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汉周读书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专家解读光绪《大婚图》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唐代士子高中后摆的席,为啥叫“烧尾”? ·  5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雍正临终嘱托:此人不能杀!但雍正刚死,乾隆就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汉周读书

父亲,慈儿已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从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

汉周读书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23 11:27

正文

这里有故事,你有酒吗?

1911年的一张照片,临刑前的林觉民  | 抗战时一座孤城,1.7万守军歼灭日军7万|只能眼红中国,欧洲44国为何无法大一统 | 中国神仙排行榜 | 古人没有套套,如何避孕 | 明朝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导读:文艺作品有很多种五花八门、争奇斗艳质量也良莠不齐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因为各种原因初初看来一般般以为不过又是一部注水作品。

 

毕竟这个时代咱们能接触到的信息实在太多文章诗词、影视笙歌参差不齐的各种作品琳琅满目乱花丛中迷了眼把古天乐的杨过看成平平无奇的一张脸。直到后来再品才捶胸顿足觉得自己差一点就错过了全世界···


来源知乎日报



那到底有哪些初见觉得一般,后来才发现差点错过一个世界的作品?



知友:王爱国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初一的时候学的这篇课文,感觉情节很无聊,文笔也并不多么惊艳。


后来随着自己年岁渐长,也了解了张岱的生平,才喜欢上这种淡淡地叙说浮沉悲喜的白描手法,才读出了他笔下的忧愁,宁静与欢喜。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知友热评: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三年


这是旷世的孤独。


——philosophy lee



知友:佛凛先生


鲁迅吧,学得太早了。


知友热评:


想想现在的社会状况,鲁迅的文章依然句句如刀。小时候不懂事,哪里知道这文章的摧毁性。


——张家伟



知友:Kobee


《大宋提刑官》


以前就感觉是刑侦片,后来来回刷了三四遍,真是感觉是借古讽今的标杆之作,也许是我过度解读了吧。郭达老师、何冰老师,演绎地鞭辟入骨。


看电视剧有多恨刁光斗,最后就有多唏嘘。


当宋皇把满朝文武的罪证付之一炬,宋慈目瞪口呆眼光泛红,只问了一句:全烧了?


最后辞官归乡双眼无神走出皇宫门,背影萧瑟,大概是对世道绝望了吧。


不知道会不会想起吴淼水两次对他说:不要说你一个宋慈,就算十个八个宋慈,也休想把这浑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


从头转,社稷安抚臣子心?空怅惘啊


电视剧最后,宋慈说:


「父亲,慈儿已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从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时至今日慈儿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恶扬善,单凭我等仗义执法,查凶审案,是无济于事的。孩儿已疲惫不已,不堪重负了。唯留下这本书,原想可以帮助后人,辅助大宋,现在看来也没有必要了,大宋这半壁江山不会久了。」


宋慈一世奔波,明断是非罪案,最后却辞官还乡,再不回返,他洗得尽世间的罪孽,却洗不尽人心晦暗,昭得了沉冤白雪,却照不亮大宋三百年沉积腐朽的青天。


是有多大的无奈,才能让一个正直到几乎倔强的人亲手放下自己的理想,亲口承认自己的家国……救不得。


最后把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曲送给大家:


愿我中华千千万万个宋慈,奋力拨云间,长驱鬼魅不休战!


知友热评:


就凭你一个宋慈,也想澄清玉宇?


——清笛忧牧


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


——蒙塔基钢蛋



知友:何锡庄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再不是小孩子。


知友热评:


林海音《城南旧事》。


——小宗同学

淡如白水,荡气回肠。


——吃面包就咸菜



知友:熊太行


最近新上线的华语版《深夜食堂》确实无法让人喜欢。能直接看到日剧原版的情况下,对这部情节生硬、人设错位、演技尴尬的广告长片,人们没法给予太多宽容。


除了吐槽吴昕的表情和黑老大的盲人眼镜,还有一种愤怒的声音:这根本不是我们的生活。


国人拍不出「一个时代众生相」的剧吗?显然不是。


24 年前,就有一部情景剧拍出了这种味道,比《深夜食堂》的漫画还要早十几年。


「电视系列剧」《海马歌舞厅》出品于 1993 年(也是个鸡年),讲的是北京一家歌舞厅里发生的故事,老板、公关经理和领班,每天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见识着世间百态。总共 40 集,每集一个小故事。


这部戏的编剧阵容特别强大,可以说是顶级配置:


马未都(当时还没被人缠着问「您帮我看看这件儿古董是不是真的」),马老师真开过一家「海马歌舞厅」,那时候高朋满座大家都是名流,都以认识老板不买单为荣,很快歌舞厅就倒闭了。


王朔(7 年后的深夜他在麦子店跟徐静蕾老师对坐无言),剧里有许多京味儿调侃,他贡献良多。三年前,他给《海马歌舞厅》写的一份剧本手稿拍卖出 28 万多的高价。


海岩,令他名声大振的长篇小说《永不瞑目》5 年后才出版。1994 年,他跟王朔等 28 位作家成立海马影视创作室,正式成为电视剧编剧,《海马歌舞厅》算是一次试水。


梁左,《我爱我家》总文学师,写过《虎口遐想》等相声名段。《海马歌舞厅》里有不少相声风味的台词。


作家、编剧刘震云,那时他还没写《1942》《手机》和《我不是潘金莲》。


写了《红高粱》但还没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黄磊版《深夜食堂》把大半个娱乐圈的人都搬来了,然而在《海马歌舞厅》面前,只是一个青年团队而已。


《海马歌舞厅》铁打的三个主角是:


1. 歌舞厅老板马思达



刘斌,中戏表演系毕业,姜文的同班同学。刘斌后来在《黑洞》里扮演涉黑老板张峰,好多人今天看见他还会叫「张总」。


2. 歌舞厅女经理田春



陈小艺,中戏表演系毕业,来自北京人艺的资深演员;那时已经演了《外来妹》,正当红。


3. 歌舞厅领班猛子



梁天,当时他比葛优大爷还要红一点,是在大电影里担纲主角的一线明星。


流水的客串演员有:



于谦老师(当年还不爱抽烟、喝酒、烫头)。于老师在第二集贡献了二十几分钟演技爆表的演出,演一个痞子,「谦哥醉酒」是《海马歌舞厅》的名段。


于老师还演过《小龙人》,客串一个古代人。


铁齿铜牙的张国立老师(演一个大忽悠,假装部级领导去歌舞厅骗吃骗喝)



英达(《我爱我家》导演,演另一个大忽悠)



杨立新(贾志国你这浓眉大眼的知识分子也去混歌舞厅啦)


刘佩琦(《大宅门》里飞扬跋扈的白三爷,在这里演一名新兵,一嘴陕西口音)


臧天朔(有些人是在《海马歌舞厅》里第一次听到他唱《朋友》的)


常戎(《余罪》中的许平秋是个狠角色,但不及《海马歌舞厅》里更狠)



还有葛优、徐帆、倪大红、曹颖、李成儒(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瞿颖(24 年前就是女神了)、姜昆、石富宽、许亚军(祁厅长)、王奎荣(柯镇恶)、丁志诚……



《深夜食堂》的主演黄磊老师也在《海马歌舞厅》里客串过。那年他 22 岁,即将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此前已经与陈凯歌导演合作过电影《边走边唱》。


第 12 集《最后一夜》,他演一个面貌清秀却很丧的恋母小青年(也是 22 岁),来《海马歌舞厅》是要找陈小艺扮演的经理田春。



他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抱着对母亲的幻想和渴望长大,有一天发现田春跟照片上的母亲长得很像。一次过失杀人之后,他决定向这个像妈妈的女人倾诉心事(他看见红色的山楂果茶就惊恐地跳起来,着实吓坏了)。后来在田春和老板马思达的劝说下自首。


虽然稍显用力,但是黄磊确实演出了那种战战兢兢、失魂落魄的样子。


向田春倾诉多年来对妈妈的思念之后,怅然若失地离开:田春劝他自首,他像孩子一样捧住「妈妈」的手哭:



田春给他点了首歌《听完这首歌你再离去》:



随警察走出歌舞厅前最后一回头,眼泪「刷」就下来了。



《海马歌舞厅》的制作班底和《编辑部的故事》有部分重合,不过在当年,前者的口碑不如后者。


这与题材有一定关系。《海马歌舞厅》谈论的是当时人们闻之色变的老少恋、婚外情、先锋艺术等争议话题,故事的基调,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合家欢气氛,有点黑色幽默。


《海马歌舞厅》主题歌、童安格唱的《游戏人间》,曾经因为「歌词内容消极、负面」,连剧一块被停播过。


有些故事内容落入俗套,好在演员演技在线。



今天看来,这部剧仍然称得上一部诚意之作。尤其可贵的是,它对现实的呈现和反思。


1993 年,歌舞厅还是新鲜时髦的娱乐场所,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名利场」。


如果说在「深夜食堂」,人们会放下包袱、卸去伪装,在海马歌舞厅里,各路人会争相戴上最光鲜的面具。除了刘斌和陈小艺之外,这里所有的男男女女都在拼命装X。


各路人在歌舞厅出入,没有一个人有尊重甲方、尊重观众、尊重顾客的意思:


第一集,在歌厅表演的女歌手说:「你们这儿痞子不少啊,刚发了点小财就上这儿找感觉来了」。


旁边的男歌手补充:「大喇也不少啊,多得直绊脚」。


痞子好理解,大喇是指的性方面开放的女人(可以想一下《老炮儿》里许晴老师演的话匣子)。


比痞子大喇更高级的是骗子。初级的骗子,也就蹭吃蹭喝;高级的骗子,把自己包装得光鲜亮丽,胆儿也更肥。有人以体制内身份行骗,有人则扮演故弄玄虚的「高人」。


声色场所少不了凯子。那时候人们羡慕地尊称他们为「大款」。


歌舞厅最低消费 30 元,考虑 1993 年北京市职工平均月工资 378 元,平均房价 1400 元/平米,这个价格相当高,但暴发户们喜欢一挥手就「今晚的单我全买了」。如果两个暴发户同时在场,还可能为了争面子现场斗富(歌舞厅老板心里可美了)。


社会声望高的人,会被歌舞厅老板请为座上宾。摇滚乐手、霹雳舞者等当时的先锋艺术家,也在歌舞厅里出没。


一些具有年代感的情节增色不少。比如梁天扮演的领班猛子跟服务员们吹嘘自己是养信鸽能手:


「全国那帮玩鸽子的,唯着我转,全国信鸽协会堵在我家门口不让我出门,哭着喊着非让我入会,前几天又给我发来邀请函,请我去那儿当理事。」


梁天演的「猛子」没读过大学,也没上过前线,可用来吹牛的谈资不多。


那时一个人如果不是大款,就要有点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比如有「祖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有名贵品种的君子兰、练气功开了天目、围棋业余二段、中国象棋大师、部委有熟人能拿到车皮倒卖钢材……


猛子说自己参加了全国信鸽协会举行的信鸽放飞大赛,那也是调性满满的爱好。


1984 年 12 月 6 日,全国性的信鸽爱好者组织——中国信鸽协会在上海成立,归国家体委领导,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信鸽协会,经常举办各种比赛。就跟今天玩无人机和机器人的人差不多。


梁天说自己参赛的信鸽没拿着名次,还险些走丢,放飞半个月后,他的鸽子终于回来了。


「浑身是血,关键是爪子,一溜的大血泡。」


「大血泡?」


「人家是身残志坚,从几千里外一步一步走回来的。」



一听就是梁左的梗


一间小小的海马歌舞厅,众生百态云集,俨然一个变革时代的缩影。


比如 1993 年的北京,歌厅里的个体户们对进来避雨的几个军官和学员很不友好,冷嘲热讽带起哄。一掷千金的大款是几年前被营长除名没能提干的战士。


这种激烈冲突在今天的影视作品里恐怕是看不到的。



参演《海马歌舞厅》的这些演员,当年年纪大多在三十岁上下,事业刚刚起步或者才崭露头角,像于谦还要到十几年后才能烫头并走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本来就是歌厅里的角色,有的人自己有单位,面临着要不要下海的冲突,有的在社会上飘着什么钱都挣。


他们就是那个歌舞厅里的角色。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这部戏的口碑非常分化,有人认为这部戏很好很黑色,有人则认为不接地气。


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它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有保存语言、服装和风俗的功效,如果要拍 1990 年代的北京,就要到《海马歌舞厅》和《我爱我家》里去找,那是北京真实的街坊市井。


植入的户外广告


《海马歌舞厅》也是最早植入广告的一批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有百龙矿泉壶,《海马歌舞厅》的植入则是干白葡萄酒和管道疏通机。


不过昔日开创这个模式的电视人也许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深夜食堂》会把老坛酸菜放在演员和剧本头上,野蛮地碾压一切吧。


如果比较黄磊老师两个鸡年的表演,我们会发现:


那个胆怯的恋母青年不安得非常淡定。


那个老练的料理大叔的淡定里藏着不安。


黄磊老师天生适合各种深夜戏,从歌舞厅到剧场。但这次的食堂真的不是他的主场。


如果要体会他性子里那种夜凉如水的悲,可以重温《夜半歌声》,这是黄磊老师客串《海马歌舞厅》之后的电影作品。


知友热评:


我突然明白了,当年的海马歌舞厅的小青年由于表现良好出狱之后,虽然失去了帅气的外表变成了大叔,为了回馈社会,他开了一家做老坛酸菜蟹面的深夜食堂。


感觉还挺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