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格雷厄姆,巴菲特的同门师兄;
1955年成立了沃尔特•施洛斯合伙人公司,管理自己和合伙人的资金,直到2002年他87岁时才退休;
在1955年到2002年的48年里,投资年复合回报率高达16%,累计回报1240倍;
巴菲特每次提及他,都充满敬意,称他为“超级投资者”;
他就是沃尔特·施洛斯。
这位“超级投资者”没有分析师、交易员,甚至没有秘书,也从不用电脑,买过1000多只股票却基本不去公司调研。简直比散户还要散户。
然而,他的投资方法被认为最接地气,最适合普通投资者。
虽然大师很低调,很少接受采访,也从不出书。但还是有人从他为数不多的演讲中梳理了他的投资原则,今天就分享给小伙伴:
基本原则
逆向投资买入因各种原因遭到人们抛弃,受到打压的公司,只要情况稍有好转,在杠杆效应作用下就能赚很多。
不跟随大众所有人都想抓住正确的时机。大家都玩的游戏,我就不跟着掺和。如果你买的是价值,可能会买得太早,要是跌到更低了,就继续买入,必须对自己做的事有信心。
指导思想:不亏钱、有限投资于成长我现在看股票的指导思想就是不亏钱。这种理念有一个问题,对盈利能力不够重视。当股票上涨到我们认为合理的价格后,我们就会卖出,因为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对成长的投资是有限的。
严格遵守原则实现成功投资的最佳途径就是制定一些原则,制定一些只要严格遵循就会减少亏损几率的原则,并严格遵守这些原则。
对宏观经济的看法
不预测有些人能预测出来,但大数多人是不行的,也不要尝试预测宏观经济和牛熊市。
不追涨、不追热点要是市场涨疯了,你还想留在市场里,要么降低标准,要么买入不会参与到疯狂中的股票。
因为它们不是当前的市场热捧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错过行情,因为你没有追涨,没有买大家追捧的热门股。但当市场下跌时,你买的股票可能也不会跌太多。
不关注大宗商品走势我对大宗商品毫不所知,不知道它们的价格走向。我买入开采铜矿的大宗商品公司,只是根据股价看觉得便宜,不是因为我知道铜价或白银的价格走向。
分散投资
喜欢分散投资我们差不多有100家公司。我喜欢拥有多支股票,巴菲特喜欢拥有几只股票,他是巴菲特,这么做没有错。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我而言,我喜欢晚上睡得安稳。分散是对不确定性的保护。
注意总体仓位控制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开始的时候太激进,一开始买得太多,股价跌到更低时,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把成本摊下来。有时候,我们开始买得实在太多了,股价跌到更低,这时再加仓就会导致过于集中。
每只股票分批买入的仓位发现值得买入的股票时,首先要明白我们不知道股价会跌到多少。
我觉得如果真是非常看好的机会,第一次买入时可能最少投入这只股票计划仓位的50%,有时候我觉得最好是70%。
谁都不知道下面会怎么样,股票可能一下子就涨起来。有时候,我们觉得股票不是太便宜,不过会先买一点,先进到里面去,可能只买计划仓位的10%。
最高单股仓位我们要是真看好了,会投入投资组合高达10%-15%的仓位。
换手率我们的平均换手率为每年25%,也就是持股时间一般为3-4年。
不赞同卖A换B,一只股票一步步渐入佳境,你也慢慢熟悉这只股票,要是因为相对价值换股,在新买入的股票上还要熬三年。这些东西都有生命周期。所以说,我们不愿意用A股票换B股票。
行业同样应分散不会在投资组合中只投资一两个行业,但在发现冷门行业中有很多便宜的股票时,会加大对这些股票的投资力度。
行业和企业选择
以股权投资思维看待股票不要只看净资产,要研究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觉得公司可以卖多少钱。就算公司没有出售的打算,也可以这么看,问自己花钱买入公司值不值?如果觉得价格合格就会投资。
购买坏行业中的好公司我们更愿意买入的,不能说是“重工业”的股票,但可以说是所在行业陷入困境的股票。
如我们买入的克利夫兰公司有股票,它的主要业务是向钢铁厂销售铁矿石。我们买入这只股票,不是因为我们在钢铁行业寻找便宜的公司,而是因为觉得它物有所值。它做的不是好生意,它是烂行业里的好公司。
克服对坏行业的恐惧有时候人们对一个行业太恐惧,不敢买入便宜的股票。
喜欢买制造业公司如生产鞋、汽车的公司,不喜欢电视广播公司。只要公司制造的产品没太大问题,我就愿意买。和服务业相比,我更喜欢制造业。
不为有经济特权的企业给予过高出资巴菲物喜欢有经济特权的企业,喜欢好生意。我们也喜欢,不过我们不愿意花那么多钱买,所以我们就不买。我们买的是难做的生意。巴菲特喜欢搭顺风车,我们愿意逆水行舟。
不为未来价值出资在我看来,成功投资的关键是比较价值和当前的价格。许多投资人不用现在的价值,而是用将来的价值和当前的价格比较。我没这个能力,别人如何做不我管,我还是按我们的老一套来。
预测公司未来的难度我们的投资方法是比较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我们的估值,我们买股票不预测它将来会如何,我们在预测方面不是很在行。要预测公司的未来,你需要对公司了解得非常透彻,需要调研竞争对手、供应商,我们不想这么做,我们研究数字。
最重要的是价格就算公司是好公司,如果价格高得离谱,也不值得买。
寻找下跌股票仔细查看创新低的股票列表,寻找下跌的股票。如果发现股票创了两年或三年新低,那就更好了。
自下而上后再横向比较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找到便宜的股票,在少量买入之后,横向比较行业中的其他公司,这些公司也便宜吗?便宜的原因一样吗?可能找到一家比开始买入公司更便宜、质量更好、利润率更高或负债率更低。只要仍能从行业的低迷中获利,会换成更好的。
喜欢公司的类型我喜欢买资本结构简单的公司,它们的债务不高,管理层持有相当份额的股票,而且公司也有很长的历史。
持有少量股票有利于更用心了解企业只有买入以后才能全面了解一只股票。买入之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股票,不会太上心。买入之后就不一样了,原来没有发现的缺点都看得很清楚。当然了,持有一段时间,也会发现开始没有看出来的机会。
市盈率高低与是否买入无直接因果关系只看市盈率低就买入股票而遭到亏损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买的股票可能是市盈率低的,也可能是市盈率高的。
不深入研究企业生意我不深入研究公司的生意好不好,是因为我觉得做不来。我们买股票的这种风格,因为有资产保护,不必对生意很精通。
了解公司全貌除了资产负债表,还必须对一家公司有个大概的感觉,它的历史、背景、股东、过去的行为、生意、分红、未来的盈利状况等。必须要对公司有个整体的感觉。
买入陷入困境的公司我的客户就不喜欢陷入困境的公司。我们的行为是逆人性而动,而且我们在下跌过程中还会继续买入。
对公司盈利的看法
盈利是不稳定的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司下一年或下一季度的盈利变化都可能对股价造成很大影响。
没有预测盈利的能力很难具有巴菲特一样分析预测公司盈利的能力。
市场给的市盈率会发生变化即使预测得很准,别人给的市盈率会发生改变。一家公司因为每股盈利是31分,没有达到35分的预期,股价在一天之内就从25元跌到20元,看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觉得好笑。
盈利可以被操纵盈利可以被合理合法地操纵,如果人们只看盈利,他们的认识可能会被扭曲。
买入标准
以净资产为主要因素的购入标准从根本上说,我们追求的是下跌保护。股价为10元,每股净资产有15元,这样的股票很安全。以净资产作为衡量标准,可以回避下跌风险,不至于遭受太大的损失。
我们过去寻找股价为净资产一半的公司,要是没有,我们就找股价是净资产三分之二的。现在我们找的是股价等于净资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