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963设计网
A963设计网-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的共同家园,注册设计师会员超过22万,注册设计企业超过7万家……网址:www.A963.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公众游览与办公共存:重庆悬崖小亭变身工作室 ·  16 小时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瑞士Steinwies ... ·  昨天  
设计诗designer  ·  B.E. ... ·  昨天  
archrace  ·  结果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963设计网

震撼发布丨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今日在青岛举行【A963第1415期】

A963设计网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18-06-09 08:00

正文

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之一的 上海合作组织峰将于今日 在青岛举行。 青岛 这个被誉为“东方瑞士”的城市, 将成为世界阅读中国的又一扇窗。更有不少小伙伴们表示,大青岛马上要C位出道了吧!


盛会 往往在一个有故事有魅力的城市举办,那么 青岛有什么特殊之处? 小编今天就带你 解锁一个颜值爆表的青岛。 去过的人都表示:毫不夸张,这是我见过最美的青岛!

青岛这座城市,很难让人不向往。 山坡起伏在葱茏之间,红绿掩映, 也有“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之称。 山海相依的老建筑,错落有致。 漫步于其中,仿佛身临异境 也仿佛穿梭在青岛的前世与今生。

△红瓦绿树

海滨建筑


凝重与神秘

圣弥厄尔大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 结合了哥德式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 建造的天主教堂, 始建于1932年, 历史上虽经破坏但依旧意气风发。

△圣弥厄尔大教堂


江苏路15号—青岛基督教堂 始建于1908年,1910年竣工。 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 绿顶黄墙,红色瓦砾, 再加上巨型钟表带来的悠扬钟声, 粗犷与清晰,凝重与神秘,都在这里。

△青岛基督教堂


『双楼记』

沂水路11号—总督府 坐落在观海山的南坡,居高临下。 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 位于青岛老城的中心,面朝大海。 具有19世纪欧洲建筑对称的特点, 以青岛路为中轴线, 大楼外表由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 屋顶为折坡屋顶,并覆盖着红色筒瓦, 既庄严又肃穆。

△俯瞰总督府

△总督府前门


龙山路26号—总督府邸(今迎宾馆), 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 背倚着风景如画的信号山。

总督府邸


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风格, 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 绿色牛舌瓦铺设的楼顶 。 不管是在造型上还是装饰上,都令人流连, 如今这种风格的房屋 在德国乃至欧洲大陆也不多见了。

总督府邸


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角角落落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隐藏着数不清的秘密 令人心醉,令人着迷,令人神往。

安徽路5号: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

南海路23号:青岛海滨旅馆旧址

大学路7号:青岛美术馆


『八大关—外国建筑群』

八大关因以八大著名关隘命名道路而来, 区内有200多栋建筑, 涵盖了俄、英、美、德、法、日、丹麦等 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八大关建筑群


居庸关路10号—公主楼, 据说此楼是为丹麦公主建设的避暑别墅。 但是,公主并没有来, “公主楼”的名字却流传至今, 墨绿色的墙壁,白色的窗沿, 如同童话故事般精巧。

“公主楼”北欧田园风格别墅—萨德别墅


每一座建筑都完美地与环境融合, 独树一帜、不可复制。 漫步在老青岛的街巷, 安逸、静谧、古感的气息铺面而来, 在这里,出门即风景。

韶关路22号:山东青岛金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太平角一路1号:英国田园风格别墅,朱德元帅曾居于此

嘉峪关路6号:俄罗斯乡村别墅—依瓦洛瓦别墅

八大关内的街道

临淮关路两侧秋意浓


『里院与栈桥里住着个“老青岛”』

里院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依据青岛地势而建, 也是青岛特有的民居建筑 里院的建筑将西式洋楼, 与四合院巧妙的结合起来, 成为青岛发展的见证和特殊的文化符号。

里院建筑


多边形的一方天地承载了 许多老青岛人的情感, 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地域文化, 体现着上世纪中期和谐共济的居住理念, 以及诚恳、直接、简约又明了的人生哲学。

里院建筑


栈桥 作为这座城市最早的码头(建于1892年), 可以说与青岛同龄, 因为青岛建置是李鸿章的建议。 因此也称为李鸿章栈桥, 当时的栈桥是唯一的海上“军火供给线”, 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回澜阁前成群的海鸥


在1930年的修缮工程中, 新修建了“个”字形防波堤 和具有民族风格的 双层飞檐八角亭阁, 定名为回澜阁 , 女作家苏雪林笔下的栈桥 “笔直一条,伸入青岛湾 似一支银箭,射入碧芒的大海”, 栈桥的每寸桥身都是浓缩的青岛。

伸向大海的栈桥


『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当地有青岛养人的说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多位名人先后聚集在青岛, 老舍先生、梁实秋先生、康有为先生、 沈从文先生、闻一多先生、童第周先生… 笔触落下,老青岛的昨日就在眼前。

老舍在青岛完成了《骆驼祥子》的写作,图为老舍故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