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华为员工约18万名,京东员工的总数是16万名。未来,或奔向百万数量级,如此庞大的员工团队,管理会不会是一个难题?任正非、刘强东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丘吉尔说:“制度不是最好的,但制度不是最坏的。”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不重视制度建设的管理者,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在企业稳步发展下,制度甚至比资本、技术乃至人才更加重要,企业做大做强就一定要用制度来护航。
一个企业不能仅依靠企业领导人的威信、人格魅力去管理员工。企业的管理基础也不应该是随时、随地、随意由领导人临机处置,无章可循。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大大降低个人因素影响企业的管理,依靠科学合理的授权、约束和控制,以及对制度适时的调整,使整个企业有效、健康地发展。
但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能一劳永逸,殊不知任正非常讲“没有一开始的完美”。华为也是在不断地改进、更新制度当中成长壮大。
制度化管理是依靠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制度不是定给人看的,而是定来遵守的,只要是组织内的成员,就会收到制度的约束。这个时候领导的作用就很显著了。著名管理学家亨利艾伯斯说,上级领导的职责是把下级的行为纳入轨道。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华为和京东的管理。
华为的成功就不多说了,典型的“知识分子+军人能量”聚合模式的实践。
而作为企业领导者,任正非、刘强东无疑具有共同点:鲜明个性,铁腕作风。
刘强东在《我的经营模式》写到:创业之初,最让我疲于奔命的,实际上是培养团队。京东就是通过内部所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制定了各种苛刻的要求和标准,确保了京东内部的高效运作,避免了潜在的风险。
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华为京东那样的体量,但是华为京东打造的管理制度,确实值得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学习。
1. 商业模式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以真心换真金。
2. 如果你的声音没人重视,那是因为你离客户不够近。
3. 只要作战需要,造炮弹的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炮手。
4. 永远不要低估比你努力的人,因为你很快就需要追赶他(她)了。
5. 胶片文化让你浮在半空,深入现场才是脚踏实地。
6. 那个反对你的声音可能说出了成败的关键。
7. 如果你觉得主管错了,请告诉他(她)。
8. 讨好领导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工作做好。
9. 逢迎上级1小时,不如服务客户1分钟。
10. 如果你想跟人站队,请站在客户那队。
11. 忙着站队的结果只能是掉队。
12. 不要因为小圈子,而失去了大家庭!
13. 简单粗暴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你和他人隔开,你永远看不到墙那边的真实情况。
14. 大喊大叫的人只适合当拉拉队,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场上呢。
15. 最简单的是讲真话,最难的也是。
16. 你越试图掩盖问题,就越暴露你是问题。
17. 造假比诚实更辛苦,你永远需要用新的造假来掩盖上一个造假。
18. 公司机密跟你的灵魂永远是打包出卖的。
19. 从事第二职业的,请加倍努力,因为它将很快成为你唯一的职业。
20.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以权谋私、贪污腐败都会留下痕迹。
21. 所有想要一夜暴富的人,最终都一贫如洗。
细心的读者肯定已经发现,这其实有二十一条,但签发的时候就叫十六条军规,可能跟去年8月《十六条军规(暂定)》名称保持一致。
《京东人事与组织效率铁律十四条》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1. 价值观第一原则
京东秉承“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的用人原则,通过能力、业绩和价值观体系量化标准评分,将所有员工分为五类:金子、钢、铁、废铁和铁锈。价值观很好,业绩能力也很好的人,是金子;能力、业绩不错,价值观也不错的人,是钢,大部分员工属于此类;价值观不错,但是能力稍差的,是铁;能力不行,价值观也不行的,是废铁;能力很强,但是价值观不过关的,是铁锈,是要坚决去除的。公司倡导“80%钢+20%金子”的团队结构,以促进团队的稳定和发展。
2. ABC原则
公司在财权、人权、事权和问责四个方面实行两级决策或追溯制度,即除在审批权限设置中明确规定须经多级审批的事项外,对于管理者一般决策应在其向上两级中解决,如果涉及相应的风险追责(例如贪腐,合规性要求等)也是向上追溯两级。简单说就是按照级别划分,C级汇报B级,B级汇报A级。
3. 一拖二原则
对于所有加入公司的管理者,公司原则上不鼓励过多引进过去单位的下属(公司特批群体雇佣除外)到其所管辖的部门工作(欢迎推荐到非本人管辖部门),以避免在公司内部产生帮派及小团体文化,降低公司经营管理风险。如有必要,经其所属条线的CXO批准,最多可引进两个人。该原则同样适用于所有内部异动的管理者(组织架构调整引起的除外)。
4. Backup原则
所有总监级及以上管理者入职一年期满时,必须从价值观、业绩、能力和潜力角度找到经人力资源部和A、B两级确认的、至少在三年内可以继任其岗位的候选人。若未达到要求,公司在第二年将不给予该管理者晋升、加薪、股票授予和其他任何附加资源投入(比如领导或承担新业务等)。如果在该管理岗位满两年仍然没有继任者,则该管理者必须离职。
5. No No No原则
对于其他部门、一线员工和客户提出的与被要求人或部门工作职责范围有关的需求,没有事实或数据能够证明他人需求是不正确的,不允许Say No。
对于涉及两个“凡是”的要求, 应认真对待,不允许随意说No。 即“凡是涉及客户体验改进的要求,凡是涉及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如果针对涉及上述两个“凡是” Say No , 必须报备被要求人的直接上级或部门负责人共同决策,才能Say No , 且相应“Say No”的邮件在发送给要求人的同时,应同时抄送给被要求人上级或部门负责人,该邮件将留存为records, 便于事后回顾和追溯。
公司提倡对管理者放权、授权。当业务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能在自己权责范围内解决的,可以不向上汇报。但不能刻意隐瞒信息,跟下属说“这事不能让领导知道”。
6. 七上八下原则
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关键人才的大量需求,进一步落地4S人才观(Style/Stage/Speed/Success),针对价值观良好,能力达到目标管理岗位任职资格要求70%以上的内部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大胆地予以提拔和任用。针对成熟业务及体系的经理级及以上的管理岗位空缺,坚持内部优先的原则,要求80%以上通过内部提拔,给予内部员工更多的平台、土壤和资源,来培养我们自己的核心管理队伍。
7. 九宫淘汰原则
公司每年从绩效和潜力双维度对内部人才进行盘点,根据人才盘点九宫格位置实施相应的管理举措。对于7、8、9格的高绩效、高潜力员工给予重点发展、培养和激励。对于2格(差距员工)与3格人员(基本胜任)通过调整岗位、辅导培训等方式优化改善,对于1格人员(问题员工)严格执行淘汰。
8. 两下两轮原则
所有管理者每年至少两次下一线支援;所有管理者、P/T10及以上人员、产品经理岗(技术研发类)人员每年至少两次去其他部门轮岗(其中至少有一次是去对口业务或协同部门)。每次轮岗时间不得低于一个工作日,上不设限。轮岗发起分为主动申请和业务部门邀请两类,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数据/信息保密等)拒绝他人的轮岗申请。
9. 8150原则
设置机构要满足一定数量的管幅要求,一般情况下,编制上管理人员含实线和虚线下属的管理幅度不低于8人,仅在实线下属多于15人时才能设置平级或下级部门。对于业务相对单一(如分拣、包装、配送、客服等)的最基层部门,其管理者管理幅度应较大,在满足管理幅度不低于8人的情况下,仅在实线下属多于50人时才能设置平级或下级部门,或设置副职(限京东物流区域)。
10. 24小时原则
所有管理者对于任何工作请示及需要批复的邮件24小时内必须回复。所有管理者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开机并接听电话,保持沟通渠道的顺畅。对于所有需求,所有员工需要在24个工作小时内解决,如因特殊原因确实有困难的,需要明确向需求方说明解决时间表。
11. 会议三三三原则
内部会议要求会议核心内容不超过三页PPT,会议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决策会议不能开超过三次。同一问题超过两次会议决策不了,就上升一级做决策,三次会议必须解决问题。
12. 考核铁人三项原则
所有员工/管理者的考核KPI都不超过三项,超过项列入警示或观测项。考核KPI全面简化,只聚焦最关键的驱动因素,把精力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13. 内部沟通四原则
内部沟通时间分配“721原则”、汇报讲层级、沟通是平的、谁牵头谁担责
14. 组织五开放原则
周报开放、例会开放、数据开放、战略开放、人才开放
制度建设并不能帮助公司直接盈利,但是却可以推动公司向着盈利的方向逐渐加速。想成为一流的企业,就一定要有一套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换位思考,华为十六条军规、京东铁律十四条放到你们公司是否能够很好的执行?
本文来源:世界经理人(ID:CEC_GLOBAL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