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读者的提问:30岁就开始存养老金是不是太早了?即将步入30岁的“年轻人”,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工作了几年,收入不算很高,结婚、生娃、买房买车,样样都要花钱。每个月除去生活开销以后,就剩几百块了,再存养老金感觉压力很大,老公也不太理解。是不是等35岁左右,收入更高了、生活稳定了,再开始存好一些呢?
越是匮乏,越应该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你怎么知道自己35岁时收入一定会更高?
如果在职场上,年近30依旧只是收入不高的普通职员,那按照这两年的大环境和经济趋势看,35岁等待你的可能不是涨薪而是裁员。
你又怎么知道35岁以后一定会生活稳定?
那时你又会面临父母退休老去,要赡养双亲等等各种开销。
普通人的生活多的是“钱不够花”的地方,如果等“有钱了”再开始存,那就永远等不到这一天。
存养老金这件事,越早越好。越是收入低,越要早点开始。
最好从出来工作有第一份收入开始,就要存了。
我们的养老策略,就是用今日的资源,包含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换取那些能战胜时间,不断产出更高价值的东西。
年轻人总说自己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总是忽视了自己最强有力的武器——时间。
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是时间。
同样都是
目标60岁退休,存够100万养老金
(假设年利率5%):
25岁开始存的人,每个月只要存
800多
就可以完成目标;
35岁才开始存的,每个月需要存
1500多
才能完成目标。
晚了10年,就要多付出将近一倍的本金才能追上。
这就是时间+复利的威力。
但如果我们在年轻时没有做对选择,错失了时间这个优势,那么“复利”的作用也将不复存在。
哈佛大学教授曾经给学生做过一个著名的石头沙子水实验,要求往一个杯子中装入大石头、小石头、沙子、水。
如果一开始先往杯中注满了水,那么杯子就再无法容纳沙子、石头,超负荷的承载量会让水溢出;
但如果我们按照大石头→小石头→沙子→水的顺序放入,小石头可以填补大石头间的空隙,如此逐渐让杯子变得丰富、圆满。
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大石头指的是人生中那些非常重要,占用很多资源但也许并不紧急的大事,例如养老、教育、医疗等等。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这些事情很重要,那么要做的就是优先准备它们。
而不是等到10年、20年后,硬生生把它们拖成重要、紧急但已无法解决的难题。
现在每个月只能剩500元,那就先存500元;
说不定存着存着,如你所愿,收入上涨,我们可以加大投入;
万一不幸被我言中,未来收入并没有更好,那你更应该庆幸自己早就开始存这笔钱,大大减轻了后面的压力。
说到底,
养老准备最重要的是尽快开始,而不是等一个完美的方案
。
越早开始规划和准备,我们就越轻松,晚年就越舒服。
哪怕你现在只有二三十岁,资源有限,存不下多少钱,但也不妨碍你先提前了解,心里对自己的养老准备有个清晰的认知和准备方向:
......
强烈建议大家,趁早去做一个
免费的养老金规划
。
每一笔,专业人士都会帮你清清楚楚地算出来,给一个清晰的养老金储备方案。我们只需要每个月努力工作、按照计划存钱即可。
我特地向我的老朋友——谱蓝孙明展团队
争取
了200份粉丝福利:免费
领取价值1600元的养老金规划服务(含家庭保障规划服务)。
他家赠送的咨询服务,几乎每次都 24 小时内一抢而空,超乎想象的好评。
这次也给大家争取了
200个免费名额
,名额有限,领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