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学园
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孤独大脑  ·  好运的原理:偶然+正反馈 ·  昨天  
孤独大脑  ·  DeepSeek收你们来了,还吃? ·  2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遇到这样的女生就删了吧 ·  3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远离这几类人,你就会很有福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学园

为什么是梁文锋?

混沌学园  · 公众号  · 学习  · 2025-02-14 19:30

正文


DeepSeek的爆火让世界沸腾。


刚刚,DeepSeek在开源社区Hugging Face上的点赞数跃居第一,这是继DeepSeek力压ChatGPT登顶美区App Store免费榜的又一个历史时刻。


国内的火燃得更旺,华为、腾讯、阿里、京东、百度……云场商,七大手机制造商,三大运营商……中国企业千军万马般接入DeepSeek模型。


为什么DeepSeek能给世界带来了如此巨大的震动?


因为从创业的一开始,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就做对了第一道题。


“有些人做AI想的是我要怎么赚钱、怎么应用,但梁文锋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怎么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走向AGI,同时要推动其普适化。”混沌创新领教、混沌合伙人张雷老师在上周六的直播课程里讲道。


用梁文锋自己的话说,是“让最偏远的山区的孩童,能和硅谷工程师用上同样聪明的AI助教”。


第一道题往往就是企业存在的第一性原理,它是否成立,决定了企业的生死。那么,作为企业的一号位,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做对了第一道题呢?


上周六,混沌创新领教、混沌合伙人张雷老师在课程里分享了混沌创新四步法中的最关键的一步,以下是部分精彩内容:


授课老师: 张雷 混沌学园创新领教 混沌合伙人



作为一号位,你会发现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各种各样的消息,需要敏捷地做迭代,决策的比重在不断提升。基于各种信息进行决策和管理,这其实是一个特别专业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的。很多创业者都是从基层干起的,有的人销售干得好,就开一家公司,有的人技术能力好,也开一家公司。这些专业技能都是特别职能项的,而做业务判断和决策,是另外一个专业。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说,每个创业者或者业务负责人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专业的一号位。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决策力和判断力,负责任地为结果担当呢?


专业的一号位需要有新的一套系统装载来帮助其定方向、拿结果。今天我给到大家的方法是混沌创新四步法:第一步,建模型;第二步,找市场;第三步,立产品;第四步,拆单点。

什么是混沌创新四步法?


第一步,建模型,就是找正确的问题。 创业者需要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业务怎么干,这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建模型。建模型用的是第一性原理,也是创业者最高级的思考。伊隆马斯克天天在讲用第一性原理找本质,确定正确的问题,确认业务的价值主张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解题能力挺强,但问题不对,那从一开始就错了。


第二步,找市场,就是找价值网,找正确的方向。 确定了业务的价值主张后,就要进入到一个真正的战场里去了。在战场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决定我们战场选择背后的重要力量到底是什么,同时还需要一步一步去找那个盈利又高,又能可持续发展的战场。在需求侧,我们会用错位竞争的方法去找到用户的真正价值。在供给侧,我们会通过低端颠覆的思考方式,去实现在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步,立产品,就是确立正确的解题方案。 第二步圈定了作战范围,那么到底拿什么样的武器上场最合适?这把武器就是产品。混沌有一个模型叫单点击穿,我们具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业务、产品或服务,才能把这个市场打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考量整个大的战场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市场需求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得有核心能力把适合这个战场环境的武器给造出来。拿着这个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武器上场,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儿。大家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现在那个产品或者服务卖得不好,或者说遇到了一点阻力,就要重新思考是不是战场选错了,或者不太适应环境。


第四步,拆单点,就是把方案和计划落实,形成正确的结果。 不能促使行为改变的培训都是耍流氓。创业最后形成一套落地的实践,就是第四步要干的。第一步建模型其实是建立一种商业认知,第二步选战场是做了一个战略认知,第三步立产品是一种业务认知。第四步就是把前面的这些认知一步一步落地实践。创业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升级打怪、一步一步攻克卡点的过程。





DeepSeek的梁文锋是如何做对这四步的?


很多有认知、有自己思考、有独特性想法的创业者都用了这套方法,只不过我们把它梳理出来了而已。比如做DeepSeek的梁文锋,也是用四步法来做的。很多人从表象上说,他和别人不一样,做了一个这么低成本、这么好的模型,像天外飞仙一下子就想出来的,其实不是。他从一开始建模型的思路,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深度思考的。有些人做AI想的是我要怎么赚钱、怎么应用,但梁文锋给自己提出的那个正确的问题,背后的本质认知是怎么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走向AGI,同时要推动其普世化。让村里的孩子和上海的精英用同样好的AGI,这是他的梦想。


第一步模型建好之后,后边一系列的思考和动作就跟其他人不一样了。于是第二步就要选择一个独特的战场,对于DeepSeek而言就是做一个开源的低成本推理模型。


基于这个定下来的战场,就到了第三步立产品。这个产品的关键就在于它应该是一个具有高算法效率的推理模型。这跟很多国外做大模型的产品关注点不一样,国外做大的推理模型就是堆卡,往上堆量,但是由于我们的条件限制,在卡的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做高算法效率,既要保证模型算力强,同时又要节省算力。


到第四步,如何更好地应用算力,提高算法效率?DeepSeek用了一系列外国人一开始都看不上,但实际上很细致的工程创新。很多论文都是别人写的,但DeepSeek用得最好。因为梁文锋从第一步开始就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提高算法效率,最后通过各种各样的东西把它形成了。光有能力不行,光有认知也不行,一个好的一号位必须有这样的一套逻辑和方法,让自己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进入正确的战场,找到正确的产品,执行正确的行动。


点击下图,观看完整课程



为什么创业的第一步要建模型?


不光是混沌,很多地方也在讲模型,那么模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做业务要建模型?其实你可以把你的公司想象成一部机器,它有一个算法或者有一套公式,输入一个东西就会输出一个东西。如果这个模型好的话,输入一笔钱之后,输出的就是更多的钱、更多的回报。如果这个模型不对,模式没跑通,市场不认可,那么这个公司就可能会亏钱。到底怎么才能挣到钱,怎么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怎么才能给投资人和员工带来回报,这些都是模型要做的事情。


业务一号位需要对商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业务模型搞清楚。业务有两个基础模型需要同时成立,一个叫价值模型,一个叫财务模型。一个企业有上游和下游,上游是你的供应商、员工,下游是你的市场、用户,中间存在一个流动,业务一号位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在流动的过程中有没有创造价值、创造了多少价值、怎么创造价值的,这是价值模型。在下游挣到的钱给上游结算后有没有盈余,能不能挣到钱,这是财务模型。



为什么一号位要确定价值模型和财务模型同时成立?如果价值模型不成立,但是财务上能挣很多钱,基本上就是骗子,骗的是别人。前些年很多公司和个人一下子就起来又瞬间倒下,被各种追债。如果价值模型成立,但是财务模型不成立,赚不到钱,就是骗自己,自己感动自己。作为一号位来讲,你不能只是自己感动自己,因为你的员工还是要赚钱养家的。


很多人讲我是做AI的,所以AI就是我的价值。实际上这个价值并不是你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你为你的用户解决了何种问题,实现的价值,才是你这个价值模型的根本价值。


举个例子,星巴克做咖啡,Costa做咖啡,Manner做咖啡,瑞幸也做咖啡,他们做的都是咖啡,但他们的价值模型是一样的吗?像雀巢这样的速溶咖啡品牌解决的是职场用户需要快速提神的问题。Manner门店那么小,只有一两个员工在那里,它的价值在于它兼具性价比和好口味。星巴克完全不一样了,星巴克一直宣扬的是给大家创造一个空间去工作、去畅想。同样是做咖啡,它们的价值模型是不同的。


这几年我们进入了存量时代,很多公司不赚钱不是你的价值不成立,而是你的价值跑不赢大盘,低于行业的平均价值。在市场的饼不断扩大的增量时代,只要你杀到这个赛道里,你能够产生价值就可以挣钱,但是在存量时代,你一定要思考我的价值到底能不能超过行业均值,因为业务创造出的价值高于行业均值的部分才是你的盈利点。


同样都是做大模型的,都是做AI的,为什么DeepSeek现在这么火,这么出圈?根基就在于它的价值是超过行业均值的。跟国内其它做小模型、做私人部署的公司相比,它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最开始讲的价值模型就不一样。高算法效率让它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投入得到更好的推理模型。





如何为自己的公司建模型?


很多人跟我说,张老师你讲价值很重要,每个企业都是从价值主张开始的,但是价值这个词比较虚,到底怎么样才能确定我要做什么业务,创造什么价值呢?简单来讲,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业务想要创造价值,关键在于回答出你是为谁解决什么样的真问题。如果这件事情一句话讲不明白,基本上你的业务也是不清楚的。


对于一号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停问自己,我的这个业务到底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原来解决的这个问题挺好的,但在明年还会存在吗?存在的问题还是一个好问题吗?我还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吗?我是否比同行解决得更好?这些问题的背后就是企业或业务的价值模型和核心竞争力。



每个企业看似干着同样的事,但是为谁解决什么问题是不太一样的,层级也不太一样。举个例子,有一个公司叫做AiPPT,它帮助不愿意写PPT的职场办公人士,或者不擅长做PPT却又需要用PPT进行呈现、演讲、汇报的职场人,利用AI自动化地生成、优化PPT。最近两年这家公司发展得非常好,我上次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已经达到了上千万的用户。DeepSeek也是做AI的,但他们的价值主张不一样,解决的问题不一样。DeepSeek要解决的问题是让更多人用上AGI,用上高性能的推理模型,帮助其做判断决策。


你会发现只要你能够解决一个真问题,你的业务就能够跑好。一旦你找到了你需要解决的真问题,定下来你的价值主张,后边一系列的行动都要朝着那个价值去努力,也就决定了你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冲着解决真问题去的、有助于价值实现的就是对的,不能解决真问题、无助于价值实现的就是错的。


混沌的价值主张:创新

混沌的核心价值是教创新,最开始我给我们业务定的价值主张是非常清晰的,就是通过好的课程和O To O的学习方式帮助企业培养和提升创新人才。我经常和我们前线的业务人员聊,他们给我反馈说,有客户说:“混沌品牌很好,创意课程很好,我们销售的能力也需要提升,能不能给我提供财务类的课?”还有人问有没有表达类的课,有没有演讲类的课。


有市场我们可以做,如果就是为了挣钱,混沌有很多领教,我们可以让领教根据客户的需求做一个课程直接卖,但从事实上来讲,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价值主张决定了我们不做这个。帮助企业提升创新人才是我们要解决的真问题,我们的核心力量都要往这个上面投。


我们在创新领域的产品是市场上非常优质的高复购率产品。如果我们做财务类的课程,看着好像是有业务机会,但其实超出了我们的价值主张范围。做财务类课程的公司和老师非常多,我们在财务类的战场上可能会有20个甚至200个竞争对手,怎么保证我们的课程能够打败他们呢?做好一个财务类的课程需要投入很多资源,但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价值主张决定了我们要all in 创新,只要大家认为混沌在创新这个品类中是Top级的就好了。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你会发现你能做好的事情非常少。假如你来自一个初创团队或者小公司,那么你带领一支队伍做到这个细分领域Top的事情,几乎就只有一两件。


一个建模型的通用模板

价值模型最重要的就是价值主张,也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成立。对于创业公司或者对于业务一号位来讲,实现价值成立有三个关键假设也需要成立。


第一个,被需要。这个价值是真的被需要的吗?还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看过很多项目,大家会想出一些问题,自认为别人需要,实际上人家根本没这个需求。 伪需求是创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