庭庭长刘亚军介绍,江苏省法院在“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不少“套路贷”违法犯罪是依托信息网络平台进行的。据公安机关查实,目前社会上一些违法网贷APP以无抵押、黑户可贷、快速放款等噱头吸引急于用钱的人,以收取各类手续费为由从贷款中扣除费用,即俗称的“砍头息”。
最为可怕的是,受害人要想借出钱,必须提供多种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机服务密码、手机通讯录、半年通话详单,芝麻信用、花呗额度等各类私人信息,一旦还不上款,就会收到各类其他网贷APP的骚扰,让受害人继续“以贷还贷”,最终,受害者可能在每个APP上都借了几百、几千元,但累计的总额却能超过数十万元,令借款者深陷借贷泥潭不能自拔。
据统计,近三年多来,江苏全省法院受理涉网贷案件1万多件,有4万余件涉P2P网络仲 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向全省各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此,经江苏省高院调研和审阅大量案件,制定了《工作指南》,希望能够为全省法院乃至金融监管部门清理整顿惩治网络“套路贷”违法犯罪,提供规则上的借鉴和参考,有效震慑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从事“套路贷”等违法犯罪活动,从源头上整治“套路贷”虚假诉讼,彻底截断不法分子利用民事诉讼程序实现非法利益的通道。

江苏省高院扫黑办“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工作组组长、民五庭副庭长王蕴介绍称,《工作指南》共十二个条文,主要包括对网络“套路贷”的概念、特征和“套路”手法的明确,对网络借贷案件立案、审理、执行环节的审查严控,以及对网络“套路贷”虚假诉讼的处理原则作出了严格规定。

--END--


【转载、合作请联系】

XINLANDANG52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