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杉 编译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掌握智能手机未来的控制权是过去10年科技大战的主基调,现在,押注未来10年整体趋势的科技公司都在纷纷争夺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权。
本周五,美国专车公司Lyft宣布将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成为又一家认定无人驾驶汽车将主导未来交通趋势的科技公司。
Lyft在加州帕罗奥尔托开设了新的无人驾驶研究中心,还计划在今后几周开张后为该中心积极招募新的工程和技术人员。
“我们不认为自己的无人驾驶部门是个编外项目,它是我们业务的核心。”Lyft自动化技术副总裁卢克·文森特(Luc Vincent)说,“正因如此,我们才将10%的工程师投入到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中——我们还将在今后几月继续扩大这个团队。”
作为Lyft的老对手,Uber花费数百万美元在匹兹堡、多伦多和旧金山开设了研发中心,专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他们还开发了自己的无人驾驶硬件和软件系统。从Alphabet旗下的Waymo,到底特律和欧洲的汽车巨头,很多公司也都在开展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Lyft采取了与Uber截然不同的模式。Uber的无人驾驶计划多数都是单兵作战,但Lyft却宣布了所谓的开放平台项目,希望与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共同开发无人驾驶技术。
“我们希望借此将整个行业凝聚到一起,我们认为,Lyft目前面临独特的机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领导者。”Lyft首席战略官拉吉·卡普尔(Laj Kapoor)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想要理解这个项目,最好的方式就是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
Uber的模式类似于苹果:这两家公司都希望控制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多数产品。
相反,Lyft则更像谷歌的Android系统。这两家公司都在开发被很多硬件厂商采用的软件,并与硬件合作伙伴一同开发技术。在Lyft的理想状态下,这可以帮助其在汽车厂商中更快地传播自家技术。
汽车厂商都在争相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因为他们认为未来拥有汽车的人将会越来越少。与Lyft合作可以将这项技术加速推向市场,而汽车厂商也可以为Lyft的专车网络提供更多汽车,以便为乘客提供服务。
Lyft看到了一些迹象,其早期合作伙伴包括Waymo、nuTonomy、捷豹、路虎和通用汽车。这一合作的公开细节还很稀少,但所有公司都致力于普及无人驾驶汽车。
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缺陷。合作伙伴完全可以推出开放平台项目,转而开发自己的软件。或者,与Lyft的合作也会令企业感到担忧,因为他们都在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
Lyft高管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大战处于初期,而相互敌对的公司也可以通过合作和学习来建立未来的车队,从而获得很多好处。
“Lyft不会进军无人驾驶汽车制造领域。”卡普尔说,“我们将会开发无人驾驶系统,之后,汽车行业便可将其变成现实。”
【完】
交流沟通
量子位读者6群开启,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量子位小助手的微信qbitbot2,申请入群,一起探讨AI。
想要更深一步的交流?
量子位还有
自动驾驶
、
NLP
、
CV
、
机器学习
等专业讨论群,
仅接纳相应领域的
一线工程师、研究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