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崔东树
崔东树关注汽车市场研究,研究政策走势,挖掘行业数据,发现市场变化点,解读行业状态,供行业研究人员和社会各界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崔东树

17年第5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分析

崔东树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6-04 15: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6 2 日,工信部公布了 296 批公告,随公告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2017 年第 5 批)》,共包括 92 户企业的 309 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 83 户企业 264 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 24 户企业 42 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 3 户企业 3 个型号。。

2017 年以来,工信部部已累计发布 5 批推荐车型目录,共包括 157 户企业的 1782 个车型。。 这也是很值得分析的资料,体现出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布局运作。纯电动汽车主流车型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大幅提升,这也是目录体现的产品进步。

1 、第 5 批目录跟随公告正常发布


本次的 296 批目录是 2017 年的第 5 批目录,也是基本符合每年 1 月必有 1 批的汽车企业及车辆产品目录的发布惯例。随着新能源车推广目录伴随产品公告目录的发布,产品公告目录的发布意义也就更为重大,毕竟新能源想拿补贴是要进入推广目录的。

2017 年的新能源推广目录的发布应该是相对受到瞩目的,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车型 (2016 年第 1-5 ) 全部重审,自 2017 1 1 日起不再做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依据。因此 17 1-5 批目录是车企今年产销的基本产品资源基础。

原来的补贴目录一般是在月初发布, 17 年目录完善公示等流程,因此基本都在转月第一个工作日签署,审核的相对更为公开和严格。

2 、第 1-5 批的车型数量较多

在前两批平均 200 个目录的情况下,第三批的目录迅速达到 634 款,第四批 453 款也是高于前两批总和较多,而第 5 批目录的 309 个属于回归常态。第五批的客车、专用车目录数量相对下降,但 17 1-5 月的专用车目录已经超过 16 年全年水平。

客车目录少于 16 年全年较多,主要是纯电动客车的目录下降较大。而乘用车的纯电动达到 180 款,已经高于 16 年的 166 款,但插电乘用车的目录少于 16 年较多,这也是与客车的反差,原因估计是客车的补贴偏重于增强插混。

以上为纯电动且非快充的电池的特征。新能源车的电池的提升表现较突出,三元的优势快速明显。乘用车的三元锂占比达到 91% 的车型分布,而专用车也达到 82% 的分布,说明产品转型速度较快。

而能量密度的提升也是极其迅猛的,客车高于 115 的占到 70% 以上(前两批的数据稍有问题)。客车电池高于 115 的达到 72% ,大部分客车企业都能实现 115 的补贴鼓励要求。

3 17 年目录的结构持续调整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第 5 批),这其中的乘用车中微客类车型仍有进入,不好界定。客车中的轻微客类产品近期也是基本退出。形成相对规范的新趋势。

微客类电动车是物流性质的居多,进入乘用车的序列也是有利于提升地位,如果未来微客类车型也可以享受乘用车的新能源积分政策,这对微车企业是巨大的利好,也有利于乘用车的交叉类产品可持续发展。而未来的专用车的发展也就意义不大了,毕竟进入乘用车也是很好的出路。

5 、电池体系的三元锂趋势

新能源车电池体系的三元化趋势仍在持续,只有客车发展偏慢。第四批的新能源车电池变化不大。钛酸锂的产品在第五批有增长。

乘用车的电池基本是三元锂为主,磷酸铁锂的持续减少,三元锂的走势相对较强。

6 、 乘商新品指标趋于分化

乘用车的新品续航里程趋于实用化,电池用量相对稳定。大中客的客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容量远高于乘用车 4-6 倍。儿专用车的电池用量也是乘用车的两倍。

5 、乘用车的产品投入特征

A\ 主力厂家的产品申报

17 年第 5 批目录有 16 家企业的产品,相对第 4 批的 11 家稍多。其中 16 年没进入, 17 年开始进入的是北汽云南和北汽福田。 17 年目录表现较强是吉利汽车、众泰、比亚迪、北汽和长安。

莲花汽车此次是在 17 年首次审批进入。这也是新能源产品准入放开的较好体现。

B 、主力产品分析

主力车型的产品分布在 3.5 4.5 形成两个主力区间。前期第一批的主力是 2.7 米左右的产品。目前新推车型的产品逐步中型化,在 3.6 米形成较多推出。大型乘用车的市场容量有限,产品推出不多。

C\ 具体产品分析

此次的新能源车产品有中大型化的趋势,不是市场是否有需求,反正每个企业都有车,新能源车进入混乱的堆产品阶段。

6 、客车市场的插混增加较快

A\ 客车产品推出特征


客车的补贴退坡力度较大,但新能源车的申报和发展热情仍很高,而且插混和纯电动全面发展。大客发展较充分后,本次的轻客的纯电动数量也继续大幅增长。

B 、客车厂家的新能源目录特征

第一批的客车企业有 76 款目录进入,其中首次进入目录的是吉利商用车,这也是吉利的战略全面发展的最新成功体现。而此次的而昆明客车也是进入主力客车企业序列的体现。

17 年第二批有 20 家企业的 128 款产品进入,这些企业都是 16 年进入过目录的企业。

第三批的目录有江苏博能、中国重汽、黄海汽车等首次进入 17 年目录,这对客车企业的增量有促进。

第四批有更多的老企业进入,形成更多的产品资源,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持续增量。

而苏州金龙、江苏长隆等原有目录较多的客车企业尚未进入新能源客车目录。尤其是苏州金龙、奇瑞万达等前期骗补企业的进入仍较慢,国家管控仍较严格。

7 、专用车的目录特征

A\ 专用车产品的分布特征

专用车的目录进入车型主要是厢式运输车,占到绝对比重。而其他的环卫、邮政等真正的特殊专用车实际较少。 17 年第 1-5 批的专用车目录的大量推出是对新能源车的利好因素。期待新能源专用车克服 3 万公里的障碍实现新突破。

B\ 专用车产品的市场特征

专用车市场是亟待开发的宝藏,是近期的发展热点,东风和依维柯、比亚迪是专用车的主力厂家。前期的主力厂家逐步边缘化。

新能源新厂家是很有活力的。第一次的新厂家是安庆安达尔、吉利商用车、以及陕西越低新能源车,这几家中也大部分是新军,有利于专用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发展。第二批中没有 16 年没进入的企业。

第三批目录的专用车企业较多,北汽银翔、芜湖宝器、山东吉海等都是 17 年首次进入专用车目录。而湖南世纪中远也是 16 年和 17 年均未进入目录后的首次进入。

第四批进入的有莲花汽车和郑州日产、江西宜春、四川新筑等。

第五批进入的是北汽股份、一汽客车、沈阳华龙、北京和田改装、黑龙江龙华等。

目前尚未进入 17 年目录的是长沙梅花、烟台海德江苏澳新、中联重科、北京华林、天津清源、国宏汽车等前期主力专用车企业。

总体看, 17 年的前 5 批补贴目录的出台解决了新能源车的目录的基本问题,加之 4 月末推出的免购置税目录,形成良好的政策组合效果。体现了政府对新能源车的支持力度很强。

考虑到 6 1 日,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中德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一步深入合作。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同意延期至 2019 年底前,电动车(含混合动力)要达到总销量 8% 的目标。由此可能导致新能源车的销量预期稍有放缓。

虽然延期一年,德国也是接受新能源积分政策,这是我们的政策最终得到各方认可,新能源车发展仍是加速的趋势。油耗的压力让自主必须多干新能源车,合资的新能源车也没有不干的幻想了。新能源车有可持续发展发的政策稳定预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