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总聊IT
飞总,从事大数据的基础构架研发10余年。本公众号的主要目的是和大家交流我在大数据基础架构,IT前沿发展,职场经验的方面的观点和看法。本公众号仅代表本人的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樱花季,在厚朴汤河原学堂来一次身与心的对话 ·  2 天前  
中国中医  ·  云南省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  2 天前  
中国中医  ·  中医馆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飞总聊IT

瑞幸骗局:陆正耀终结者?

飞总聊IT  · 公众号  ·  · 2020-04-08 09:00

正文



瑞幸自曝22亿元巨额造假,股价瞬间崩塌,后续严惩即将来临。这只是神州系面临的困境之一。神州系操盘手陆正耀蒙眼狂奔的打法将迎来终结?




作者 | 张吉龙  编辑 | 安心


本文由全天候科技(ID:iawtmt)授权转载,全天候科技是华尔街见闻发起的原创科技新媒体,悦读更多请登录www.awtmt.com


神州系业务遭遇疫情黑天鹅后,瑞幸咖啡很快向市场“回赠”了一只黑天鹅。


4月2日,美股开盘前,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公司内部成立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发现,瑞幸COO刘剑以及其下属几名员工从2019年二季度起从事了某些不当行为,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人民币。


瑞幸方面还称,“特别委员会建议采取某些临时补救措施,包括中止刘健先生和涉嫌不当行为的此类雇员,以及中止与已确定的虚假交易涉及方的合同和交易”,并将对负责不当行为的个人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包括法律行动。


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受此影响,瑞幸咖啡盘前股价一度暴跌85%,开盘后股价从前一日收盘的26.2美元狂跌至5.62美元,跌幅接近80%,市值蒸发近50亿美元。4月2日盘中,其多次触发熔断,暂停交易,并最终以6.4美元收盘,跌幅超75%。


4月2日,瑞幸咖啡股价暴跌80%


按照瑞幸过去发布的财报,其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别为4.785亿元、9.091亿元、15.42亿元。在Q3财报中,瑞幸预测,Q4季度净营收预计在21亿-22亿元之间。


按照这一数据计算,瑞幸咖啡造假的22亿元金额相当于Q4的全部营收,也相当于2019年瑞幸咖啡全年营收的43%。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瑞幸的公告迅速震动市场。


作为新消费领域迅速升起的明星公司,瑞幸咖啡在过去2年一直处在烧钱扩张、数据造假的质疑声中,这种打法被外界称为“蒙眼狂奔”。


但是按照瑞幸自己公布的数据,其门店、营收和用户数也一直高速发展。用陆正耀自己的话说,“狂奔是真的,但是并不是蒙眼”;瑞幸的一切都经过了精确的算计。


瑞幸只是陆正耀执掌的神州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年来,陆正耀几乎通过相似的操作路径——抓风口、彪悍融资、烧钱扩张、迅速IPO,打造了神州优车(838006)、神州租车(00699.HK)、瑞幸咖啡(NASDAQ:LK)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近千亿元。


瑞幸出事,只是神州系目前面临的困境之一。作为神州系掌门人,瑞幸的惊天造假是否意味着陆正耀蒙眼狂奔的资本打法将迎来终结?





1

瑞幸造假疑云成真



这次瑞幸咖啡的自查自纠缘起于两个月前浑水的那份做空报告。


今年1月底,美国著名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公布了一份89页的做空报告,该报告由外部匿名者编写。


这份报告直击瑞幸两大命门——数据造假和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报告从各个角度来对瑞幸的数据进行质疑:瑞幸咖啡门店商品销售数量数据造假,将2019年Q3和Q4每店每日的商品销量至少夸大了69%和88%;单均商品数从2019年Q2到2019年Q4持续下降,有效销售价格在2019年Q3被虚增;瑞幸咖啡夸大了广告费用,并将此部分用于增加2019年Q3的收入;2019年Q3其它产品净收入被夸大。


为了证实这份报告的准确性,报告还称,其数据来源依据的是92个全职和1400多名兼职调查员,收集了25000多张瑞幸咖啡小票,录制了11260小时视频,并收录了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最终成功记录了981个店铺日的客流量,覆盖了620家店铺100%的营业时间。


在商业模式的质疑上,浑水这份报告直接认为,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存在缺陷,已经基本崩塌。


该报告发布后,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瑞幸咖啡的股价当天跌去10%,盘中最高跌幅达到25%。


面对造假指控,瑞幸方面进行了坚决否认。2月初,瑞幸咖啡公告称,其“所有关键运营数据均被实时追踪”,并且强调数据“可被验证”。同时,瑞幸咖啡也否认了报告虚增夸大广告费用的指控,“确认公司披露的广告费用是真实和准确的”。


瑞幸还称,报告中所谓的客户订单收据的来源和真实性无据可依,且其报告中的基础统计方法毫无根据,指控均基于毫无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


针对商业模式的问题,瑞幸咖啡在公告中再次表达了对自身商业模式的信心,表示凭借颠覆性的新零售模式、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强大的财务状况,将继续客户和股东提供价值。


不过,瑞幸的回应并没有完全打消市场的疑问,因为相对于做空报告提出的各种数据,瑞幸的回应没有公开相关数据进行反驳,其回应内容大部分只是一笔带过。


谁曾想,瑞幸今天自己“打脸”,自曝22亿元虚构销售额。


自2017年成立后,瑞幸咖啡闪电战风格切入咖啡市场,疯狂烧钱补贴、开店、做推广,迅速做大门店和用户规模、提升市场声量。


2019年初,瑞幸咖啡提出计划在年底前将门店数量增加至4500家,同时在门店数和杯数上全面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宣布,瑞幸直营门店达到4507家,在除上海外的其余中国主流城市中,门店数量均为第一。她还介绍说,截至当时,瑞幸咖啡交易用户数已超过4000万,在2019年Q4新增用户数约为1000万。


在成为门店第一之后,瑞幸咖啡并不打算慢下来。按照瑞幸咖啡CEO钱治亚的说法,瑞幸咖啡在2021年瑞幸咖啡将开出总计10000家门店。


门店快速扩张背后,瑞幸咖啡的亏损也在迅速扩大。财报显示,瑞幸咖啡在2018年的前9个月亏损了8.57亿元,而在2019年的同期亏损则超过17亿元。


为了证明亏损的合理性,瑞幸咖啡拿出了其耀眼的增长数据。以2019年Q3为例,各项数据几乎都是同比百分之几百的增长,如营收同比增长557.6% 交易客户的总数同比增长413.4%,门店数量增长209.5%。


2019年Q3,瑞幸还在财报中称公司单季度平均单个门店首次实现盈利,这虽然引发市场质疑,但无疑给瑞幸的股价带来一波上涨。


不过,对于瑞幸咖啡疯狂烧钱的扩张模式,陆正耀和瑞幸咖啡的早期投资人并不在乎,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甚至表示,“我完全不认同‘激进’的说法。我们哪里激进了?高铁跑200公里你还嫌慢?拖拉机跑80公里就得散架了吧。不是我们快,是因为完全不是相同的物种。”





2

神州系危机



瑞幸咖啡是陆正耀治下神州系的重要一员。


作为瑞幸咖啡的董事长和最大的股东,陆正耀也是神州系的总操盘手,瑞幸咖啡的高管包括CEO钱治亚、CMO杨飞等都来自神州系。


事实上,这次瑞幸公告中提到的造假主谋——公司COO刘剑也是神州系的老将。履历显示,刘剑在瑞幸咖啡任职之前,曾先后在神州租车、神州优车工作约10年时间——2008年至2015年,其先后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2015年至2018年,担任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


除了瑞幸咖啡,神州系旗下还包括神州租车、神州专车、宝沃汽车、车闪贷等业务板块。在神州优车,陆正耀家族共持有36.16%股权,为实际控制人;而神州优车是神州租车的实际控制人。瑞幸咖啡上市前,陆正耀家族以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拥有瑞幸咖啡42.93%的股权。


实际上,这些业务面临的问题也十分棘手。


以神州租车为例,自2016年以来,公司净利润一直处于下滑通道。根据最新财报,2019年其公司年度总收入76.91亿元,但净利润仅为0.31亿元,同比大跌89.3%。


2015年5月至今,神州租车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的态势,从最高点的22港元跌至目前的4.3港元,总市值也从520亿港元的峰值跌到目前约91亿港元。



对于2019年利润暴跌,神州租车将主要原因归结于二手汽车销售市场疲弱、折旧成本及要约成本大幅增加、股份补偿开支增加、旅游城市竞争加剧导致的租赁收入低于预期等。


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神州租车也造成空前压力,疫情导致人们足不出户,租车需求骤降。


经济观察网援引神州租车内部人士的说法称,“因为疫情原因,仅春节期间神州租车在湖北地区就损失超过一千万。”该人士称,神州租车春节期间,在租车辆达到十万辆以上,其中仅在湖北地区大概有一两千辆,这些车辆难以回收。


在网络上,有不少用户投诉称,疫情导致还不了车,被神州租车要求续租。


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发布公告,将神州租车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标普认为,疫情下休闲和商务旅行需求减弱,神州租车的EBIT在未来12个月可能下降20%-25%。


或许是由于不满股价被低估,神州租车近期被媒体曝出正在进行私有化谈判,考虑从港股私有化,中金公司为牵头投行。不过,对此神州租车表示不知情。


曾经风光一时的神州专车发展也不顺利。神州专车母公司神州优车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9.20亿元,同比下降48.9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52亿元,由盈转亏。


神州优车称,营收下降主要由于专车业务的减少。公告还称,随着网约车行业监管措施的不断加强,开始逐步清退不合规车辆和司机,此外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专车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疫情蔓延让神州专车雪上加霜。由于需求减少,国内网约车平台订单大幅下滑。有司机表示,其订单比之前减少一半甚至更多。甚至有神州专车的司机在网上吐槽称,“刚注册的神州专车,还没用就临时停运了”。


宝沃汽车也不省心。2018年,神州优车以39.73亿元收购宝沃汽车67%股权。在收购后,2019年1月,宝沃汽车联合神州优车推进汽车新零售革命,号称业内首创24小时免费试驾、90天无理由退车等购车贴心服务,并发布了“魔性”的《好·贵》广告片。然而,这些并没有拯救宝沃汽车,消费者并不买账。


由于业绩不佳,宝沃汽车债台高筑。4月2日,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为了优化债务结构,公司控股子公司宝沃汽车拟就应付款项进行债务重组。宝沃汽车拟用40亿元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冲抵其应付北汽福田的约40亿元债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