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闷热的夏天已经到来,男女老少纷纷开启“昼伏夜吃”模式:
烧烤小龙虾,炸鸡配披萨,勺挖冰西瓜……
更不能少的,是今夏酒类市场上杀出的一匹黑马——白酒Mix
自诞生以来,这股倡导情调、冰爽、男女皆宜的“自调白酒风”席卷各大综艺节目和视频社交平台。随之而来的是众多消费者一改旧俗,过上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白酒汽水一比三”的自调生活,也为白酒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国内白酒行业又有哪些环节需要关注?尼尔森带您洞察白酒行业,助力品牌在新零售环境下赢得消费者青睐。
得市场者必先得消费者。尼尔森发现,无论对头部白酒企业还是对新玩家来说,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两类人群的需求: 一是现有相对忠实用户,二是未来潜力消费人群,以“一守一攻”的策略来夯实白酒消费者基础。
“守”的关键在于引导现有相对忠实用户的重复购买,让他们成为真正的“铁粉“。”攻“的关键在于吸引白酒潜力消费人群并提升这部分人群的转化率,培养新一代的”忠粉“。这“一守一攻”能从两个最重要的维度去夯实相对忠实用户,培育新的潜力消费群体,为白酒企业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尼尔森研究发现,白酒企业需要守住的相对忠实用户集中在36-60岁这个年龄段,他们大部分是企业的普通员工,月收入低于人民币8000元。
首先,这部分人群对白酒消费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群已经养成对某个白酒品牌的饮用习惯,想要他们改变自己的品牌选择比较困难。其次,和普通饮用人群比起来,白酒相对忠实用户对白酒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和见解;第三,和普通饮用人群相比,白酒相对忠实用户对白酒的口感要求更高,这是驱动他们选择白酒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类群体每周饮用白酒2-6次,相较于普通人群,他们更偏爱独酌及与亲朋好友/同事共饮。在家中时,相对忠实用户愿意独自一人在家独酌白酒的比例达39%,高出普通人群10个百分点。在娱乐场所时,相对忠实用户愿与亲朋好友/同事喝白酒的比例达37%,高出普通人群6个百分点。
白酒相对忠实用户的这种高频且忠诚的饮酒习惯,加之这部分人群的收入特点,让他们更加关注白酒的性价比。今年来,众多白酒企业在高线光瓶酒上发力,正是希望能抓住这部分饮用白酒的相对忠实用户,为自己打造一个坚实的“铁粉“群体。
谈及白酒企业需要“攻“的潜力消费人群,白酒消费群体年轻化是近年来白酒企业非常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很多白酒企业都希望能切入年轻消费群体,培养他们的白酒饮用习惯,继续传承白酒这一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白酒企业也发现想要切入年轻群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群消费新生力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尼尔森的研究发现,崛起的90后已经成长为目前及未来的消费主力,他们注重个性、追求自我,强调个人价值的认同和归属。目前,90后占总人口比重为15%,到2030年,他们的整体消费增量占比将达20%。相比60、70和80后,90后有着更强的消费意愿,在2018天猫双十一大促中,46%的购物者都是90后。
这个群体对白酒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了解这群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他们饮用白酒的驱动因素和饮用场景、以及白酒企业有效触达他们的媒介方式可谓迫在眉睫。
尼尔森发现,在崛起的90后中,初入职场的年轻男性并不是以白酒口味为主要饮用动机的,他们多是因社交需求(如烘托气氛、融洽关系以及商务宴请)才开始接触和饮用白酒。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用户的白酒饮用动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社交需求逐渐转向休闲放松需求,再转向对白酒发自内心的认可,即以品鉴和享受为主要饮用动机。白酒企业应该抓住不同年龄段饮用动机的转换,寻找最合适的场景来吸引年轻人群,培育他们对白酒的认可,养成饮酒习惯,将被动饮用转化为主动饮用。
对白酒“守“和”攻“人群的更多分析,可以通过尼尔森官方微店购买《尼尔森2018-2019酒类趋势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基于对全国3000个酒类饮用者的研究,对酒业基本面、消费者行为及细分品类市场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并在如今新零售环境下,探究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此次报告新增对白酒行业消费者转化和流失的专题研究,提出有数据支撑的独立观点。
更多酒类相关内容,敬请垂询: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