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唯品会宣布与腾讯和京东达成合作,在国内零售界掀起一阵涟漪。至此,零售两大派系已经基本结阵完成,大战一触即发。阿里和腾讯两大阵营已经渐趋明朗。
纵观阿里和腾讯在零售业中的种种折腾来看,手段迥然不一,但目标都是剑指整个零售行业的转型升级。依照它们的布局手段,我将它们分成两大流派,腾讯的轻功派和阿里的内功派。轻功派注重于对零售的优化升级,内功派专长于对零售的颠覆升级。
腾讯在零售中的布局主要是占坑。从它与京东、永辉、唯品会的合作来看,都是浅尝辄止,并不深入运营层面。而阿里则不同。阿里在零售中的布局主要是建房了,盒马、苏宁、高鑫,都是深入合作,阿里更是希望将它的整个生态链都覆盖其上。腾讯是开放式的布局,阿里是封闭式的布局。
腾讯和阿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流派,与它们的基础基因是密不可分的。腾讯是社交起家,它需要在社交上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吸纳新鲜的东西,保持整个生态的活跃度。广撒网,多接触是最好的方式,同时,这种方式也对资金的要求非常高,而对小马哥来说,钱毕竟来的不容易,要保持大范围、高频度的接触,浅尝辄止是必须的!小马哥的另一大法宝,流量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阿里就不同了。阿里电商平台出身,之所以强调平台,是因为只有从平台出发,才能领悟生态的奥秘。阿里在电商平台耕耘的越深,就越能体会整个零售行业的种种弊端和缺失。正是因为看的深入,才能理解缺失的痛苦。因此,弥补缺失,创新改造,是阿里一直在做的。借着如今新零售的东风,阿里将它们这些年以来的积累和感悟全盘子抛出,要想实现,不亚于是对零售的颠覆,而要想颠覆,实现理想,最快的途径就是全盘介入,全盘介入就需要一击即中。
腾讯和阿里的较量,对于零售的重新布局将起到不小的影响。两者的手段无可厚非,没有孰对孰错。开放和封闭都是相对的,没有好坏之分。我的理解是,腾讯和阿里的硝烟过后,零售体量的两极分化将更为明显,蚂蚁抱团的专营业态和巨无霸的综合体业态将占据杠铃的两端,并形成长期对峙。腾讯阵营将会出现更多的小而美,社区化是腾讯阵营零售的一大标签。阿里阵营中,城镇化是主体,阿里将会深入城市整体规划布局。
腾讯依靠轻功在零售业辗转腾挪,阿里凭借内功在零售领域大开大阖。孰是孰非?2017年底的这场涟漪,犹如蝴蝶拍翅,将会在2018产生怎样的风暴呢?大胆假设,2018,两大阵营,会有互换站队。
关注 谈谈零售 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浏览以前发布文章
点击查看以前文章
实体零售翻身靠什么?
双十一,狂欢下的思考
实体零售的个性化发展
我的泛零售
无人货架、自动售货机和无人零售
零售中的位置应用
零售与会员
零售去品牌化
零售和数据