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了针对中国贸易的总统备忘录,将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此举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已经进入到了临战状态。
“中美贸易战”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签发了一份备忘录公布去年八月中旬对华301调查初步裁定结果。
认定中国在强制美国企业技术转让等四个方面存在不合理与歧视性问题,并宣称将从征收关税等三个方面实施制裁。
美国政府计划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供的信息,对于特定的中国商品,美国将征收25%的关税。这些产品包括:
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1300个税项产品
,属于100多种类别。USTR将在15天内公布针对的商品清单,随后将有30天的公示时间。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相关部门随即作出回应。
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
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
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
猪肉及制品、回收铝
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中美贸易逆差
在这期间“中美贸易逆差”的话题再度引发广泛讨论。此次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那么中美贸易逆差到底是多少?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美贸易逆差究竟是怎样变化的呢?
1985年,那会儿的中美贸易还非常平衡,中美之间的进出口额都是39亿美元。但到了2015年,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一个顶峰,足足有3657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单单创下了美中贸易逆差的纪录,也是所有双边贸易的纪录。
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为什么多?
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包括美国在内的外企搬到中国来生产,然后再由中国出口到美国。
在这种模式下,即使许多商品在中国并没有产生统计数据中显示的附加值,但在外贸统计上就算作中国的外贸顺差。
另一方面,不只对中国,美国对全球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表示,美国与100多个国家之间都存在贸易逆差。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要进口大量消费品。贸易逆差实质上是美国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
“全球化”?“逆全球化”?
2018年初的中美贸易战,表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与衰退中发达国家的矛盾正在激化,其中特别是在中国与美国之间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战胜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就确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秩序。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崛起,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不再是等于美国化和西方化,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反过来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
中国是顺势而为,并成为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推动者,而美国则是逆势而动,试图利用其地缘政治优势,阻止全球化的发展。所以,如果说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辆列车或者便车的话,那么显然美国的这一辆是开往20世纪,中国则是开往21世纪。事实上,冷战后25年经济全球化已经改变了世界,所以要想再回到过去已经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