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猫szq
昨天看了印度电影《神秘巨星》。故事讲述了一个酷爱唱歌的女孩追梦的过程。
女孩名叫尹希娅,从小就喜欢音乐,可是独裁的爸爸不同意,想让她好好学习将来嫁一个好男人。她的母亲是一个全职妈妈,在家里没什么地位,总是被爸爸殴打。即便如此,妈妈仍然尽着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女儿,最终实现了女儿的梦想。
1
故事如果这么讲述,确实挺平淡的。但是当你了解了细节,就会发现这个母亲的伟大。
因为要靠男人养活,她在家里显得笨手笨脚,没有一点家庭地位。她从不对生活提什么要求,尽管如此,仍然会受到丈夫的毒打。
比如,倒水、收拾行李不及时;做饭味道淡了;从娘家带来的项链找不到了种种,凡是丈夫有一点不高兴,就可以大耳刮子扇过去。
挨打期间,不能辩解,还要受到丈夫的质问,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丈夫才会停止。
这个女人确实挺窝囊的。
可是画面一转,我们又能看到她的另一面。
2
女儿旅行回来,发现她又挨打了,很不开心。到家以后,就冲着自己的弟弟发脾气。
她见状,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儿子叫到一边,像变魔术似的拿出了两颗糖,儿子开心的跑开了。
女儿和她讲了自己想参加校园歌曲比赛的事,她说“你爸爸是不会同意的。”看到女儿沮丧的脸后,她又给女儿出主意,可以趁着爸爸心情好的时候试试看。
她一边艰难的生存着,一边又从不把痛苦的一面带给孩子。孩子提出的要求她总是想办法解决。
就这一点让我无地自容。
3
我也是一个母亲,可是我自问做的不如她。
还记得我考科二的那个场景,当时因为要晚上练车,女儿又没断奶,所以带着她一起去了考场。夜里10点了,天还有一些冷,一岁多一点的她在考场里走。轮到我练车了,老公还没有回来,而女儿又有一些闹,想要出去。
我们练车是交了钱的,200块钱两圈,错过了没人等你。我很着急,打老公电话也打不通,女儿又一直往外走。我很生气,把她拉回来,她不走,我就拖着她在地上滑行。
我知道我失控了,可是就是控制不了。我大声的问她:“你不知道我们来干什么呢吗?”女儿只是哭。
现在想来真的可笑,她才那么小,怎么知道要干什么。她只是觉得天黑了,而这个地方还不熟悉。
吵闹了一会,女儿睡了。这时一起练车的一个中年人说“小孩子在这里真是受罪”。
而我当时只觉得她耽误了我的时间。
4
看了电影后我想:为什么她的生活如此艰难,却从来不对孩子发脾气,而我总是轻而易举的失控呢?
想了半夜,反思自己的行为,才发现我与这个母亲有着本质的不同。
影片里,妈妈对女儿说:“我唯一开心的事,就是看见你的笑容,所以请你不要剥夺我的快乐。”
从始至终,她都只想看见女儿笑。别的,她都不在乎。
女儿十年级了,学习不好,她没有批评过。课下上补习班,老师不收她,妈妈去求了老师付了双倍的钱,老师才同意。
可是在补习班上,我们可以从影片里看到,她不是迟到,就是不认真听讲。
结果导致补习前50、补习后30。可是妈妈依然没有批评她。
到是女儿6岁时想要买吉他,她偷偷拿了丈夫的钱,买给了女儿。
女儿想参加歌唱比赛,爸爸不同意,女儿很难过。而她悄悄卖了自己唯一的项链,给她买了电脑。
就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看似败家的女人,培养出了一个音乐天才。
5
写到这里,我找到了我的毛病,并且发现这些毛病,大多数母亲都有。
那就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标准是“我开不开心”,而不是孩子开不开心。
当妈妈的开心了,孩子提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可是如果妈妈不开心,这个时候孩子再提出一些不太容易办到的事,就会被认为无礼。
好哄的孩子,可能说了两句就走开了。可是一些比较有主见的孩子,就会显得难缠。
因此,其实我们对待孩子是有两套标准的,开心版和不开心版。这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觉得妈妈怎么变了,是不是不爱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