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
可以让您更好更快的了解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及集团下属剧院团推送剧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节课  ·  “我用AI搞钱,春节期间收入超10万” ·  19 小时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2 日,忌误用语言 ·  4 天前  
91产品  ·  市场部年终总结模板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2岁拿下19K产品经理offer,我是如何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

对话访谈 | 《赵一曼》女主角董凡:8月26日,我与天津“旧情复燃”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  · 公众号  ·  · 2017-08-23 17:57

正文

她,大气优雅,具有书香门第的古典气质;

她,有江南女子的灵秀,又有北方女人的洒脱;

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传神传情;

她嗓音圆润、清脆、富有穿透力……



无论她在舞台上塑造人物,还是朗诵诗篇,或是主持节目,都能运用独有的语言节奏和声音技巧,调节把控现场气氛,将自己融入角色,用真心真情感染观众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她就是董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


8月26-27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大型话剧《赵一曼》将登台天津光华剧院大剧场,董凡刻画的中年赵一曼,从多个角度还原了英雄的一生部署作战时,赵一曼果敢坚决;潜伏战斗时,她随机应变;面对敌人时,她嫉恶如仇;与爱人相聚时,她柔情似水;想念儿子时,她眼中闪烁母性的光辉。


如此深刻的演绎,源自于对英雄的崇敬、对角色的深入剖析,更源于她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表演功底。



而你可知道,

董凡的舞台生涯,与天津有着不解之缘

演艺君有幸与董凡进行了采访对话:

演艺君:想听您聊聊与天津及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天津人艺”)的情缘。


董凡:天津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座有着深厚戏剧文化底蕴的城市,更是我的家乡。我生长在天津,对这座城市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天津人艺可谓我戏剧生涯的启蒙地。


1987年,我考入了天津人艺。在天津人艺工作期间, 参加了多台话剧演出和多部影视剧的拍摄,从而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天津人艺诸位老师和同事对我的关爱,以及天津观众曾给予我的厚爱,虽然阔别多年,但却从不曾忘记,所以当我知道《赵一曼》要来天津演出时,我的情绪一直很激动,是久别重聚、游子归乡的激动。



据说哈尔滨公安局至今还保留着

当年日军审讯赵一曼的两册尘封档案

里面记载了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的全部过程

烙铁烫、灌汽油、施以电刑……

“赵一曼,对于很多人来说,

只是听起来很熟悉

演艺君:“赵一曼”这个名字,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在您为塑造赵一曼这个人物角色而遍访名家、查阅典籍时,她和我们想象中的有什么区别吗?


董凡:可以说,她和我们想象中的,和课本上读过的特别不一样在我的印象中,赵一曼是骁勇善战光芒万丈的抗日女英雄形象,相信很多人也都和我想的一样。这次我为了走近“赵一曼”,查过很多资料,与多位专家座谈,之后突然觉得她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赵一曼”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赵一曼”只是她使用时间不长的多个化名之一;很少人知道她出身富裕家庭;留学过苏联;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批女学员;是位出色的指挥官;她的丈夫陈达邦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券面汉字题写者;她英勇就义时,除了是一名抗日英雄,还是一个八岁男孩的母亲……

董凡在《赵一曼》饰演中年赵一曼↑↑↑

董凡:赵一曼这样的背景,完全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支援抗日革命,比如可以捐款等等,然而她却选择浴战火,洒热血,抛头颅,奋勇杀敌显中华儿女之本色,让我感慨“取大义,舍小我;舍小家,为大家”,对于英雄来说,不是一时一刻的行为,而是贯穿终生的信仰。


赵一曼,便是如此的一个真英雄,民族不能淡忘她。而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中,赵一曼为信仰奋斗,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的纯粹,在信仰缺失的当下,尤具现实意义。



演艺君:在大IP、仙侠、奇幻以及青春偶像剧层出不穷的今天,《赵一曼》是如何在年轻受众群体中掀起热潮的?


董凡(笑谈):其实如果只看戏名,很多观众会误会“不就是一个主旋律的英雄戏”,很多年轻观众一开始都没在意,甚至也不会去买票。但是首演之后很多年轻观众自发在朋友圈里晒心得, 能让80、90后觉得震撼,我们觉得很欣慰。


我想是因为“赵一曼”这个人物角色立体丰满;演员在舞台上细致入微的刻画把人物内心的感情波动和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从编剧写剧本到导演排戏,都要求我们说“人话”(笑),《赵一曼》中的台词都是力度十足且接地气,绝非舞台腔或者喊口号


1992年天津举办首届月季花节“评花比美”大赛,董凡作为天津人艺的青年演员应邀参赛,并以清纯靓丽、聪明睿智的出色表现,获得评委和观众的特别赞赏,一举赢得亚军。


不久,董凡应天津电视台邀请,担任以展示曲艺、杂技、魔术及各种民间艺术为主的首创栏目《鱼龙百戏》主持人,她与马三立、骆玉笙、袁世海等著名艺术家谈文说艺,在幽默风趣的访谈中请艺术家们表演绝活,多才多艺的她也参与其中,并反串演唱京韵大鼓、京东大鼓,还演小品、说相声等,成为当时观众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她作为该栏目的节目主持人,在曲艺之乡天津一举成名,家喻户晓。


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董凡调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


董凡的戏里戏外↑↑↑


演艺君:《赵一曼》8月26日首演在即,您想跟天津观众说点什么吗?


董凡:我…一直是在天津观众的厚爱之下成长起来的。那时在天津,除了话剧演出外,我因为主持《鱼龙百戏》栏目,在天津家喻户晓,离开十多年之后再回天津时,还会有观众在路上认出我,我很感动也很感恩。


我想说,能回家乡真是太亲切了,尤其是能回到家乡的舞台之上,那种激动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我想拼尽全身力气来演好赵一曼这个角色献给天津的父老乡亲,我都担心这样的心态到时会让自己的情绪过于饱满了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远去的是往事,不朽的是精神。


赵一曼天生具有行侠仗义的豪情与纵横捭阖之能力,她为中华民族儿女做的事,重如泰山。人生在世,种种浓淡、轻重的情感或信仰,皆需经历时间火燎方能验证金刚不坏。


那个年代的人坚信有个地方值得心灵去投靠,8月26日-27日,天津光华剧院大剧场《赵一曼》,也愿一代代年轻的心灵投宿而来。


成都锦城艺术宫公演盛况↑↑↑



观众热议”


“我是宜宾县人,从小就听说过赵一曼的故事。看了这部话剧,赵一曼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变得更加鲜活了。”


“虽然从小就知道赵一曼的事迹,但看过话剧后,我仍然感觉十分震撼。”


“这是我第一次看红色题材类话剧被感动哭了,因为太真实了。不枉耽搁了周末休息,值得一看。”



卫我河山,浴血红颜,百炼成钢

剑阵横眉,刀丛冷对,白马红枪

尤难忘,将红旗高唱,生命华章

春风里,看宁儿代代,正沐阳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