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曾说:“一个演员在台上表演,背后得有多大的系统在支撑他!国家大剧院每年有将近1000场演出,约1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每年有180多万人走进大剧院,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陈平院长说提到的背后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剧小院问答时间开始啦~
相信对于走进大剧院观看过演出的观众而言,大家对大剧院四个剧场的舞台一定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真正了解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吗?
观众们日常看到的舞台,是直观的基于舞台台板平面所构成的立体空间。其实舞台的范围不仅仅是观众们直观看到的四方空间,而是一个结构庞大的多维立体空间。以歌剧院为例,主舞台区域上至32米高的工作栅顶,下至地下27.5米深的基坑,还有左、右两个侧舞台和后舞台构成的“品字形”结构,所有这些区域都是歌剧院的舞台空间。所以真正的舞台,远远大于观众视野所及的范围。
国家大剧院的穹顶下,坐落着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和小剧场四个专业剧场。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实则包括了四个剧场所涉及到的所有设备和设施范围。
歌剧院的风格庄重华丽辉煌,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有观众席2398席(含站席)。歌剧院的舞台具有推、拉、升、降、转的功能,还有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
音乐厅的风格宁静清新高雅,适于演奏大型交响乐、民族乐,并可举办各种音乐会,有2019个席位(含站席)。音乐厅内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管风琴,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戏剧场的风格是热烈传统经典,也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上演戏曲、话剧等为主,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主舞台上设置的“鼓筒式”转台可以达到边升降边旋转的舞台效果,独特的伸出式舞台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
小剧场的风格是实用灵活多变,观众座位共计556席,上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话剧、现代舞甚至歌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提及国家大剧院舞台,我们舞台同事特别自豪地说:“有一次,一位长期从事剧场技术的国外专家来到剧院参观,在参观公共大厅时说到:‘只有你们中国能够拥有这样的剧院!’到了舞台、到了设备机房,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总是不停的抚摸我们的机器设备,手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在他临走时说:‘这是我看到的管理的最好的舞台,没有之一!’”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文化自信感油然而生!
舞台是剧院的心脏,是剧目合成、排练、演出的载体,是表演艺术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定空间。舞台的运行和保障,是决定演出艺术品质的关键因素,也体现着剧院的专业水准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大剧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其舞台能够实现复杂的舞台动作、快速的布景切换和精良的舞台效果,其科技含量和管理难度可与现代化工业企业相媲美!
这么复杂的设备当然要定期保养啦,就像汽车开了一定时间就要到4S店进行保养一样。或者说就像咱们人每年都要体检一样,定期体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健康。例行的维保是一个剧院科学运行的重要保障。这也是国际惯例。
因此,
国家大剧院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都会安排大约为期3-4周的舞台维保期
。在这段时间里,大剧院的四个剧场不会安排任何演出。在外界看来好像我们在休息,实则是我们的舞台技术工作人员和设备厂家正紧锣密鼓地工作哦。
Q3:
大剧院的舞台维保为什么要在特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可以取消吗?
回答是不行滴!可能您有所不知,大剧院的年剧场利用率将近95%,演出生产异常繁忙。不过尽管再忙,舞台维保工作也是不能随意放弃和变动的。
平时我们每天有专门的人员巡视和检修,每个月也都会腾出固定几天时间用于舞台维修,通常安排在星期一。在大剧院的演出排期表上,每个月都有月检修时间,每个季度都有季度检修时间。然后每年还有这个法定的时段来进行年度维保,集中处理一些平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对所有的设备集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试和维保。
舞台维保是一项全方位、多维度、多部门联合进行的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大剧院在演出排期中,通常提前一年便确定了月度、季度和年度三级舞台维保时间安排,同时我们还提前一年就确定了第二年整个需要维修的项目。
可以说,整修期是国家大剧院科学严谨演出排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大剧院每年艺术生产的基本保证。正是一切提前安排、有序推进,才使得舞台设备的“日常体检保养”与“集中精准治疗”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维保期间的四个剧场
上:音乐厅
左下:歌剧院
右中:戏剧场
右下:小剧场
舞台维保首先主要是解决安全问题。正如老话所讲“救场如救火”(Show must go on),安全,是舞台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舞台技术保障的终极目的。舞台技术人员努力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舞台上人员的安全、演出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解决舞台健康运行、长久运行的问题,设备只有不断保养,使用周期才能长。维保既是“体检”,也是“保养”。我们不是只用不修,或者一直耗损没人管,而是定期维保,这样常修常换反而更省。为什么大剧院的节目可以长期这么演,舞台可以长期这么用?恰恰在于我们有科学的维保!
同时,维保也是为了保证演出的完美呈现。大剧院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科技的殿堂。只有科学维保,才能实现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也是我们对所有演职人员、剧场工作人员和观众们的一份承诺!
舞台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枚普通的螺丝钉从
32米
高的栅顶自由落到舞台面的安全帽上,结果安全帽被砸穿出一个洞。一次巡检中,舞台人员发现歌剧院舞台一台设备上的一颗螺丝钉松扣了,为此工作人员爬到舞台十几米的高处,把所有螺丝一个个重新拧紧。
说了这么多,快让我们见识见识舞台维保是怎么样的技术活吧?
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维保工作,主要包括对四个剧场的机械、灯光、音响、多媒体、乐器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对钢琴、管风琴的清洁和调律,同时还包括对舞台的供电系统、水暖设备、土建装饰等系统的整体维护维修保养工作。
而今年的工作,除了上述常规内容之外,还有对歌剧院乐池地板、音乐厅地板的更新和数字调音台操作系统的软件升级等工作。
△音乐厅地板更新现场
这里,我要讲讲国家大剧院的维保人员。从歌剧院32米高的栅顶到地下27.5米处的基坑;从四个剧场的舞台到设备机房,大剧院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在维保中就像医生一样,不辞辛苦,专业细致,周密部署,往返检查。
△歌剧院舞台机
械控制室,技术人员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对服务器进行调试
△歌剧院1层耳光室,
技术人员正在检查电源箱内接线端并进行紧固、清理
△歌剧院基坑(-27m),技术人员正在对舞台制动器进行检查
△歌剧院4层马道(22米),技术人员正在对灯光吊笼进行维护
△歌剧院音响控制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数字台软件系统优化升级
△戏剧场液压升降台检修平台(-16.4米),技术人员在做升降台的锁定机构和行程开关的检修
△戏剧场4层台上前机房,技术人员正在对单点吊机载荷传感器、松绳传感器进行检修
△戏剧场功放机房,技术人员正在对音响系统进行检测调试
△音乐厅钢琴库,技术人员正在对钢琴进行内部清洁
机械专业的把几百台机器设备清洁、加油、润滑;电气专业的把几万个电气元器件用吸尘器、用毛刷像姑娘绣花般的细心除尘、紧固、测试;控制专业的集中处理系统中的“bug”、给系统和程序升级;灯光专业的对三千多台灯具逐一清洁、测试、维修;音响专业对上千条线路测试检修;对内部通讯系统音频视频系统进行逐级故障排查;我们的乐务专业,大到管风琴的清洁除尘、电气系统维护保养、整音调音,小到每一个乐队谱架的擦拭。
这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在将近三周的时间里,维修保养工作要做的大约有近百项。每个设备在维修完成后都要写维修报告。远远望去,穿梭在国家大剧院后台的忙碌的身影,依然健步如飞。舞台工作人员们在用自己的行动,确保台上每一位演员的安全。在这里,观众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舞台将会让大家经历一个又一个更加震撼人心的夜晚。
Q7:再给我们讲讲大剧院的舞台技术,最好“举个栗子”吧。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那我们以歌剧院舞台为例。歌剧院的主舞台分为6块,可以同步或分别升降,还可以倾斜。主舞台下降到负9米后,86吨重的芭蕾舞台板能够快速移动到表演区。这些一瞬间就会出现或消失的舞台,辅以61根电动吊杆上悬挂着的几十吨重的不断变化的灯光、布景,足以给观众营造出斗转星移的视觉效果和无以言表的心灵震撼。
这是一个异常繁复的组合系统。控制系统是大脑,电气系统是神经,机械系统就是舞台的臂膀。“每一块舞台、每一根吊杆的平移升降转动都必须达到平稳准确,误差不超过3毫米,竖起来的香烟都不会倒下。”工程师们每天都要用螺丝刀进行检查、紧固,因为任何一点松动都可能让移动的舞台停下来导致表演失败。幸运的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出现过,这也让工程师们很是自豪!
我想每个工作都有它的有趣之处。
例如灯光师傅可以在灯具检修的时候体验编程下灯光所营造出的缤纷色彩;会对灯光进行系统的编程工作,用以检验每个灯光是否能够按照程序顺利工作。
音响师傅能够听音寻声,确保每一个线路的精确;会对音响的扩声系统和内容系统线路进行排查,以保证声音能够通过音轨和扩声系统顺利抵达,让观众们听到悦耳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