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是5G网络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可实现灵活的网络切片管理、业务动态编排及弹性伸缩,可有效应对5G网络中场景多样化、业务动态化和网络异构化的挑战。
团队主要研究成员王鲁晗、陈昕博士现场展示了5G网络中典型应用场景eMBB、mIoT网络切片创建、管理流程,及端到端业务的实现。5G切片管理编排原型系统得到了与会设备商、运营商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ITU-T Future Networking工作组副主席Alex Galis评论到,“This work is very impressive, I extremely expect to see it implemented in operators network!”。
我国5G网络切片进展
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在5G网络切片技术方面的又一创新。我国在5G网络切片方面进展较快,2016年上半年,IMT-2020(5G)推进组联合各单位制定了网络切片测试规范。第一阶段各厂商设备基本还处于原型机阶段,测试主要注重功能性,围绕切片模板、切片的生命周期管理、切片选择、切片共享、切片的多接入、切片的维护、切片的业务指标等特性共20多个用例展开测试。
目前正在讨论第二阶段的测试规范,计划测试切片选择、切片的编排能力、联动扩展以及典型切片的业务能力验证等内容,预计2017年6月底冻结测试规范。第二阶段的测试进一步增加了功能项并注重可用性。
IMT-2020(5G)推进组网络技术组组长谭仕勇曾表示核心网子系统功能测试方面的重点是5G网络架构的设计。5G网络架构与2G、3G、4G的网络架构有很大不同。近期杭州结束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专业会议上,3GPP最终决定采用SBA架构(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基于服务的网络架构)作为5G网络架构的唯一形态。这是整个中国IMT-2020测试的路标。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温向明教授研究团队表示,研究团队将加强与国内外重要运营商展开深层次的合作,提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影响力,共同推动5G网络切片管理编排的标准化进程,占领5G网络切片管理编排及网络操作系统的制高点,加速推动5G网络切片管理编排系统在运营商网络的商用。
关注
通信世界
请长按
微信号:
CWW-weixin
《通信世界》旗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