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一会投资
健一会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成为“最靠谱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社群”,会员基本覆盖清科排名前50名的机构,以投资总监以上职位的个人朋友为主,提供的公益服务包括深度闭门沙龙、微路演、众筹基金、退出设计、个人PR等。活动均为邀请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警方  ·  气温零下!有҈雨҈雪҈冰冻! ·  14 小时前  
星球研究所  ·  塔里木河:做河,好难! ·  昨天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种纳木错,千万别错过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古埃及历史文明考察报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一会投资

谷歌又要回归?这次挡道的恐怕不只有监管部门,还有......

健一会投资  · 公众号  ·  · 2018-08-06 19:04

正文

近日有传言称,谷歌将携“阉割版”服务回归中国,尽管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围绕着“谷歌如何接受监管”、“阉割版如何实现”、“谷歌回归带来哪些冲击”的讨论不绝于耳。今天健一君带来的这篇文章就探讨了谷歌回归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尽管文章作者并不看好回归的前景,但健一君表示,如果谷歌能回来,我还是很愿意去拥抱它。



据说,中国互联网的十大“上古月经贴”之一就是——谷歌回归中国。这两天,关于谷歌“回归”的消息又甚嚣尘上,缘由就在于市场传闻谷歌将会屈从中国政府,推出“阉割”版的搜索服务。


上一次市场传出谷歌回归中国是去年底,彼时在上海举行的谷歌中国开发者大会上,刚走马上任不到一年的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宣布成立中国AI中心。如今一年又快过去了,谷歌回归仍旧云里雾里。所以说,这一次谷歌回归中国传闻,可能又是一个“狼来了”的消息。


8月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有关谷歌或重返中国的传闻并不属实。其实,不管消息如何变化,也不管谷歌最终回不回归,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次回归的可行性有几成,谷歌回归在用户层面会面临哪些优势和挑战;谷歌想要回归中国的背后因素有哪些,对中国搜索行业有什么影响;错失了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十年之后,即使回归了,搜索谷歌如何适应如今的AI中国?……



传闻有板有眼,但是仍旧面临三大“尴尬问题”

不可否认,此次谷歌回归中国,被传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有板有眼得多。让市场觉得这次回归消息更靠谱,是因为媒体包括,谷歌在产品层面有了实质的行动。


据国外媒体 Intercept 报道,谷歌从去年初开始,推出了一个代号为Dragonfly(蜻蜓)的计划,根据该计划谷歌打算推出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搜索引擎,不仅会封锁相关的非法网站,同时也会对搜索结果进行过滤。


不仅如此,据说谷歌还开发了两版订制的安卓APP,分别名为 “Maotai” 和 “Longfei” ,并已经向中国政府展示过。


不过,如果因此就认为谷歌回归中国是大概率事件,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产品研发,到运营落地,中间还有着相当长的路要走。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谷歌类似这样的行动、示好并不鲜见,但是结果都是铩羽而归。而且,如今中国互联网正迎来一个“强监管”的时代,就在前不久,即使是在娱乐领域,就一大批短视频APP被下架,何况敏感度高得多的搜索领域,而且还是之前不听管教的外国厂商,监管层面怎么会掉以轻心?


所以说,此次谷歌回归,有希望但是仍旧困难重重,结果可能并不如谷歌所愿。退一万步说,即使短期内谷歌真的回归了,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三大尴尬问题:


首先,是监管问题。虽然谷歌为了开拓市场,可能愿意服从监管,但是可以肯定自由惯了的谷歌,打心里是不愿意被监管的。而从监管的角度上看,8年前谷歌毅然决然地离开中国,而且和监管部门发生了诸多不愉快,如今要回来,如果再来一波“离开出走”的戏码,这个责任谁都担当不起。所以,监管部门一定会慎之又慎。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是“不甘心”,一个是“不放心”,由此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其次,是产品问题。如前所说,谷歌即使回来了,带来的也是“阉割”过的产品。但是此前一小部分用户之所以选择谷歌就是因为谷歌的“不作恶”口号,以及互联网自由、民主的思想,如今谷歌自己都删除了“don’t be evil”的口号,提供的产品也不够自由,用户如何还有选择的动力?


再次,是用户问题。可以说,谷歌之前受一小部分用户喜欢是有特殊背景的,彼时中国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够完善,但是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从模仿走向了创新,在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网约车、互联网金融、O2O、外卖、智能硬件等等诸多领域,都在领先全球,搜索服务也是如此。因此,对过去十年本来就没有怎么接触过谷歌的中国绝大部分用户来说,本来就没有感情的羁绊,也真的不大需要谷歌了。而对于那些此前经常使用谷歌的极少数“古典用户”而言,怀念的或许不是谷歌,而是当年自己使用谷歌、使用互联网的故事而已,一直放不下,不过是“执念”作祟罢了。



谷歌在美国备受挑战,想回归的中国也不是“世外桃源”

毫无疑问,谷歌急急忙忙想回归中国,本质上并不是为了为中国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中国庞大的市场。而美国科技行业的“四大天王”,除了谷歌之外,苹果、亚马逊、微软都在中国有着庞大的业务,而且发展得非常不错。苹果的手机等硬件,亚马逊的云服务、电商,微软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服务等等。唯独谷歌,只有类似于Android Wear、网页版谷歌地图、谷歌翻译等一些边缘业务,游走、游离于中国市场。


在太平洋彼岸,如今“四大天王”谁能最新突破万亿美金,成为科技行业最津津乐道的问题。这其中,虽然谷歌的市值排名第三,并不是最后一个,但是从势头上来说,确实表现最差的。苹果在手机等智能硬件领域的独步天下,营收和利润不断创新高,也推动股价不断上涨;亚马逊凭借着极有优势的电商、云服务、流媒体等业务板块,也在不断摧城拔寨;即使是微软,也迎来了触底反弹的“第二春”,复兴的态势还在继续延续;而放眼谷歌,除了搜索业务之外,在智能穿戴、人工智能等领域,并没有太多实质的进展,相反不少项目做着做着就退出了、不做了。


而诸如AlphaGo、猜画小歌等项目,虽然一时间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关注,但是本质是属于短期的“娱乐项目”,而非长期的“商业项目”。难怪有媒体批评谷歌,做空中楼阁的项目行,但是做落地生根的项目不行。


对谷歌来说,严峻的现实是,在太平洋彼岸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在中国市场,绝对也找不到“世外桃源”,相反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如何与扎根中国更久、更懂中国国情、更了解中国用户、拥有更多数据、构建了更多场景的百度、360、搜狗、神马、微软Bing等去竞争,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提到谷歌,总有个别人愿意去盲目崇拜,实际上谷歌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也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大。根据当时艾瑞的数据显示,谷歌2005年的搜索请求量占比为26.9%,但2010年就下滑到了18.9%,此时百度的搜索份额已经高达76%,与现在的情况基本持平。也许有人会主观把其归咎于监管,但是实际上监管对于所有的搜索公司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企业业务发展不好,只能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随意甩锅。


当年在中国市场摸爬打滚多年的谷歌,成绩也乏善可陈,如今即使急匆匆的回归了,结果会如何可想而知。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任何一个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创造营收。对谷歌而言,商业变现存在五大挑战:


一是如何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和流量,解决“基本面”问题;二是如何改变一直被诟病的广告体验问题;三是如何获取品牌客户和中小客户的信任问题,毕竟客户在投放广告时,都是尽可能规避风险的;四是如何在中国信息流、内容赛道、智能搜索等背景下,进行传统搜索广告的售卖;五是如何应对同属二线阵营的360、搜狗、神马、微软Bing等厂商的阻截与纠缠。


总之,中国搜索市场早已是红得发紫的血海,不是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



错失中国互联网黄金十年,AI中国不需要谷歌搜索

前面说到的无论是“三大问题”,还是“五大挑战”,都还只是点上的问题,谷歌回归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是面上的问题。也即,谷歌搜索还是那个谷歌搜索,但是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已经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在中国市场,总是慢人一拍的谷歌,能否适应这样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谷歌并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么极客、创新和黑科技,相反谷歌Copy的黑历史,倒是可以随手拈来。比如,早在2007年的时候,谷歌中国拼音输入法就抄袭国内一主流输入法企业的词库,直接“搬家”过去,最后以谷歌正式道歉告终,面子尽失;比如,2015年,百度上线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NMT,将深度学习应用在机器翻译服务上,结果谷歌一年之后才姗姗来迟,上线了同样的系统;再比如,从2016年开始,百度发力信息流,而在2017年7月份的时候,谷歌也改造了其搜索APP,推出了Google Feed的服务,为用户定制新闻、娱乐资讯等内容……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GoogleDrive的网盘、Google Assistant智能助手、Google Home音箱等都不是第一只吃螃蟹的企业。当然,在中国市场上,人工智能也不是。


去年9月,谷歌就在北京的招聘网站上发布了几个与AI有关的职位招聘信息,包括机器学习研究员、机器学习技术主管、云端机器学习产品经理等岗位。当时就有人猜测,谷歌可能不会放过AI在中国的发展机会。果然,去年12月13日,谷歌在上海举行了谷歌中国开发者大会,刚走马上任不到一年的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宣布成立中国AI中心。只不过仍旧姗姗来迟的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也面临不够“天时地利人和”的困难:


从天时上看,谷歌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互联网、人工智能,向来是“快者为王”的行当,这边你谷歌还刚刚成立中国AI中心不久,调侃点说办公室才刚刚找到。那边人家百度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多地开始跑了起来,甚至销往日本等海外地区,你还在玩“猜画小歌”的小游戏,人家DuerOS已经“入侵”了近1亿台设备。同样的,阿里的ET城市大脑,也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始落地,腾讯也一样在摩拳擦掌。


从地利上看,八年的空窗期对谷歌来说更致命。因为AI到底成熟不成熟,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算法、算力,另一方面更在乎后天的训练和学习。也就是说,你得有足够丰富的垂直到每个领域的数据和应用场景的支持,才能不断提升成熟度,达到应用的程度。但中国市场对谷歌AI来说,目前几乎是一个盲区。而且更要命的是,中国互联网本地化的特征日益突出,过去可能是Copy美国的模式,现在几乎是中国往海外输出创新模式、概念,像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网约车、外卖点餐等属于在中国独有的现象。所以说,地利方面,谷歌一点优势也占不上。


人和方面也是如此,过去国内互联网企业重在应用,在核心技术和底层上的投入并不大,但如今不一样了,百度方面自不必说,有张亚勤、王海峰,是中国AI产业的“黄埔军校”;腾讯AI有张潼、俞栋等,阿里更是准备三年投资千亿元建立达摩院,今年4月又推出了“藏经阁”。所有这些都表明,谷歌过去所谓的人才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到处都是顶尖大拿的背景下,再拿个别科学家来说事,已经不起作用了。再者说了,即使是谷歌中国AI中心引以为豪的李飞飞,如今也都陷入了离职的传闻之中。“未来会在学术和产业间寻找平衡点,并不会如传言所说的彻底离开谷歌。”,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离职并非无稽之谈。


不知道接下来,在天时地利人和各个维度上都不占优势的谷歌AI会如何出牌?



写在最后

其实到最后也没啥好说的,不如送给谷歌四句话吧:


谷歌所谓的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迷惑了部分中国用户,但是千万别迷惑了自己;


部分遗老遗少用户的态度,并不是期待谷歌回归,而是追忆过往的互联网似水流年;


谷歌还是那个谷歌,但是江湖已不是那个江湖;


“不作恶”重要,但是“别任性”更重要。


| 来源:菠萝财经(ID: boluocaijing

| 作者:土妖


延伸阅读


拼多多,《西部世界》的人间剧场



口述

投资人是怎么炼成的


蒋 涛 | 郎春晖 | 许小林 | 顾正斌

吴世春 | 吴珠智 | 谈文舒 | 段 铮

刘理勇 | 王 毅 | 李晓燕 | 孙劲超

宋思勤 | 黄烁子 | 吴跃鹏 | 林 涛

庞恩升 | 焦 伟 | 范维肖 | 刘 冲

李 潇 | 张军辉 | 金 戈 | 孟兆辉

孟 楠 | 张丽君 | 成妙绮 | 文钧雷

王浩泽 | 赵山利 | 柳 星 | 刘芮江

杨 洋 | 强 炜 | 李 剑 | 侯瑞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云南警方  ·  气温零下!有҈雨҈雪҈冰冻!
14 小时前
星球研究所  ·  塔里木河:做河,好难!
昨天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种纳木错,千万别错过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古埃及历史文明考察报名
3 天前
剑圣喵大师  ·  谈恋爱一定要发生关系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